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层结构ITO电极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0548932 阅读:2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0-17 10:0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双层结构ITO电极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的制备方法,包括制绒、热扩散制p-n结、去磷硅玻璃、制备ITO电极、背面印刷Al背场和Ag电极、正面印刷Ag主栅线。通过磁控溅射制备双层结构ITO电极,在沉积ITO复合导电薄膜和ITO薄膜并退火结束后,在硅片背面印刷Al背场和Ag电极,在硅片正面ITO薄膜上仅印刷Ag主栅线而无需印刷Ag副栅线。ITO电极透光率和电导率高且钝化效果好,串联电阻小,电池转换效率可提高0.1%~0.2%;减少了Ag浆料的用量,降低了电池的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双层结构ITO电极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的制备方法,包括制绒、热扩散制p-n结、去磷硅玻璃、制备ITO电极、背面印刷Al背场和Ag电极、正面印刷Ag主栅线。通过磁控溅射制备双层结构ITO电极,在沉积ITO复合导电薄膜和ITO薄膜并退火结束后,在硅片背面印刷Al背场和Ag电极,在硅片正面ITO薄膜上仅印刷Ag主栅线而无需印刷Ag副栅线。ITO电极透光率和电导率高且钝化效果好,串联电阻小,电池转换效率可提高0.1%~0.2%;减少了Ag浆料的用量,降低了电池的生产成本。【专利说明】-种双层结构丨το电极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太阳能应用
,特别是涉及一种双层结构Ι--电极晶体硅太阳 能电池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电极制作是太阳能电池生产的最后一道工序,它承担着收集硅片中的载流子并将 其输送至外部电路的责任,是太阳能电池制程中的关键环节之一。目前,电极的制造主要通 过丝网印刷金属浆料,在硅片正面形成Ag电极,在硅片背面形成Ag背电极和A1背场。由 于Ag为贵金属,其大约占非硅成本的30%,使得太阳能电池的成本居高不下;此外,由于正 面Ag栅线的遮光作用,降低了到达太阳能电池发射极的光子数量,降低了太阳能电池的电 流密度,而减少遮光面积需要降低Ag栅线宽度,这对金属浆料性能和网版质量提出了更高 的要求;正电极为栅指状分布,使得电池发射极的横向电阻大,引起太阳能电池的串联电阻 增大,电池的转换效率难以提高。因此,贵金属电极的这些缺点制约了太阳能电池的飞速发 展。 ΙΤ0具有高电导率、高透过率、优异的耐磨损性、机械强度和化学稳定性,是目前 Ag电极最有潜力的替换材料,具体表现为:可以全部或者部分取代太阳能电池正面的Ag电 极,降低太阳能电池制备成本;ΙΤ0薄膜透明,其光透过率可达90%以上,可利用的太阳光子 数量增多,太阳能电池的电流密度增大;ΙΤ0薄膜电阻率低,由于其在硅片表面均匀分布, 使得太阳能电池的横向电阻低,大大降低了太阳能电池的串联电阻。 目前用于晶硅电池的正面电极方案如图1所示,其优缺点分别如下:将ΙΤ0直接沉 积于发射结上,这种方法很简单,电池的制造成本低,但由于ΙΤ0薄膜本身无钝化效果,硅 片表面的复合速度快,使得电极收集的电流减少,转换效率下降;而且ΙΤ0薄膜无退火或者 退火工艺不合适,ΙΤ0薄膜的电阻率偏高,在正面ΙΤ0薄膜上需要印刷Ag电极,即需要印刷 主栅和部分的副栅线,Ag的耗量降低量有限。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双层结构ΙΤ0电极晶体硅太阳 能电池的制备方法,ΙΤ0电极透光率和电导率高且钝化效果好,串联电阻小,电池转换效率 可提高0. 19Γ0. 2% ;而且工艺简单,正面不印刷Ag副栅线,大大节约Ag浆料的用量,降低了 生产成本。 本专利技术解决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层结构ΙΤ0电极晶体硅太阳能 电池的制备方法,包括制绒、热扩散制p-n结、去磷硅玻璃、制备ΙΤ0电极、背面印刷A1背场 和Ag电极、正面印刷Ag主栅线,所述的制备ΙΤ0电极在磁控溅射设备中进行,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制备ΙΤ0电极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⑴将去磷硅玻璃的硅片置于阳极,将ΙΤ0陶瓷靶以及二氧化硅靶和/或氮化硅靶置于 阴极,通入Ar和H2混合气体,启动射频电源,开始磁控溅射,在N+层上沉积一层ΙΤ0复合 导电薄膜,根据溅射功率大小控制ITO复合导电薄膜中ITO :二氧化硅:氮化硅的摩尔比 为1 : 0.01?0.3 : 0.01?0.3,或者ΙΤ0 :二氧化硅或氮化硅的摩尔比为1 : 0.01?0.3, 并使ΙΤ0复合导电薄膜的厚度为l(T30nm,光透过率为859Γ90%,折射率为1. 7?1. 9,电阻率 5Χ10^1Χ10_3Ω. cm ; ⑵将磁控溅射腔中的气体抽走,继续通入Ar和H2混合气体,并将ITO陶瓷靶材以 外的溅射靶材屏蔽,再次开始磁控溅射,在IT0复合导电薄膜上沉积一层纯的IT0薄 膜,控制IT0薄膜厚度为3(T80nm,光透过率为92%以上,折射率为1. 8?1. 9,电阻率为 1Χ10^3Χ10_4Ω. cm ; ⑶在磁控溅射工艺过程中,硅片的温度控制在25(T400°C,使得ITO复合导电薄膜 和IT0薄膜沉积过程中一边沉积一边退火;在IT0薄膜沉积结束后,将硅片的温度提高 5(Tl50°C,抽走磁控溅射腔体中气体,然后充入H 2,继续退火2~20min。 本专利技术通过磁控溅射制备双层结构ITO电极,在沉积ITO复合导电薄膜和ITO薄 膜并退火结束后,在硅片背面印刷A1背场和Ag电极,在硅片正面ΙΤ0薄膜上仅印刷Ag主 栅线而无需印刷Ag副栅线。 在本专利技术中,磁控溅射设备的阴极上设置多个独立的溅射靶材放置区,不同的靶 材分别放置,每个靶材对应的电源不同,其功率可以调节,功率越大,溅射出来的组分越多, 这个组分在复合薄膜中的比例越高。将ΙΤ0陶瓷靶-二氧化硅靶、ΙΤ0陶瓷靶-氮化硅靶 或ΙΤ0陶瓷靶-二氧化硅靶-氮化硅靶组合进行溅射,就能获得相应的ΙΤ0复合导电薄膜。 本专利技术设计双层结构ΙΤ0电极,在磁控溅射设备中先后沉积ΙΤ0复合导电薄膜和 ΙΤ0薄膜,并且双层结构即ΙΤ0复合导电薄膜和ΙΤ0薄膜的制备与退火在磁控溅射设备中一 次性完成,工艺简单;ΙΤ0电极透光率和电导率高且钝化效果好,串联电阻小,电池转换效 率可提高0. 1%~〇. 2% ;在硅片正面ΙΤ0薄膜上仅印刷Ag主栅线而不必印刷Ag副栅线,大大 减少了 Ag浆料的用量,降低了电池的生产成本。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现有技术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结构示意图,正面Ι--薄膜层上印刷有Ag主栅线 和Ag副栅线。其中:1_背面Ag电极、2-A1背场、3-P型Si基片、4-N+层、5- ΙΤ0薄膜层、 6_正面Ag电极(包括主栅线和副栅线)。 图2本专利技术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结构示意图。其中,1-背面Ag电极、2-A1背场、3-P 型Si基片、4-N+层、7-IT0复合导电薄膜、8- ΙΤ0薄膜层、9-正面Ag主栅线。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双层结构ΙΤ0电极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 :湿法制绒; 步骤2 :热扩散制p-n结; 步骤3 :去磷娃玻璃,并干燥; 步骤4 :在磁控溅射设备中制备ΙΤ0电极,磁控溅射设备的阴极上设置3个独立的溅射 靶材放置区,以分别放置不同的靶材并使每个靶材对应不同的溅射功率和电源;制备过程 如下: ⑴将去磷硅玻璃的硅片置于阳极,将ITO陶瓷靶和二氧化硅靶放入溅射靶材放置区, 通入Ar和Η2混合气体,启动射频电源,开始磁控溅射,在Ν+层上沉积一层ΙΤ0复合导电薄 膜,根据溅射功率大小控制ΙΤ0复合导电薄膜中ΙΤ0 :二氧化硅的摩尔比为1 : O.OfO. 3, 并使ITO复合导电薄膜的厚度为l(T30nm,光透过率为859Γ90%,折射率为1. 7?1. 9,电阻率 5Χ10^1Χ10_3Ω. cm ; ⑵将磁控溅射腔中的气体抽走,继续通入Ar和H2混合气体,并将二氧化硅溅射靶材屏 蔽,再次开始磁控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层结构ITO电极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的制备方法,包括制绒、热扩散制p‑n结、去磷硅玻璃、制备ITO电极、背面印刷Al背场和Ag电极、正面印刷Ag主栅线,所述的制备ITO电极在磁控溅射设备中进行,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制备ITO电极按照以下步骤进行:⑴将去磷硅玻璃的硅片置于阳极,将ITO陶瓷靶以及二氧化硅靶和/或氮化硅靶置于阴极,通入Ar和H2混合气体,启动射频电源,开始磁控溅射,在N+层上沉积一层ITO复合导电薄膜,根据溅射功率大小控制ITO复合导电薄膜中ITO∶二氧化硅∶氮化硅的摩尔比为1∶0.01~0.3∶0.01~0.3,或者ITO∶二氧化硅或氮化硅的摩尔比为1∶0.01~0.3,并使ITO复合导电薄膜的厚度为10~30nm,光透过率为85%~90%,折射率为1.7~1.9,电阻率5×10‑4~1×10‑3Ω.cm;⑵将磁控溅射腔中的气体抽走,继续通入Ar和H2混合气体,并将ITO陶瓷靶材以外的溅射靶材屏蔽,再次开始磁控溅射,在ITO复合导电薄膜上沉积一层纯的ITO薄膜,控制ITO薄膜厚度为30~80nm,光透过率为92%以上,折射率为1.8~1.9,电阻率为1×10‑5~3×10‑4Ω.cm;⑶在磁控溅射工艺过程中,硅片的温度控制在250~400℃,使得ITO复合导电薄膜和ITO薄膜沉积过程中一边沉积一边退火;在ITO薄膜沉积结束后,将硅片的温度提高50~150℃,抽走磁控溅射腔体中气体,然后充入H2,继续退火2~20min。...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强金浩蒋方丹陈康平郭俊华姚军晔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晶科能源有限公司晶科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