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用橡胶垫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563084 阅读: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0-22 15: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橡胶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急救用橡胶垫,包括底垫、固定条A、固定条B、条状气囊A、条状气囊B、圆形气囊、三角气囊A、三角气囊B、拉环A、拉环B、拉环C、拉环D、固定孔A、固定孔B、固定孔C、固定孔D、固定孔E、固定孔F、固定孔G、固定孔H、固定垫A、固定垫B、固定垫C、固定垫D、固定垫E、固定垫F、固定垫G、固定垫H、固定垫I、固定垫G、固定垫K、固定垫L、绳孔A、绳孔B、绳孔C、绳孔D、绳孔E、绳孔F、绳孔G、绳孔H、绳孔I、绳孔G、绳孔K、绳孔L、主绳、加固绳A、加固绳B、加固绳C、加固绳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属于橡胶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急救用橡胶垫,包括底垫、固定条A、固定条B、条状气囊A、条状气囊B、圆形气囊、三角气囊A、三角气囊B、拉环A、拉环B、拉环C、拉环D、固定孔A、固定孔B、固定孔C、固定孔D、固定孔E、固定孔F、固定孔G、固定孔H、固定垫A、固定垫B、固定垫C、固定垫D、固定垫E、固定垫F、固定垫G、固定垫H、固定垫I、固定垫G、固定垫K、固定垫L、绳孔A、绳孔B、绳孔C、绳孔D、绳孔E、绳孔F、绳孔G、绳孔H、绳孔I、绳孔G、绳孔K、绳孔L、主绳、加固绳A、加固绳B、加固绳C、加固绳D。【专利说明】急救用橡胶垫
本技术属于橡胶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急救用橡胶垫。 【
技术介绍
】 橡胶制品的生产工艺主要包括塑炼、混炼和成形三个阶段。 【塑炼】塑炼是使弹性生胶转变为可塑状态的加工工艺过程,从而增加其可塑性, 获得适当的流动性,以满足混炼和成形的工艺要求。塑炼有二种方法:即机械塑炼和化学塑 炼法,前者通过机械作用,后者通过化学作用,使橡胶的大分子断裂成相对较小的分子,从 而使粘度下降,可塑性增加。 【混炼】混炼是将各种配合剂(硫化剂、防老化剂、填充剂等)混入生胶中,制成均匀 的混炼胶的过程,其基本任务是配制出符合性能要求的混炼胶(又称胶料),以便后续工序 的正常进行。 橡胶的成形工艺主要有压延成形、压出成形、注射成形。 【压延成形】橡胶的压延成形是利用橡胶压延机将物料延展的工艺过程。物料通过 压延机的两个辊筒间隙时,在压力作用下延展成为具有一定断面形状的橡胶制品。这种方 法主要用于胶料的压片、压型;纺织物和钢丝帘等的贴胶、擦胶;胶片与胶片或胶片与挂胶 织物的贴合等。 【压出工艺】橡胶的压出工艺是利用压出机,使胶料在压出机的机筒壁和螺杆顶 尖的作用下,通过螺杆的旋转,使胶料不断前进,达到挤压并初步造型的目的。可借助于压 型压出各种复杂形状的半成品,如轮胎的胎面胶、内胎胎筒、电线电缆外皮等。 【注射工艺】橡胶的注射成形是将胶料直接从机筒注入模型进行硫化的生产方法, 与塑料的注射成形相类似。如图所示为六模胶鞋注射机工作过程示意图,将预先混炼好的 胶料经料斗送入机筒,在螺杆的旋转作用下,胶料沿螺槽前进过程中,由于激烈搅拌和变 形,加上机筒外部加热,温度很快升高,活塞推进注胶,胶料经喷嘴注入模腔并保压一段时 间,在保压过程中,胶料在高温下进行硫化。注射成形具有生产周期短、生产率高、劳动强度 低、广品质量商等优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急救用橡胶垫,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急救橡胶垫易 反弹伤人的问题。 本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本技术提供一种急 救用橡胶垫,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垫、固定条A、固定条B、条状气囊A、条状气囊B、圆形气囊、 三角气囊A、三角气囊B、弧形槽A、弧形槽B、拉环A、拉环B、拉环C、拉环D、固定孔A、固定 孔B、固定孔C、固定孔D、固定孔E、固定孔F、固定孔G、固定孔H、固定垫A、固定垫B、固定 垫C、固定垫D、固定垫E、固定垫F、固定垫G、固定垫H、固定垫I、固定垫G、固定垫K、固定垫 L、绳孔A、绳孔B、绳孔C、绳孔D、绳孔E、绳孔F、绳孔G、绳孔H、绳孔I、绳孔G、绳孔K、绳孔 L、固定扣A、固定扣B、固定扣C、固定扣D、固定扣E、固定扣F、固定扣G、固定扣H、固定扣I、 固定扣G、固定扣K、固定扣L、主绳、加固绳A、加固绳B、加固绳C、加固绳D,所述拉环A、拉 环B、拉环C、拉环D在底垫的旁边,所述固定条A、固定条B、条状气囊A、条状气囊B、圆形气 囊、三角气囊A、三角气囊B、固定孔A、固定孔B、固定孔C、固定孔D、固定孔E、固定孔F、固 定孔G、固定孔H、固定垫A、固定垫B、固定垫C、固定垫D、固定垫E、固定垫F、固定垫G、固定 垫H、固定垫I、固定垫G、固定垫K、固定垫L在所述底垫上,所述条状气囊A、条状气囊B在 所述固定条A、固定条B点之间,所述圆形气囊在所述条状气囊A、条状气囊B之间,所述三 角气囊A、三角气囊B在所述条状气囊A、条状气囊B、圆形气囊的旁边,所述弧形槽A在所述 条状气囊A上,所述弧形槽B在所述条状气囊B上,所述固定垫A、固定垫B、固定垫C在所 述底垫的一边,固定垫D、固定垫E、固定垫F在所述底垫的另一边,所述固定垫G、固定垫H、 固定垫I在所述底垫的一侧,所述固定垫G、固定垫K、固定垫L在所述底垫的另一侧,所述 固定孔A、固定孔B在所述固定垫A、固定垫C之间,所述固定垫B在所述固定孔A、固定孔B 之间,所述固定孔E、固定孔F在所述固定垫D、固定垫F之间,所述固定垫E在所述固定孔 E、固定孔F之间,所述固定孔G、固定孔Η在所述固定垫G、固定垫I之间,所述固定垫Η在 所述固定孔G、固定孔Η之间,所述固定孔C、固定孔D在所述固定垫G、固定垫L之间,所述 固定垫Κ在所述固定孔C、固定孔D之间,所述拉环Α在所述固定垫C、固定垫I之间,所述 拉环B在所述固定垫D、固定垫G之间,所述拉环C在所述固定垫F、固定垫G之间,所述拉 环D在所述固定垫A、固定垫L之间,所述绳孔D、固定扣I在所述固定垫A上,所述绳孔E、 固定扣Η在所述固定垫B上,所述绳孔D、固定扣I在所述固定垫C上,所述绳孔L、固定扣A 在所述固定垫D上,所述绳孔K、固定扣B在所述固定垫E上,所述绳孔G、固定扣C在所述 固定垫F上,所述绳孔G、固定扣F在所述固定垫G上,所述绳孔H、固定扣E在所述固定垫 Η上,所述绳孔I、固定扣D在所述固定垫I上,所述绳孔C、固定扣G在所述固定垫G上,所 述绳孔Β、固定扣Κ在所述固定垫Κ上,所述绳孔Α、固定扣L在所述固定垫L上,所述加固 绳Α依次贯穿所述绳孔D、固定孔Α、绳孔Ε、固定孔Β、绳孔F、固定扣Ε连接所述主绳,所述 加固绳B依次贯穿所述固定垫L、固定孔C、绳孔B、固定孔D、绳孔C连接所述主绳,所述加 固绳C依次贯穿绳孔G、固定孔E、绳孔K、固定孔F、绳孔L连接所述主绳,所述加固绳D依 次贯穿所述绳孔G、固定孔G、绳孔H、固定孔H、绳孔I连接所述主绳,所述主绳依次贯穿所 述拉环A、绳孔D、绳孔E、绳孔F、拉环D、绳孔A、绳孔B、绳孔C、拉环C、绳孔G、绳孔K、绳孔 L、拉环B、绳孔G、绳孔H、绳孔I。 所述条状气囊A、条状气囊B的数量为条以上,所述圆形气囊的数量为个以上,所 述三角气囊A、三角气囊B的数量为个以上,所述弧形槽A、弧形槽B的数量为个以上。 所述固定条A、固定条B等大,所述条状气囊A、条状气囊B等大,所述三角气囊A、 三角气囊B等大,所述弧形槽A、弧形槽B等大,所述拉环A、拉环B、拉环C、拉环D等大,所 述固定孔A、固定孔B、固定孔C、固定孔D、固定孔E、固定孔F、固定孔G、固定孔Η等大,所述 固定垫Α、固定垫Β、固定垫C、固定垫D、固定垫Ε、固定垫F等大,所述固定垫G、固定垫Η、 固定垫I、固定垫G、固定垫Κ、固定垫L等大,所述绳孔Α、绳孔Β、绳孔C、绳孔D、绳孔Ε、绳 孔F、绳孔G、绳孔Η、绳孔I、绳孔G、绳孔Κ、绳孔L等大,所述固定扣Α、固定扣Β、固定扣C、 固定扣D、固定扣Ε、固定扣F、固定扣G、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急救用橡胶垫,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垫、固定条A、固定条B、条状气囊A、条状气囊B、圆形气囊、三角气囊A、三角气囊B、弧形槽A、弧形槽B、拉环A、拉环B、拉环C、拉环D、固定孔A、固定孔B、固定孔C、固定孔D、固定孔E、固定孔F、固定孔G、固定孔H、固定垫A、固定垫B、固定垫C、固定垫D、固定垫E、固定垫F、固定垫G、固定垫H、固定垫I、固定垫G、固定垫K、固定垫L、绳孔A、绳孔B、绳孔C、绳孔D、绳孔E、绳孔F、绳孔G、绳孔H、绳孔I、绳孔G、绳孔K、绳孔L、固定扣A、固定扣B、固定扣C、固定扣D、固定扣E、固定扣F、固定扣G、固定扣H、固定扣I、固定扣G、固定扣K、固定扣L、主绳、加固绳A、加固绳B、加固绳C、加固绳D,所述拉环A、拉环B、拉环C、拉环D在底垫的旁边,所述固定条A、固定条B、条状气囊A、条状气囊B、圆形气囊、三角气囊A、三角气囊B、固定孔A、固定孔B、固定孔C、固定孔D、固定孔E、固定孔F、固定孔G、固定孔H、固定垫A、固定垫B、固定垫C、固定垫D、固定垫E、固定垫F、固定垫G、固定垫H、固定垫I、固定垫G、固定垫K、固定垫L在所述底垫上,所述条状气囊A、条状气囊B在所述固定条A、固定条B点之间,所述圆形气囊在所述条状气囊A、条状气囊B之间,所述三角气囊A、三角气囊B在所述条状气囊A、条状气囊B、圆形气囊的旁边,所述弧形槽A在所述条状气囊A上,所述弧形槽B在所述条状气囊B上,所述固定垫A、固定垫B、固定垫C在所述底垫的一边,固定垫D、固定垫E、固定垫F在所述底垫的另一边,所述固定垫G、固定垫H、固定垫I在所述底垫的一侧,所述固定垫G、固定垫K、固定垫L在所述底垫的另一侧,所述固定孔A、固定孔B在所述固定垫A、固定垫C之间,所述固定垫B在所述固定孔A、固定孔B之间,所述固定孔E、固定孔F在所述固定垫D、固定垫F之间,所述固定垫E在所述固定孔E、固定孔F之间,所述固定孔G、固定孔H在所述固定垫G、固定垫I之间,所述固定垫H在所述固定孔G、固定孔H之间,所述固定孔C、固定孔D在所述固定垫G、固定垫L之间,所述固定垫K在所述固定孔C、固定孔D之间,所述拉环A在所述固定垫C、固定垫I之间,所述拉环B在所述固定垫D、固定垫G之间,所述拉环C在所述固定垫F、固定垫G之间,所述拉环D在所述固定垫A、固定垫L之间,所述绳孔D、固定扣I在所述固定垫A上,所述绳孔E、固定扣H在所述固定垫B上,所述绳孔D、固定扣I在所述固定垫C上,所述绳孔L、固定扣A在所述固定垫D上,所述绳孔K、固定扣B在所述固定垫E上,所述绳孔G、固定扣C在所述固定垫F上,所述绳孔G、固定扣F在所述固定垫G上,所述绳孔H、固定扣E在所述固定垫H上,所述绳孔I 、固定扣D在所述固定垫I上,所述绳孔C、固定扣G在所述固定垫G上,所述绳孔B、固定扣K在所述固定垫K上,所述绳孔A、固定扣L在所述固定垫L上,所述加固绳A依次贯穿所述绳孔D、固定孔A、绳孔E、固定孔B、绳孔F、固定扣E连接所述主绳,所述加固绳B依次贯穿所述固定垫L、固定孔C、绳孔B、固定孔D、绳孔C连接所述主绳,所述加固绳C依次贯穿绳孔G、固定孔E、绳孔K、固定孔F、绳孔L连接所述主绳,所述加固绳D依次贯穿所述绳孔G 、固定孔G、绳孔H、固定孔H、绳孔I连接所述主绳,所述主绳依次贯穿所述拉环A、绳孔D、绳孔E、绳孔F、拉环D、绳孔A、绳孔B、绳孔C、拉环C、绳孔G、绳孔K、绳孔L、拉环B、绳孔G、绳孔H、绳孔I。...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关明月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祥润成橡胶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