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黄瑛专利>正文

一种侧脑室抗感染引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589923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3 13: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侧脑室抗感染引流装置,包括管路旋塞阀、病人管路座、注射部位和无菌抗感染盒,所述管路旋塞阀左右侧的病人管路座连接病人导管,后侧设有注射座连接注射部位与侧脑室引流导管及引流袋连接,所述管路旋塞阀位置设置无菌抗感染盒,无菌抗感染盒包括盒体和盒盖,盒体和盒盖上分别设有半圆弧槽形状的病人管路通道、注射部位通道,盒体内设置有抗感染棉垫,抗感染棉垫上设置有与管路旋塞阀、病人管路座和注射座匹配的内陷凹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侧脑室抗感染引流装置,将管路旋塞阀及相关组件置于无菌抗感染盒内,避引流过程中感染。

An anti-infection drainage device for lateral ventric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侧脑室抗感染引流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侧脑室抗感染引流装置。
技术介绍
侧脑室引流是一种紧急的颅内减压术。常用于结核性脑膜炎(结脑)顽固性高颅压危重患者,可以迅速降低颅内压,预防或纠正脑疝;对异常的脑脊液起到置换作用,可降低脑脊液中的白细胞和蛋白含量,减轻蛛网膜粘连;脑室内注药可立即参与脑脊液循环,局部药物浓度高,能有效地杀灭结核杆菌,控制脑部的炎症。具体操作:剃去头发,患者取仰卧位,常规消毒,选择非优势半球穿刺。穿刺部位从两眉间中点起沿中线向上向后8cm处,再向非优势半球侧旁开2~2.5cm处为穿刺点,用甲紫做好标记,以2%普鲁卡因局麻,用钻颅锥先穿入头皮内至颅骨,锥头对准两耳连线的方向刺入5~6cm深(婴儿3~4cm)即达脑室内(若有条件可在CT引导下进行)。穿刺针应保持固定在一个方向,不能使针头左右摆动,以免损伤脑组织。脑脊液引出后,固定穿刺针,将穿刺针连接消毒的封闭式引流袋。引流针头的高度应比侧脑室穿刺针的水平面高8~12cm,使侧脑室压力维持在0.96kPa(100mmH2O左右)。引流管中间可接三通接头,以便向侧脑室内注药。侧脑室引流的病人连接管组件,一般配有病人管路旋塞阀、注射部位及与病人导管连接的基座等,利用它可以直接将脑室或腰大池引流导管直接连接到引流袋使用过程中并非在密闭条件下进行,使用存在感染的风险,目前一般的解决办法是通过浸满消毒液的纱布将其包裹住来杜绝此位置的感染;但是,此方法存在诸多不便,消毒液具有腐蚀性会给操作者带来麻烦,且会腐蚀管道造成管道不能使用,增加经济负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侧脑室抗感染引流装置,其结构简单合理、操作安全方便,能有效的避免侧脑室引流和注射时管路连接管组件端引起的感染,适合医疗机构推广使用。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侧脑室抗感染引流装置,包括管路旋塞阀、病人管路座、注射部位和无菌抗感染盒,所述管路旋塞阀左右侧的病人管路座连接病人导管,后侧设有注射座连接注射部位与侧脑室引流导管及引流袋连接,所述管路旋塞阀位置设置无菌抗感染盒,无菌抗感染盒包括盒体和盒盖,盒体和盒盖上分别设有半圆弧槽形状的病人管路通道、注射部位通道,盒体内设置有抗感染棉垫,抗感染棉垫上设置有与管路旋塞阀、病人管路座和注射座匹配的内陷凹槽。优选的,所述病人管路通道、注射部位通道为盒体上的半圆弧形凹槽和盒盖上的半圆弧形凹槽相互匹配而成,盒体上的病人管路通道和注射部位通道位置设有密封保护薄膜。优选的,所述无菌抗感染盒长4-5cm、宽4-5cm、高1-1.5cm。优选的,所述无菌抗感染盒的盒体和盒盖连接端设有锁定机构。优选的,所述无菌抗感染盒的材料为医用塑料或无菌高分子材料。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侧脑室抗感染引流装置,将管路旋塞阀及相关组件置于无菌抗感染盒内的抗感染棉垫的内陷凹槽,抗感染棉垫隔绝外界的感染,使得管路旋塞阀、病人管路座、注射部位等置于无菌抗感染环境内;其结构简单合理、操作安全方便,能有效的避免侧脑室引流、腰大池引流和注射时管路连接管组件端引起的感染,适合医疗机构推广使用。当然,实施本技术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所述侧脑室抗感染引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所述无菌抗感染盒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所述抗感染棉垫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管路旋塞阀,2-病人管路座,3-注射座,4-注射部位,5-无菌抗感染盒,501-盒体,502-盒盖,503-抗感染棉垫,504-内陷凹槽,505-病人管路通道,506-注射部位通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所示,本技术为一种侧脑室抗感染引流装置,包括管路旋塞阀1、病人管路座2、注射部位4和无菌抗感染盒5,所述管路旋塞阀1左右侧的病人管路座2连接病人导管,后侧设有注射座3连接注射部位4与侧脑室引流导管及引流袋连接,所述管路旋塞阀1位置设置无菌抗感染盒5,无菌抗感染盒5包括盒体501和盒盖502,盒体501和盒盖502上分别设有半圆弧槽形状的病人管路通道505、注射部位通道506,盒体501内设置有抗感染棉垫503,抗感染棉垫503上设置有与管路旋塞阀、病人管路座和注射座匹配的内陷凹槽504。其中,病人管路通道505、注射部位通道506为盒体501上的半圆弧形凹槽和盒盖502上的半圆弧形凹槽相互匹配而成,盒体501上的病人管路通道505和注射部位通道506弧槽位置设有密封保护薄膜。其中,无菌抗感染盒5长4-5cm、宽4-5cm、高1-1.5cm。其中,无菌抗感染盒5的盒体501和盒盖502连接端设有锁定机构。其中,无菌抗感染盒5的材料为医用塑料或无菌高分子材料。实施例如图1-3所示,一种侧脑室抗感染引流装置,包括管路旋塞阀1、病人管路座2、注射部位4和无菌抗感染盒5,管路旋塞阀1左右两侧设有病人管路座2连接病人导管,下侧设有注射座3连接注射部位4,与常规的侧脑室引流组件类似,可以和侧脑室引流导管及引流袋连接;管路旋塞阀1及病人管路座2、注射部位4位置设置有无菌抗感染盒5;无菌抗感染盒5包括盒体501和盒盖502,盒体501和盒盖502上分别设有半圆弧槽形状的病人管路通道505、注射部位通道506,盒体501内设置有抗感染棉垫503,抗感染棉垫503上设置有与管路旋塞阀、病人管路座和注射座匹配的内陷凹槽504。使用时,将密封包装的无菌抗感染盒5的盒盖502打开,打开后将管路旋塞阀1及相关组件放在无菌抗感染盒5的盒体内部的抗感染棉垫503上的内陷凹槽504;管路旋塞阀1、病人管路座2和注射座3与内陷凹槽504匹配,之后将盒盖502盖上锁定,无菌抗感染盒5左右侧面的病人管路通道505上设有密封保护薄膜将与之连接的病人导管保护住,避免消毒液腐蚀管道导致管道使用寿命降低造成安全隐患;之后将无菌抗感染盒5的盒体501和盒盖502盒上实现锁定(无菌抗感染盒5的盒体501和盒盖502连接端设有锁定机构为按钮式或磁性锁扣)外部还可通过浸有消毒液的纱布包裹捆绑,一方面,接口处和管道没有直接大量的接触消毒液,避免腐蚀及消毒液导致的接口端变色等问题;另一方面无菌抗感染盒5及外部包裹的纱布隔绝外界的感染,使得管路旋塞阀1、病人管路座2、注射部位4等置于无菌抗感染环境内;其结构简单合理、操作安全方便,使用时美观,能有效的避免侧脑室引流和注射时管路连接管组件端引起的感染,适合医疗机构推广使用。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侧脑室抗感染引流装置,包括管路旋塞阀和无菌抗感染盒,管路旋塞阀左右侧的病人管路座连接病人导管,后侧设有注射座连接注射部位与侧脑室引流导管及引流袋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管路旋塞阀位置设置无菌抗感染盒,无菌抗感染盒包括盒体和盒盖,盒体和盒盖上分别设有半圆弧槽形状的病人管路通道、注射部位通道,盒体内设置有抗感染棉垫,抗感染棉垫上设置有与管路旋塞阀、病人管路座和注射座匹配的内陷凹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侧脑室抗感染引流装置,包括管路旋塞阀和无菌抗感染盒,管路旋塞阀左右侧的病人管路座连接病人导管,后侧设有注射座连接注射部位与侧脑室引流导管及引流袋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管路旋塞阀位置设置无菌抗感染盒,无菌抗感染盒包括盒体和盒盖,盒体和盒盖上分别设有半圆弧槽形状的病人管路通道、注射部位通道,盒体内设置有抗感染棉垫,抗感染棉垫上设置有与管路旋塞阀、病人管路座和注射座匹配的内陷凹槽。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侧脑室抗感染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病人管路通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瑛何花陈海云徐俊李文明罗云武彦王丽华
申请(专利权)人:黄瑛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