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黄瑛专利>正文

一种多功能护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571365 阅读: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0-22 20: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多功能护理装置,包括支架、床面;凹槽四周的边缘与支架为可拆卸连接,连接后,床面与支架形成凹槽;床面与带有止水夹的排水管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的床面由柔软的防水材料制成,可折叠,耐磨擦;支架与床面连接时,可以充当浴盆,以便于不容易移动的患者使用;支架与床面拆开后,床面铺在床单上部,床面的四周反折压于床垫下,其上铺设无菌棉垫后患者再睡卧在棉垫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保护床垫免于渗液和消毒水的浸渍腐坏和细菌滋生;避免了患者为洗浴而搬动时的痛苦和继发损伤;减轻了医疗人员和护理人员的工作量;可专人专用,避免了共用浴池的交叉感染机会,减少了清洗浴缸使用消毒液对环境的污染,节约了用水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一种多功能护理装置,包括支架、床面;凹槽四周的边缘与支架为可拆卸连接,连接后,床面与支架形成凹槽;床面与带有止水夹的排水管连通。本技术中的床面由柔软的防水材料制成,可折叠,耐磨擦;支架与床面连接时,可以充当浴盆,以便于不容易移动的患者使用;支架与床面拆开后,床面铺在床单上部,床面的四周反折压于床垫下,其上铺设无菌棉垫后患者再睡卧在棉垫上。本技术可以保护床垫免于渗液和消毒水的浸渍腐坏和细菌滋生;避免了患者为洗浴而搬动时的痛苦和继发损伤;减轻了医疗人员和护理人员的工作量;可专人专用,避免了共用浴池的交叉感染机会,减少了清洗浴缸使用消毒液对环境的污染,节约了用水量。【专利说明】一种多功能护理装置
本技术属于临床护理辅助器械,特别涉及一种多功能护理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对于烧伤病人的临床护理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烧伤病人渗液及换药时的 消毒药水容易污染床垫:目前临床常用中单保护床垫,但是烧伤病人,特别是大面积烧伤病 人因为疼痛等不适,常常烦躁碾动将铺好的中单蹬开蹬破,致使渗液和消毒药水浸湿床垫, 床垫污秽不堪且易腐烂破溃。此外渗液浸湿的床垫容易细菌滋生,而床垫不能浸泡消毒清 洗,常规的三氧机和紫外线消毒无法可靠杀灭细菌。这也是院内感染的潜在危险。2、大面 积烧伤病人病程长,坏死组织多,常并发细菌感染,需要不定期药浴清洁创面。目前病人药 浴需要到共用的浴缸进行。常需多个人合力抬去抬回。病人痛苦不堪,受力部位易勒破新 生皮肤,下肢低垂后也容易胀出血泡。3、公共浴缸在病人药浴前需要用84消毒液擦洗消毒 和大量清水冲洗。但是不能确保消毒彻底,浴缸仍存在交叉感染的可能。4、除了烧伤病人, 重症瘫痪病人也存在床褥被大小便污染和洗澡不方便的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
技术介绍
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多功能护理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种多功能护理装置,包括支架、床面;床面为由柔软的防水材料制成的矩 形平面,床面四周的边缘与支架为可拆卸连接,连接后,床面与支架形成凹槽,凹 槽的底面低于支架的最高点构成的平面。 所述的床面与带有止水夹的排水管连通。 所述的支架由可拆卸的组件连接组成。 所述的床面四周的边缘处设置有与支架相连的连接部,所述的连接部为中空 的筒状,筒状的连接部套在支架上以支撑床面。 所述的支架包括四个圆柱形横支架、四个三通支脚;三通支脚包括两个通孔和一 个支撑脚;每个三通支脚中的两个通孔分别与两个圆柱形横支架连接,形成一个矩形框架, 四个三通支脚中的支撑脚坚直固定在地面上。 所述圆柱形横支架的两端、三通支脚中与圆柱形横支架连接的两个通口均设置有 互相匹配的螺纹,且同一根圆柱形横支架两端的螺纹朝向相反,与同一根圆柱形横支架连 接的两个三通支脚的两个通口上的螺纹的朝向相反。 所述的排水管位于矩形凹槽的边缘或者拐角处。 本技术中的床面由柔软且薄的防水材料制成,可折叠,耐磨擦;床面与支架拆 开时,可作为护理装置单使用:床面平铺在普通床垫上部,床面的四周反折压于病床的床垫 下方(家庭使用时可不折压),床面上铺设无菌棉垫后患者再睡卧在棉垫上,棉垫渗湿后予 以更换。床面与支架连接时,可以作为洗浴的浴盆使用,将床面的四周翻出向上,筒状的连 接部套在支架上形成矩形凹槽,用支架固定形成简易浴盆。以便于不容易移动的患者使用; 洗浴时,在凹槽内放入热水和消毒药水即可洗浴,结束后打开排水管,排放污水于收集桶 里,残留水分用棉垫擦干,再将四周反折压于普通床垫下,恢复到护理装置单的使用状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和有益效果: 1、保护床垫免于渗液和消毒水的浸渍。 2、避免了患者搬动时的痛苦和继发损伤。 3、减轻了医疗人员和护理人员的工作量。 4、专人专用,避免了共用浴池的交叉感染机会,减少了清洗浴缸使用消毒液对环 境的污染,节约了用水量。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技术的分解结图; 图3为本技术中床面的平铺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技术中床面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技术中支架的分解示意图; 图6为本技术中床面铺在普通床垫上的示意图; 图7为本技术中床面铺在普通床垫后的示意图。 其中,1一床面,2-排水管,3-连接部,4一止水夹,5-三通支脚,6-横支架,7- 普通床垫。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所示的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6所示,本技术包括支架、床面1 ;床面为由柔软的防水材料 制成的矩形平面,床面四周的边缘与支架为可拆卸连接,连接后,床面与支架形成 凹槽,凹槽的底面低于支架的最高点构成的平面;床面与带有止水夹4的排水管2连通;支 架由可拆卸的组件连接组成。 床面四周的边缘处设置有与支架相连的连接部3,连接部为中空的筒状,筒 状的连接部套在支架上以支撑床面;支架包括四个圆柱形横支架6、四个三通支 脚5 ;三通支脚包括两个通孔和一个支撑脚;每个三通支脚中的两个通孔分别与两个圆柱 形横支架连接,形成一个矩形框架,四个三通支脚中的支撑脚坚直固定在地面上;圆柱形横 支架的两端、三通支脚中与圆柱形横支架连接的两个通口均设置有互相匹配的螺纹,且同 一根圆柱形横支架两端的螺纹朝向相反,与同一根圆柱形横支架连接的两个三通支脚的两 个通口上的螺纹的朝向相反。这样的结构可使圆柱形横支架只朝一个方向旋转(由外下上 内上旋转)就可同时与两个三通支脚连接。且圆柱形横支架两端靠外侧留出无螺纹区,以方 便初步连接圆柱形横支架和三通支脚的通口,初步连接完成后再由外下上内上旋转圆柱形 横支架,使圆柱形横支架和三通支脚的通口固定妥当;排水管位于矩形凹槽的边缘或者拐 角处。 本技术中的床面由柔软且薄的防水材料制成,可折叠,耐磨擦;床面与支架拆 开时,可作为护理装置单使用:床面平铺在普通床垫上部,床面的四周反折压于病床的床垫 下方(家庭使用时可不折压),床面上铺设无菌棉垫后患者再睡卧在棉垫上,棉垫渗湿后予 以更换。床面与支架连接时,可以作为洗浴的浴盆使用,将床面的四周翻出向上,筒状的连 接部套在支架上形成矩形凹槽,用支架固定形成简易浴盆。以便于不容易移动的患者使用; 洗浴时,在凹槽内放入热水和消毒药水即可洗浴,结束后打开排水管,排放污水于收集桶 里,残留水分用棉垫擦干,再将四周反折压于普通床垫下,恢复到护理装置单的使用状态。【权利要求】1. 一种多功能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床面;床面为由柔软的防水材料制成 的矩形平面,床面四周的边缘与支架为可拆卸连接,连接后,床面与支架形成凹槽,凹槽的 底面低于支架的最高点构成的平面。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床面与带有止水 夹的排水管连通。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架由可拆 卸的组件连接组成。4.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床面四周的 边缘处设置有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功能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床面;床面为由柔软的防水材料制成的矩形平面,床面四周的边缘与支架为可拆卸连接,连接后,床面与支架形成凹槽,凹槽的底面低于支架的最高点构成的平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瑛
申请(专利权)人:黄瑛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