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钱程专利>正文

一种电主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578605 阅读: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0-29 11:3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主轴,包括机壳、定子、转子部件及主轴,机壳内壳体表面有环状冷却通道,机壳前端有密封盖、前盖,密封盖后端面有环状凸台及凹槽,前盖前端面有分别与密封盖凹槽及凸台相配合的环状凸起及凹槽,前盖后端有端盖,端盖后端面有顶于前轴承侧面的后盖,端盖周向配合环盖,后轴承处有支撑后轴承的轴承座,轴承座内环沿周向有环形槽,主轴上有边缘卡于环形槽的垫圈,垫圈与后轴承间有套于主轴的支撑块,支撑块与后轴承间至少有一个O型橡胶密封圈,主轴后端螺纹配合顶在后轴承侧面的后轴承螺母,机壳后端的出线座上有与冷却通道相通的冷却水进口。本发明专利技术散热、密封效果好,精度高,保证电主轴长时间使用,延长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主轴,包括机壳、定子、转子部件及主轴,机壳内壳体表面有环状冷却通道,机壳前端有密封盖、前盖,密封盖后端面有环状凸台及凹槽,前盖前端面有分别与密封盖凹槽及凸台相配合的环状凸起及凹槽,前盖后端有端盖,端盖后端面有顶于前轴承侧面的后盖,端盖周向配合环盖,后轴承处有支撑后轴承的轴承座,轴承座内环沿周向有环形槽,主轴上有边缘卡于环形槽的垫圈,垫圈与后轴承间有套于主轴的支撑块,支撑块与后轴承间至少有一个O型橡胶密封圈,主轴后端螺纹配合顶在后轴承侧面的后轴承螺母,机壳后端的出线座上有与冷却通道相通的冷却水进口。本专利技术散热、密封效果好,精度高,保证电主轴长时间使用,延长使用寿命。【专利说明】-种电主轴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主轴,属于机械传动设备。
技术介绍
目前,电主轴在加工过程中高速旋转,需要对加工件用切削液进冷却,切削液的飞 沾及冲刷很容易进入电主轴内部,对电主轴内部轴承及定子造成损坏。另外轴承润滑剂等 杂质时间久了也容易进入电主轴内部,影响电主轴的加工精度及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主轴,结构紧凑,散热效果好,精度高,密 封效果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具体方案为: 一种电主轴,包括机壳、位于机壳内腔的定子部件、转子部件及位于机壳内腔中心的主 轴,在主轴的前后两端分别设有前轴承、后轴承,定子部件安装于机壳内壁,转子部件安装 于主轴上,机壳包括内壳体、套于内壳体外表面的外壳体,在内壳体表面有环状冷却通道, 在机壳前端设有相邻的密封盖、前盖,在密封盖后端面设有相邻的环状的凸台及凹槽,在前 盖的前端面设有相邻的环状的凸起及凹槽,密封盖的凸台与前盖的凹槽相配合,密封盖的 凹槽与前盖的凸起相配合,在前盖后端有支撑前轴承的端盖,在端盖的后端面固定有顶于 前轴承侧面的前轴承后盖,在端盖的周向紧密配合固定一环盖,且环盖固定于前盖与机壳 之间,环盖后端嵌于内壳体内,在机壳后端固定有出线座,在后轴承处有支撑后轴承的轴承 座,轴承座固定于机壳内,在轴承座的内环沿周向有一圈位于后轴承如侧的环形槽,在王轴 上套有边缘卡于环形槽的垫圈,在垫圈与后轴承之间有套于主轴的环形支撑块,在支撑块 与后轴承之间至少设有一个套于主轴的0型橡胶密封圈,在轴承座的端部固定有轴承盖, 在主轴后端螺纹配合一后轴承螺母,后轴承螺母位于轴承盖内,后轴承螺母的前端顶在后 轴承的侧面,在轴承盖与出线座之间有空腔,在出线座上有与冷却通道相通的冷却水进口。 在出线座上设有与空腔相通的出线孔。 在轴承座上设有与机壳内腔及空腔相通的导线孔。 本专利技术散热、密封效果好,精度高,能保证电主轴长时间使用,提高生产效率,延长 使用寿命。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机壳1、机壳内腔1-1、内壳体1-2、冷却通道1-2-1、外壳体1-3、定子部件2、 转子部件3、主轴4、前轴承5、后轴承6、密封盖7、凸台7-1、凹槽一 7-2、前盖8、凹槽二8-1、 凸起8-2、端盖9、出线座10、冷却水进口 10-1、出线孔10-2、轴承座11、导线孔11-1、环形槽 11-2、轴承盖12、后轴承螺母13、空腔14、环盖15、前轴承后盖16、垫圈17、支撑块18、0型 橡胶密封圈19。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参见附图1,一种电主轴,包括机壳1、位于机壳内腔1-1的定子部件2、 转子部件3及位于机壳内腔1-1中心的主轴4,在主轴4的前后两端分别设有前轴承5、后轴 承6,定子部件2安装于机壳1内壁,转子部件3安装于主轴4上,机壳1包括内壳体1-2、 套于内壳体1-2外表面的外壳体1-3,在内壳体1-2表面有环状冷却通道1-2-1,在机壳1 前端设有相邻的密封盖7、前盖8,在密封盖7后端面设有相邻的环状的凸台7-1及凹槽一 7-2,在前盖8的前端面设有相邻的环状的凸起8-2及凹槽二8-1,密封盖7的凸台7-1与 前盖8的凹槽二8-1相配合,密封盖7的凹槽一 7-2与前盖8的凸起8-2相配合,在前盖8 后端有支撑前轴承5的端盖9,在端盖9的后端面固定有顶于前轴承5侧面的前轴承后盖 16,端盖9的周向紧密配合固定一环盖15,且环盖15固定于前盖8与机壳1之间,环盖15 后端嵌于内壳体1 _2内,在机壳1后端固定有出线座10,在后轴承6处有支撑后轴承6的轴 承座11,轴承座11固定于机壳1,在轴承座11的内环沿周向有一圈位于后轴承6前侧的环 形槽11-2,在主轴4上套有边缘卡于环形槽11-2的垫圈17,在垫圈17与后轴承6之间有 套于主轴4的环形支撑块18,在支撑块18与后轴承6之间设有两个套于主轴4的0型橡胶 密封圈19,在轴承座11的端部固定有轴承盖12,在主轴4后端螺纹配合一后轴承螺母13, 后轴承螺母13位于轴承盖12内,后轴承螺母13的前端顶在后轴承6的侧面,在轴承盖12 与出线座10之间有空腔14,在出线座10上有与冷却通道1-2-1相通的冷却水进口 10-1。 在出线座10上设有与空腔14相通的出线孔10-2。 在轴承座11上设有与机壳内腔1-1及空腔14相通的导线孔11-1。 本专利技术在工作时,主轴4高速旋转,冷却水经出线座10上的冷却水进口 10-1进入 冷却通道1-2-1,可整体冷却转子部件3及主轴4,散热效果好,大大提高电主轴的工作效 率。电源线经轴承座11上的导线孔11-1、空腔14、出线座10上的出线孔10-2引出与变频 器连接,温度控制线经轴承座11上的导线孔11-1、空腔14、出线座10上的出线孔10-2引 出与温控保护器连接。 本专利技术前端采用密封盖7的凸台7-1与前盖8的凹槽二8-1相配合,密封盖7的 凹槽一 7-2与前盖8的凸起8-2相配合以及在前轴承5侧面固定前轴承后盖16进行密封, 后端采用垫圈17、压紧0型橡胶密封圈19的环形支撑块18及两个0型橡胶密封圈19,有 效防尘,防止冷却液、润滑液进入机壳内腔1-1,密封效果好;采用内壳体1-2表面有环状冷 却通道1-2-1,位于内壳体1-2、外壳体1-3之间,有效冷却主轴4,保证电主轴长时间稳定工 作。【权利要求】1. 一种电主轴,包括机壳、位于机壳内腔的定子部件、转子部件及位于机壳内腔中心的 主轴,在主轴的前后两端分别设有前轴承、后轴承,定子部件安装于机壳内壁,转子部件安 装于主轴上,其特征在于:机壳包括内壳体、套于内壳体外表面的外壳体,在内壳体表面有 环状冷却通道,在机壳前端设有相邻的密封盖、前盖,在密封盖后端面设有相邻的环状的凸 台及凹槽,在前盖的前端面设有相邻的环状的凸起及凹槽,密封盖的凸台与前盖的凹槽相 配合,密封盖的凹槽与前盖的凸起相配合,在前盖后端有支撑前轴承的端盖,在端盖的后端 面固定有顶于前轴承侧面的前轴承后盖,在端盖的周向紧密配合固定一环盖,且环盖固定 于前盖与机壳之间,环盖后端嵌于内壳体内,在机壳后端固定有出线座,在后轴承处有支撑 后轴承的轴承座,轴承座固定于机壳内,在轴承座的内环沿周向有一圈位于后轴承如侧的 环形槽,在主轴上套有边缘卡于环形槽的垫圈,在垫圈与后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主轴,包括机壳、位于机壳内腔的定子部件、转子部件及位于机壳内腔中心的主轴,在主轴的前后两端分别设有前轴承、后轴承,定子部件安装于机壳内壁,转子部件安装于主轴上,其特征在于:机壳包括内壳体、套于内壳体外表面的外壳体,在内壳体表面有环状冷却通道,在机壳前端设有相邻的密封盖、前盖,在密封盖后端面设有相邻的环状的凸台及凹槽,在前盖的前端面设有相邻的环状的凸起及凹槽,密封盖的凸台与前盖的凹槽相配合,密封盖的凹槽与前盖的凸起相配合,在前盖后端有支撑前轴承的端盖,在端盖的后端面固定有顶于前轴承侧面的前轴承后盖,在端盖的周向紧密配合固定一环盖,且环盖固定于前盖与机壳之间,环盖后端嵌于内壳体内,在机壳后端固定有出线座,在后轴承处有支撑后轴承的轴承座,轴承座固定于机壳内,在轴承座的内环沿周向有一圈位于后轴承前侧的环形槽,在主轴上套有边缘卡于环形槽的垫圈,在垫圈与后轴承之间有套于主轴的环形支撑块,在支撑块与后轴承之间至少设有一个套于主轴的O型橡胶密封圈,在轴承座的端部固定有轴承盖,在主轴后端螺纹配合一后轴承螺母,后轴承螺母位于轴承盖内,后轴承螺母的前端顶在后轴承的侧面,在轴承盖与出线座之间有空腔,在出线座上有与冷却通道相通的冷却水进口。...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程钱翰琪
申请(专利权)人:钱程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