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机外壳铸造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566089 阅读:89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0-22 17:1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机外壳铸造模具,包括用于在对合后围出型腔的一对公、母模板,从所述母模板表面向型腔方向开设有竖浇道,所述竖浇道与铅垂线之间存有4-6度的斜角,所述竖浇道通过主、次浇道与型腔相通,所述主、次浇道与型腔相接处的浇口形状为梅花形。所述浇口具有4-5mm的高度。本发明专利技术中模具的竖浇道具有4-6度的斜角,方便于脱模。另外对于梅花形的浇口仅需进行长度上的处理便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机外壳铸造模具,包括用于在对合后围出型腔的一对公、母模板,从所述母模板表面向型腔方向开设有竖浇道,所述竖浇道与铅垂线之间存有4-6度的斜角,所述竖浇道通过主、次浇道与型腔相通,所述主、次浇道与型腔相接处的浇口形状为梅花形。所述浇口具有4-5mm的高度。本专利技术中模具的竖浇道具有4-6度的斜角,方便于脱模。另外对于梅花形的浇口仅需进行长度上的处理便可。【专利说明】一种电机外壳铸造模具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铸造模具,具体涉及一种电机外壳铸造模具。
技术介绍
传统电机外壳铸造模具因坚浇道不具有角度,导致脱模困难。 另外,虽然电机外壳的表面无需太光滑,但是传统浇口太过突兀,不将其打磨掉有 碍观瞻。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出一种脱模方便且无需对浇口太过仔细处理的电 机外壳铸造模具。 本专利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出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机外壳铸造模具,包括用 于在对合后围出型腔的一对公、母模板,从所述母模板表面向型腔方向开设有坚浇道,所述 坚浇道与铅垂线之间存有4-6度的斜角,所述坚浇道通过主、次浇道与型腔相通,所述主、 次浇道与型腔相接处的浇口形状为梅花形。 进一步的,所述烧口具有4-5mm的高度。 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本专利技术中模具的坚浇道具有4-6度的斜角,方便于脱模。另外对于梅花形的浇口仅需 进行长度上的处理便可。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电机外壳铸造模具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梅花形浇口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种电机外壳铸造模具,包括用于在对合后围出型腔的一对公、母模板,从母模板 表面向型腔方向开设有坚浇道,坚浇道与铅垂线之间存有4-6度的斜角,坚浇道通过主、次 浇道与型腔相通,根据图1所示,主、次浇道与型腔相接处的浇口 1形状为梅花形。浇口 1 具有4-5mm的高度。 本专利技术的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各个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彼此可以交 叉组合形成新的技术方案,另外凡采用等同替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专利技术要求的保 护范围内。【权利要求】1. 一种电机外壳铸造模具,包括用于在对合后围出型腔的一对公、母模板,从所述母模 板表面向型腔方向开设有坚浇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坚浇道与铅垂线之间存有4-6度的斜 角,所述坚浇道通过主、次浇道与型腔相通,所述主、次浇道与型腔相接处的浇口形状为梅 花形。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电机外壳铸造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浇口具有4-5mm的高度。【文档编号】B22C9/22GK104107881SQ201410354735【公开日】2014年10月22日 申请日期:2014年7月24日 优先权日:2014年7月24日 【专利技术者】张薇华, 候潇寒, 周长根, 陆俊芳, 叶爱琴 申请人:苏州淮通电气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机外壳铸造模具,包括用于在对合后围出型腔的一对公、母模板,从所述母模板表面向型腔方向开设有竖浇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竖浇道与铅垂线之间存有4‑6度的斜角,所述竖浇道通过主、次浇道与型腔相通,所述主、次浇道与型腔相接处的浇口形状为梅花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薇华候潇寒周长根陆俊芳叶爱琴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淮通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