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机壳钻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575524 阅读: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0-29 10: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机机壳钻孔装置,它包括一竖直设置的固定板;一用于套置机壳的套置部,该套置部上设置有一竖直贯穿的第一定位孔;一用于将机壳锁紧固定在套置部上的锁紧部;一用于对机壳进行周向定位的定位部;一设置在套置部上方且水平设置的定位板,该定位板上设置有一竖直贯穿的第二定位孔,第一定位孔与第二定位孔同轴线设置;及一设置在定位板上方的竖直设置的钻杆,该钻杆与第二定位孔同轴线设置。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保证所加工的电机机壳上的两个安装座上的两个通孔同轴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机机壳钻孔装置,它包括一竖直设置的固定板;一用于套置机壳的套置部,该套置部上设置有一竖直贯穿的第一定位孔;一用于将机壳锁紧固定在套置部上的锁紧部;一用于对机壳进行周向定位的定位部;一设置在套置部上方且水平设置的定位板,该定位板上设置有一竖直贯穿的第二定位孔,第一定位孔与第二定位孔同轴线设置;及一设置在定位板上方的竖直设置的钻杆,该钻杆与第二定位孔同轴线设置。本专利技术可以保证所加工的电机机壳上的两个安装座上的两个通孔同轴线。【专利说明】电机机壳钻孔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机机壳钻孔装置。
技术介绍
如图1、图2所不,目前有一种电机机壳,在机壳的底壁14上设置有中心孔15,机 壳的周壁包括第一周壁11和第二周壁12,第一周壁11为圆柱壁,在第一周壁11的外表面 上对称设置有两个安装脚16,第二周壁12为圆台壁,在第二周壁12的外表面上对称设置有 两个安装座13,在加工该电机机壳时,需要在两个安装座13上分别加工一通孔,并且要求 两个安装座13上的通孔同轴线,目前在加工该电机机壳时,一般是用两个钻杆分别在两个 安装座13上加工出通孔,这样就很难保证加工完成的电机机壳上的两个安装座13上的两 个通孔同轴线,使得加工精度较低,将会影响电机机壳的后续装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机机壳钻孔装置,其可以保证所加工 的电机机壳上的两个安装座上的两个通孔同轴线。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电机机壳钻孔装置,它包括: 一坚直设置的固定板; 一用于套置机壳的套置部,该套置部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固定板的一表面上,该套置部 上设置有一坚直贯穿的第一定位孔; 一用于将机壳锁紧固定的锁紧部,该锁紧部包括一设置在套置部的另一端的锁紧座和 一锁紧螺栓,锁紧座用于与机壳底部的中心孔插接配合,锁紧螺栓用于与锁紧座上的螺纹 孔螺纹连接以将机壳压紧在套置部上; 一用于对机壳进行周向定位的定位部,该定位部包括至少一个设置在固定板的一表面 上的抵柱,该抵柱用于与机壳的一安装脚相抵; 一设置在套置部上方且水平设置的定位板,该定位板上设置有一坚直贯穿的第二定位 孔,第一定位孔与第二定位孔同轴线设置;及 一设置在定位板上方的坚直设置的钻杆,该钻杆与第二定位孔同轴线设置。 采用以上结构后,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的优点: 在使用本专利技术加工电机机壳时,先将机壳套置在套置部上,此时锁紧座插接在机壳的 中心孔内,并使机壳上的两个安装脚分别抵住两个抵柱,使得机壳上的两个安装座与第一 定位孔正对,然后将锁紧螺栓旋合在锁紧座上,通过锁紧螺栓将机壳锁紧固定在套置部上, 然后钻杆通过钻床带动向下移动,钻杆依次穿过第二定位孔和第一定位孔来在机壳的两个 安装座上加工出通孔,由于两个安装座上的两个通孔由同一钻杆一次加工而成,可以保证 两个安装座上的两个通孔同轴线,使得加工精度较高。 作为改进,所述的套置部包括呈圆柱状的第一套置部和呈圆台状的第二套置部, 第一套置部的一端与固定板的一表面固定连接,第一套置部的另一端与第二套置部的直径 较大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一定位孔设置在第二套置部上,锁紧座设置在第二套置部的直径 较小的一端。这样,第一套置部与机壳的第一周壁配合,第二套置部与机壳的第二周壁配 合,在机壳套置在套置部上后,机壳的第一周壁套置固定在第一套置部上,同时机壳的底壁 与第二套置部的端面相抵,使得机壳固定稳固。 作为改进,所述的抵柱有两个且分别位于套置部的两侧,两个抵柱分别与机壳上 的两个安装脚相抵。这样,使得机壳的周向定位更加稳固。 作为改进,所述的锁紧螺栓和锁紧座之间设置有一锁紧板,锁紧螺栓的螺杆部穿 过锁紧板并与锁紧座上的螺纹孔螺纹配合,锁紧螺栓的头部与锁紧板相抵以使锁紧板将机 壳压紧在套置部上,所述的锁紧板上开设有用于穿过锁紧螺栓的螺杆部的缺口,所述的锁 紧螺栓的头部的外径小于机壳的底部的中心孔的孔径。这样,在加工完机壳后,只需要将锁 紧螺栓稍微旋松,然后将锁紧板取下,即可将机壳的中心孔从锁紧螺栓上滑过而将机壳取 下,这样,使得在不需要将锁紧螺栓取下的情况下即可取下机壳,较为方便,而且锁紧螺栓 不易丢失。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是机壳的俯视图; 图2是机壳的剖面图; 图3是本专利技术电机机壳钻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的A-A向视图; 图5是锁紧板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底座;2、固定板;3、定位板;301、第二定位孔;4、套置部;401、第二套置 部;402、第一套置部;403、第一定位孔;5、锁紧座;501、螺纹孔;6、锁紧螺栓;601、头部; 602、螺杆部;7、抵柱;8、锁紧板;801、缺口;9、钻杆; 11、第一周壁;12、第二周壁;13、安装座;14、底壁;15、中心孔;16、安装脚。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由图3、图4、图5所不,本专利技术电机机壳钻孔装置包括一坚直设置的固定板2、一用 于套置机壳的套置部4、一用于将机壳锁紧固定的锁紧部、一用于对机壳进行周向定位的定 位部、一设置在套置部4上方且水平设置的定位板3及一设置在定位板3上方的坚直设置 的钻杆9,固定板2固定在一底座1上,钻杆9由钻床驱动工作,钻杆9工作时由钻床驱动而 转动并坚直上下移动。 该套置部4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固定板2的一表面上,该套置部4上设置有一坚直 贯穿的第一定位孔403,所述的套置部包括呈圆柱状的第一套置部402和呈圆台状的第二 套置部401,第一套置部402的一端与固定板2的一表面固定连接,第一套置部402的另一 端与第二套置部401的直径较大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一定位孔403设置在第二套置部401 上,锁紧座5设置在第二套置部401的直径较小的一端。 该定位部包括至少一个设置在固定板2的一表面上的抵柱7,该抵柱7用于与机壳 的一安装脚相抵,所述的抵柱7有两个且分别位于套置部4的两侧,两个抵柱7分别与机壳 上的两个安装脚相抵。 该锁紧部包括一设置在套置部4的另一端的锁紧座5和一锁紧螺栓6,锁紧座5用 于与机壳底部的中心孔插接配合,锁紧螺栓6用于与锁紧座5上的螺纹孔501螺纹连接以 将机壳压紧在套置部4上,所述的锁紧螺栓6和锁紧座5之间设置有一锁紧板8,锁紧螺栓 6的螺杆部602穿过锁紧板8并与锁紧座5上的螺纹孔501螺纹配合,锁紧螺栓6的头部 601与锁紧板8相抵以使锁紧板8将机壳压紧在套置部4上,所述的锁紧板8上开设有用于 穿过锁紧螺栓6的螺杆部602的缺口 801,所述的锁紧螺栓6的头部601的外径小于机壳的 底部的中心孔的孔径。 该定位板3上设置有一坚直贯穿的第二定位孔301,第一定位孔403与第二定位孔 301同轴线设置。 该钻杆9与第二定位孔301同轴线设置。 待加工的机壳套置在套置部4上后,机壳的第一周壁套置固定在第一套置部402 上,机壳的底壁与第二套置部401的端面相抵,机壳上的两个安装脚分别与两个抵柱7相 抵,此时机壳上的两个安装座与第一定位孔403和第二定位孔301正对,并且此时锁紧座5 插入到机壳的底壁上的中心孔,然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机机壳钻孔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竖直设置的固定板(2);一用于套置机壳的套置部(4),该套置部(4)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固定板(2)的一表面上,该套置部(4)上设置有一竖直贯穿的第一定位孔(403);一用于将机壳锁紧固定的锁紧部,该锁紧部包括一设置在套置部(4)的另一端的锁紧座(5)和一锁紧螺栓(6),锁紧座(5)用于与机壳底部的中心孔插接配合,锁紧螺栓(6)用于与锁紧座(5)上的螺纹孔(501)螺纹连接以将机壳压紧在套置部(4)上;一用于对机壳进行周向定位的定位部,该定位部包括至少一个设置在固定板(2)的一表面上的抵柱(7),该抵柱(7)用于与机壳的一安装脚相抵;一设置在套置部(4)上方且水平设置的定位板(3),该定位板(3)上设置有一竖直贯穿的第二定位孔(301),第一定位孔(403)与第二定位孔(301)同轴线设置;及一设置在定位板(3)上方的竖直设置的钻杆(9),该钻杆(9)与第二定位孔(301)同轴线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纪重斌王海艇谢国寿张鉴洪陈国龙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狮球通风机电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