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岳昇专利>正文

带有能量石的泡水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551513 阅读:1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0-17 12: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有能量石的泡水处理装置,该装置包括主体上盖、主体下盖、连接环、上过滤网、下过滤网和能量石;主体上盖和主体下盖分别与连接环固定连接后围合成一腔体,上过滤网和下过滤网均容纳在该腔体内,且上过滤网上设有向上凸起的上半球体,下过滤网上设有向下凸起的下半球体,上过滤网与下过滤网固定连接后上半球体与下半球体围合成一容纳能量石的球状容纳腔;上半球体的外围上均匀开设有多个第一过滤孔,主体上盖上设有与第一过滤孔相通的进水孔,下半球体的外围上均匀开设有多个第二过滤孔,主体下盖上设有与第二过滤孔相通的出水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不仅结构紧凑体积小,而且过滤后的水具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带有能量石的泡水处理装置,该装置包括主体上盖、主体下盖、连接环、上过滤网、下过滤网和能量石;主体上盖和主体下盖分别与连接环固定连接后围合成一腔体,上过滤网和下过滤网均容纳在该腔体内,且上过滤网上设有向上凸起的上半球体,下过滤网上设有向下凸起的下半球体,上过滤网与下过滤网固定连接后上半球体与下半球体围合成一容纳能量石的球状容纳腔;上半球体的外围上均匀开设有多个第一过滤孔,主体上盖上设有与第一过滤孔相通的进水孔,下半球体的外围上均匀开设有多个第二过滤孔,主体下盖上设有与第二过滤孔相通的出水孔。本技术将不仅结构紧凑体积小,而且过滤后的水具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专利说明】带有能量石的泡水处理装置
本技术涉及除污
,尤其涉及一种带有能量石的泡水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所用的水质标准越来越高,因此水质过滤器被广泛 的应用于生活用水、农业、渔业和工业用水中。但现有的水质过滤器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以下 缺陷:过滤器结构庞大,只能适用于水源的总支路中,不便在淋浴器、厨房洗涤槽、洗衣机等 比较小型的用水支路中使用,因此无法更有效的洗去油污,使得较多的化学药剂残留在水 中,各易对人体造成危#。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技术提供一种结构紧凑、体积小及安装 方便的带有能量石的泡水处理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带有能量石的泡水处理装置,包括主体上 盖、主体下盖、连接环、上过滤网、下过滤网和能量石;所述主体上盖和主体下盖分别与连接 环固定连接后围合成一腔体,所述上过滤网和下过滤网均容纳在该腔体内,且所述上过滤 网上设有向上凸起的上半球体,所述下过滤网上设有向下凸起的下半球体,所述上过滤网 与下过滤网固定连接后上半球体与下半球体围合成一容纳能量石的球状容纳腔;所述上半 球体的外围上均匀开设有多个第一过滤孔,所述主体上盖上设有与第一过滤孔相通的进水 孔,所述下半球体的外围上均匀开设有多个第二过滤孔,所述主体下盖上设有与第二过滤 孔相通的出水孔。 其中,所述上过滤网上设有上连接板,所述下过滤网上设有下连接板,所述上连接 板与下连接板固定连接,且所述上连接板和下连接板均固定在主体上盖内侧。 其中,所述进水孔和出水孔上均固定有分散水流方向的分隔挡体。 其中,所述分隔挡体的上下两端上均开设有水流孔,且所述分隔挡体的外围上纵 向分隔有多个水流孔。 其中,所述主体上盖和主体下盖均由ABS制成,所述上过滤网和下过滤网均由不 锈钢制成。 其中,所述能量石呈球形状。 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带有能量石的泡 水处理装置,将上过滤网、下过滤网和能量石结合,能量石容纳在球状容纳腔内,不仅达到 了结构紧凑体积小的效果,而且能量石的使用,使得过滤后的水具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微 量元素,提升了用户用水的品质;同时,将上过滤网和下过滤网设计成球状体的,而且均在 球状体上设计过滤孔,使得处理的水经过多道流向,使处理后的水更具有活性,大量增加了 水中氧的溶解量,促进了用水健康。本技术具有结构紧凑、体积小、安装方便及适用范 围广等特点。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toon] 图1为本技术的带有能量石的泡水处理装置的爆炸图; 图2为图1组装后的结构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如下: 10、主体上盖 11、主体下盖 12、连接环 13、上过滤网 14、下过滤网 15、能量石 16、分隔挡体 131、上半球体 141、下半球体 132、上连接板 142、下连接板 161、水流孔 1311、第一过滤孔 1411、第二过滤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表述本技术,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地描述。 请参阅图1-2,本技术的带有能量石的泡水处理装置,包括主体上盖10、主体 下盖11、连接环12、上过滤网13、下过滤网14和能量石15 ;主体上盖10和主体下盖11分 别与连接环12固定连接后围合成一腔体,上过滤网13和下过滤网14均容纳在该腔体内, 且上过滤网13上设有向上凸起的上半球体131,下过滤网14上设有向下凸起的下半球体 141,上过滤网13与下过滤网14固定连接后上半球体131与下半球体141围合成一容纳能 量石15的球状容纳腔;上半球体131的外围上均匀开设有多个第一过滤孔1311,主体上盖 10上设有与第一过滤孔1311相通的进水孔,下半球体141的外围上均匀开设有多个第二过 滤孔1411,主体下盖11上设有与第二过滤孔1411相通的出水孔。 能量石可以持续的向水中释放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可以促进血液循环, 预防精神疲劳,保持宁心安神,恢复身体平衡及力气,并提升灵活性,强化人体的生物能量 场。 相较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技术提供的带有能量石的泡水处理装置,将上过 滤网13、下过滤网14和能量石15结合,能量石15容纳在球状容纳腔内,不仅达到了结构 紧凑体积小的效果,而且能量石15的使用,使得过滤后的水具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 素,提升了用户用水的品质;同时,将上过滤网13和下过滤网14设计成球状体的,而且均在 球状体上设计过滤孔,使得处理的水经过多道流向,使处理后的水更具有活性,大量增加了 水中氧的溶解量,促进了用水健康。本技术具有结构紧凑、体积小、安装方便及适用范 围广等特点。 在本实施例中,上过滤网13上设有上连接板132,下过滤网14上设有下连接板 142,上连接板132与下连接板142固定连接,且上连接板132和下连接板142均固定在主 体上盖10内侧。通过上连接板132与下连接板142实现上过滤网13、下过滤网14和主体 上盖10三者之间的固定。当然,本案中并不局限于该固定方式,还可以是采用其他固定方 式,只要是能实现上述三者之间固定的实施方式,均属于对本案的简单变形或变换,落入本 案的保护范围内、 在本实施例中,进水孔和出水孔上均固定有分散水流方向的分隔挡体16。分隔挡 体16的上下两端上均开设有水流孔161,且分隔挡体16的外围上纵向分隔有多个水流孔 161。通过分隔挡体16实现进水孔和出水孔上水流的多方向流动,且球状体上过滤孔的设 计,使得流入容纳腔内的水和流出下过滤网14的水均呈花洒状。上述两种水流多向设计的 方式,使得水流具有一定的冲击力和面积,不仅大量增加氧的溶解量,而且多次流向振动, 使水更具有活性。 在本实施例中,主体上盖10和主体下盖11均由由ABS制成,上过滤网13和下过滤 网14均由不锈钢制成;ABS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是由丙烯腈,丁二烯和苯乙 烯组成的三兀共聚物,英文名称为Acrylonitrilr-butadiene-styenecolymer,简称ABS, 当然,不局限于主体上盖10和主体下盖11的材质。如果是对上述主体上盖10和主体下盖 11的制成材质的改变,均落入本案的保护范围内。 在本实施例中,能量石15呈球形状,当然还可以是椭圆状、方体状或其他规则或 不规则的形状。 本技术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有能量石的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上盖、主体下盖、连接环、上过滤网、下过滤网和能量石;所述主体上盖和主体下盖分别与连接环固定连接后围合成一腔体,所述上过滤网和下过滤网均容纳在该腔体内,且所述上过滤网上设有向上凸起的上半球体,所述下过滤网上设有向下凸起的下半球体,所述上过滤网与下过滤网固定连接后上半球体与下半球体围合成一容纳能量石的球状容纳腔;所述上半球体的外围上均匀开设有多个第一过滤孔,所述主体上盖上设有与第一过滤孔相通的进水孔,所述下半球体的外围上均匀开设有多个第二过滤孔,所述主体下盖上设有与第二过滤孔相通的出水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岳昇
申请(专利权)人:杨岳昇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