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乳腺癌术后引流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乳腺癌术后引流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我国采用的乳腺癌的手术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即经典根治术(Halsted术)、改良根治术、扩大根治术、单纯乳房切除术、乳房部分切除术、上术式联合I期再造术。一般除了乳房部分切除术以外,其余乳腺癌手术术后均需进行引流,其原因是手术创面较大,同时要将腋部的淋巴结清扫。淋巴管切开后,可使淋巴液积聚在皮下,手术时的渗血亦可同时积聚在皮下。因此,必须放置引流管,用持续的负压吸引,不断吸出积聚的渗血渗液,使皮瓣紧贴创面,有利于伤口的愈合,防治皮瓣的坏死和感染。目前应用于临床的引流装置主要有:橡胶管+一次性负压引流盘、带管球形引流器、高负压引流瓶和墙壁负压吸引装置等。现有的引流装置通常存在以下主要不足:(1)现有引流装置中引流管的管径整体上大小一致,在皮肤与胸肌未形成粘连前,引流管容易脱落,需要额外缝针固定,引流完成后需要拆线,给病人带来较多痛苦;(2)通常需要用手术刀刺皮形成皮肤破口,容易造成皮肤破口大小与引流管的管径不相称,导致引流时出现漏气的情况;(3)引流管的整体管径一致,其插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乳腺癌术后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负压装置(10);以及引流管(20),所述引流管(20)包括在引流时置于创面内的植入段(21)和在引流时伸出创面的连接段(22),所述连接段(22)与所述负压装置(10)以可拆卸的方式连接,所述植入段(21)的管径大于所述连接段(22)的管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乳腺癌术后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负压装置(10);以及引流管(20),所述引流管(20)包括在引流时置于创面内的植入段(21)和在引流时伸出创面的连接段(22),所述连接段(22)与所述负压装置(10)以可拆卸的方式连接,所述植入段(21)的管径大于所述连接段(22)的管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乳腺癌术后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管(20)的数量为两根,两根所述引流管(20)的植入段(21)之间通过一连接结构(40)相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乳腺癌术后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结构(40)为医用可吸收材料的构件。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乳腺癌术后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两根所述引流管(20)的连接段(22)分别独立连接一所述负压装置(10);或者两根所述引流管(20)的连接段(22)通过一三通接头(50)共同连接一所述负压装置(10)。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乳腺癌术后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两根所述引流管(20)的植入段(21)呈“八”字形设置;所述连接结构(40)呈扇形,连接结构(40)的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娟,丁波泥,梁永平,赵于军,陈功,李帆,
申请(专利权)人:中南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