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碳纤维制无纺布及其制造方法本申请是申请号为201080061999.0(国际申请号为PCT/JP2010/066156)、中国国家阶段进入日为2012年7月20日(国际申请日为2010年9月17日)、专利技术名称为“碳纤维制无纺布、碳纤维、以及它们的制造方法、电极、电池、以及过滤器”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本专利技术涉及碳纤维。
技术介绍
在蓄电池(例如,锂离子电池、双电层电容器)、燃料电池的领域中,碳纤维备受瞩目。特别是作为上述电池的电极材料,碳纤维制无纺布备受瞩目。上述无纺布由纤维直径约10μm的碳纤维构成。近年来,从增大表面积的观点出发,要求由纤维直径为10μm以下(例如,约1μm)的碳纤维构成的无纺布。作为微细的纤维直径的碳纤维,已知通过气相法或电弧放电法制作的碳纳米管。但是,碳纳米管的纤维长度较短。例如,为10μm以下。另外,碳纳米管较昂贵。因此,面向电极材料的应用存在问题。由此,提出了通过熔喷法或静电纺丝法制作的碳纤维。例如,提出了通过熔喷法对含碳源(例如,沥青等)热塑性树脂进行纺丝后,将上述热塑性树脂热分解,进行碳化、石墨化的方法(专利文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碳纤维制无纺布的制造方法,所述碳纤维具有大径部和小径部,所述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具有:分散液制作工序,制作含有树脂和沥青的分散液;静电纺丝工序,通过静电纺丝由所述分散液制作由碳纤维前体构成的无纺布;和改性工序,将通过所述静电纺丝工序得到的无纺布的碳纤维前体改性为碳纤维。
【技术特征摘要】
2010.01.21 JP 2010-0114571.一种碳纤维制无纺布的制造方法,所述碳纤维具有大径部和小径部,所述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具有:分散液制作工序,制作含有树脂和沥青的分散液;静电纺丝工序,通过静电纺丝由所述分散液制作由碳纤维前体构成的无纺布;和改性工序,将通过所述静电纺丝工序得到的无纺布的碳纤维前体改性为碳纤维。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纤维制无纺布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工序具有将通过所述静电纺丝工序得到的无纺布加热至50~4000℃的工序。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纤维制无纺布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工序具有将通过所述静电纺丝工序得到的无纺布中包含的树脂除去的树脂除去工序。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碳纤维制无纺布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树脂除去工序为在氧化性气体气氛下对通过所述静电纺丝工序得到的无纺布进行加热的加热工序。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碳纤维制无纺布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工序具有对所述树脂除去工序后的无纺布进行碳化处理的碳化工序。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碳纤维制无纺布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工序具有对所述碳化工序后的无纺布进行石墨化处理的石墨化工序。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碳纤维制无纺布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石墨化工序为在不活泼气体气氛下对所述无纺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北野高广,冲野不二雄,
申请(专利权)人:太克万株式会社,国立大学法人信州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