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直管抛光进出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555728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0-22 12:16
一种直管抛光进出料装置,包括进料机构和出料机构,该进料机构包括进料架、料斗、转轴、定位盘、斜板、限位板组件、转动驱动件及推动驱动件;该料斗设置于进料架顶部且其底部设有进料口;该转轴平行地设置于进料口下方;该定位盘固定穿设于转轴上且设有容纳并定位直管的弧形槽;该限位板组件位于进料架上且形成有容纳直管的空槽;该斜板固定于限位板组件顶部且倾斜设置并与定位盘相接;该转动驱动件连接驱动转轴转动以使弧形槽内的直管经斜板滑入空槽;该推动驱动件动作将位于空槽内的直管推动至抛光机构内。仅需一个工人即可完成可批量进料,出料、检验等,大大减少人工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一种直管抛光进出料装置,包括进料机构和出料机构,该进料机构包括进料架、料斗、转轴、定位盘、斜板、限位板组件、转动驱动件及推动驱动件;该料斗设置于进料架顶部且其底部设有进料口;该转轴平行地设置于进料口下方;该定位盘固定穿设于转轴上且设有容纳并定位直管的弧形槽;该限位板组件位于进料架上且形成有容纳直管的空槽;该斜板固定于限位板组件顶部且倾斜设置并与定位盘相接;该转动驱动件连接驱动转轴转动以使弧形槽内的直管经斜板滑入空槽;该推动驱动件动作将位于空槽内的直管推动至抛光机构内。仅需一个工人即可完成可批量进料,出料、检验等,大大减少人工成本,提高工作效率。【专利说明】一种直管抛光进出料装置
本技术涉及直管抛光加工设备领域,特别是一种直管抛光进出料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的直管自动抛光机设备中,直管通常从一侧进入,抛光完成后从另一 侧出来。需要一个人给料,另一个人接料,还需要一个人抽检产品,耗费人工、劳动强度大、 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提出一种批量进料和出 料、提高工作效率的直管抛光进出料装置。 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种直管抛光进出料装置,与抛光机构配合,包括进料机构和出料机构,其特征在 于:该进料机构包括进料架、料斗、转轴、定位盘、斜板、限位板组件、转动驱动件及推动驱 动件;该料斗设置于进料架顶部且其底部设有进料口;该转轴平行地设置于进料口下方; 该定位盘固定穿设于转轴上且设有容纳并定位直管的弧形槽;该限位板组件位于进料架上 且形成有容纳直管的空槽;该斜板固定于限位板组件顶部且倾斜设置并与定位盘相接;该 转动驱动件连接驱动转轴转动以使弧形槽内的直管经斜板滑入空槽;该推动驱动件动作将 位于空槽内的直管推动至抛光机构内。 优选的,包括有两分别位于进料口两侧的定位盘,每个定位盘上设有沿圆周分布 的多个直径不同的弧形槽。 优选的,所述转动驱动件包括第一气缸、齿条、导轨和齿轮,该齿轮固定于转轴一 侦!|,该导轨与转轴垂直,该齿条位于导轨内且与齿轮哨合,该第一气缸连接驱动齿条沿导轨 移动从而带动齿轮和转轴转动。 优选的,所述限位板组件包括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该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 位板间隔设置形成有所述的空槽,该斜板固定于第二限位板顶部。 优选的,还包括有调节手轮和螺纹杆,该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底部设有连接 块,该螺纹杆穿过进料架与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底部的连接块螺纹配合,该调节手轮 与螺纹杆相连以操控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相向或背向移动以调整所述空槽宽度。 优选的,所述推动驱动件包括第二气缸和顶块,该第二气缸与顶块相连,该顶块位 于所述空槽内且由第二气缸驱动以推动直管。 优选的,所述出料机构包括出料架、定板、翻板、收料斗和可调气缸,该定板倾斜地 固定于出料架顶部;该翻板与定板底端铰接且与定板呈V字形以容纳直管,该收料斗倾斜 设置于出料架顶部;该可调气缸与翻板底部相连且可驱动翻板下翻以使直管滑入收料斗。 优选的,所述可调气缸固定于所述出料架上且位于所述翻板下方。 优选的,所述收料斗底端设有挡板。 由上述对本技术的描述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 果: 本技术的进、出料机构,与抛光机构的进料口和出料口对应配合,通过电气控 制系统控制各个驱动件动作,形成一套直管自动进料、抛光、出料的循环工作系统。本实用 新型的自动进、出料机构,仅需一个工人即可完成可批量进料,出料、检验等,大大减少人工 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另外还可通过调整空槽宽度来匹配不同管径的直管产品。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与抛光机构的整体示意图; 图2为本技术出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技术定位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技术进料机构的侧视图; 图5为图2中A处的放大图; 图6为图4中B处的放大图(直管位于弧形槽内); 图7为图4中B处的放大图(直管位于空槽内); 图8为本技术出料机构的示意图; 图9为本技术出料机构的侧视图; 图10为图9中C处的放大图(翻板与定板呈V字形); 图11为图9中C处的放大图(翻板下翻); 其中:100是进料机构,101是进料架,102是料斗,103是转轴,104是定位盘,105 是斜板,106是进料口,107是弧形槽,108卡盘,109是第一限位板,110是第二限位板,111 是第一气缸,112是齿条,113是导轨,114是齿轮,115是调节手轮,116是螺纹杆,117是第 二气缸,118是空槽,119是顶块,200是出料机构,201是出料架,202是定板,203是翻板, 204是收料斗,205是可调气缸,300是抛光机构,400是直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 参照图1至图11,一种直管抛光进出料装置,与抛光机构300配合,包括进料机构 100和出料机构300。该进料机构100位于抛光机构300 -侧与抛光机构300的进料口相 对应,该出料机构300位于抛光机构300另一侧与抛光机构300的出料口相对应。该进料 机构100包括进料架101、料斗102、转轴103、两定位盘104、斜板105、限位板组件、转动驱 动件及推动驱动件。该料斗102设置于进料架101顶部且其底部设有长条形的进料口 106。 该转轴103平行地设置于进料口 106下方。该定位盘104固定穿设于转轴103上且位于进 料口 106两侧,每个定位盘104上设有沿圆周分布的多个直径不同的弧形槽107,用于定位 直管400,参照图3。还包括两卡盘108,该两卡盘108与转轴103固定连接且与定位盘104 --对应,卡盘108上也设有弧形槽,用于辅助定位直管400。 该限位板组件包括第一限位板109和第二限位板110,该第一限位板109和第二限 位板110间隔设置形成有空槽118,该斜板105固定于第二限位板110顶部并与定位盘104 相接。 进一步的,转动驱动件包括第一气缸111、齿条112、导轨113和齿轮114,该齿轮 114固定于转轴103 -侧,该导轨113与转轴103垂直,该齿条112位于导轨113内且与齿 轮114啮合,该第一气缸111连接驱动齿条112沿导轨113移动从而带动齿轮114和转轴 103转动以使弧形槽107内的直管400经斜板105滑入空槽118。 进一步的,还包括有调节手轮115和螺纹杆116,该第一限位板109和第二限位板 110底部设有连接块,该螺纹杆116穿过进料架101与第一限位板109和第二限位板110底 部的连接块螺纹配合,该调节手轮115与螺纹杆116相连以操控第一限位板109和第二限 位板110相向或背向移动以调整空槽118宽度,适应不同管径直管400的需求。 进一步的。推动驱动件包括第二气缸117和顶块119,该第二气缸117与顶块119 相连,该顶块119位于空槽118内且由第二气缸117驱动以推动直管400,将位于空槽118 内的直管400推动至抛光机构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直管抛光进出料装置,与抛光机构配合,包括进料机构和出料机构,其特征在于:该进料机构包括进料架、料斗、转轴、定位盘、斜板、限位板组件、转动驱动件及推动驱动件;该料斗设置于进料架顶部且其底部设有进料口;该转轴平行地设置于进料口下方;该定位盘固定穿设于转轴上且设有容纳并定位直管的弧形槽;该限位板组件位于进料架上且形成有容纳直管的空槽;该斜板固定于限位板组件顶部且倾斜设置并与定位盘相接;该转动驱动件连接驱动转轴转动以使弧形槽内的直管经斜板滑入空槽;该推动驱动件动作将位于空槽内的直管推动至抛光机构内。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孝发林孝山蒋东照邓海洋郑英龙
申请(专利权)人:九牧厨卫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