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频信号移相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546991 阅读:1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0-15 20:3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射频信号移相电路,包括:第一电桥、第一信号反射电路、第二信号反射电路,第二电桥、第三信号反射电路,第四信号反射电路,控制电压模块;第一电桥的直通端、耦合端分别连接第一信号反射电路、第二信号反射电路;第二电桥的直通端、耦合端分别连接第三信号反射电路、第四信号反射电路;第一电桥的输出端与第二电桥的输入端连接;控制电压模块输出可连续调整的控制电压V1控制第一信号反射电路、第二信号反射电路的反射系数,同时输出控制电压V2控制第三信号反射电路、第四信号反射电路的反射系数。上述射频信号移相电路,可以在高频高带宽条件下对输入的射频信号连续调相,控制灵活、插入损耗低、带内波动小、实用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射频信号移相电路
本专利技术涉及射频信号技术,特别是涉及一种射频信号移相电路。
技术介绍
移相电路作为一种常见的信号相位控制电路,在移动通信、相控阵雷达、仪器仪表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随着星载、移动通信等技术的发展,对移相电路的体积、重量以及性能都有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一些开关式、加载式、反射式、放大器型以及MEMS(微机电系统,Micro-Electro-MechanicalSystems)粠移相电路都得到开发与发展,这些电路通过使用电抗性元件或者半导体材料,在不同的性能需求、应用场景方面有着各自的优势。目前,较为常见的移相电路为模拟反射式移相电路,这种电路主要是通过反射电路来实现移相,通过改变反射电路的反射系数来获得相位变化,但在高频高带宽条件下,这种结构的移相电路插入损耗高、波动大、难以有效调控相位的变化、相位可调范围小。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插入损耗低、带内波动小,相位连续可调性更好的射频信号移相电路。一种射频信号移相电路,包括:第一电桥、第一信号反射电路、第二信号反射电路,第二电桥、第三信号反射电路,第四信号反射电路,控制电压模块;所述第一电桥的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射频信号移相电路

【技术保护点】
一种射频信号移相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电桥、第一信号反射电路、第二信号反射电路,第二电桥、第三信号反射电路,第四信号反射电路,控制电压模块;所述第一电桥的直通端、耦合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信号反射电路、第二信号反射电路;所述第二电桥的直通端、耦合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三信号反射电路、第四信号反射电路;所述第一电桥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电桥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电桥的输入端为射频信号移相电路的输入端,所述第二电桥的输出端为射频信号移相电路的输出端;所述控制电压模块的第一输出端输出可连续调整的控制电压V1控制所述第一信号反射电路、第二信号反射电路的反射系数,第二输出端输出控制电压V2控制所述第三信号反射电...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射频信号移相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电桥、第一信号反射电路、第二信号反射电路,第二电桥、第三信号反射电路,第四信号反射电路,控制电压模块;所述第一电桥和第二电桥为3dB90°电桥;所述第一电桥的直通端、耦合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信号反射电路、第二信号反射电路;所述第二电桥的直通端、耦合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三信号反射电路、第四信号反射电路;所述第一电桥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电桥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电桥的输入端为射频信号移相电路的输入端,所述第二电桥的输出端为射频信号移相电路的输出端;所述第一信号反射电路包括:电容C1、C3,两个负极反向串联的变容二极管D1、D2,电感L1;其中,电容C1连接在变容二极管D1的正极与第一电桥的直通端之间,变容二极管D1的正极通过所述电容C3、电感L1接地,变容二极管D2的正极接地;所述第二信号反射电路包括:电容C2、C4,两个负极反向串联的变容二极管D3、D4,电感L2;其中,电容C2连接在变容二极管D3的正极与第一电桥的耦合端之间,变容二极管D3的正极通过所述电容C4、电感L2接地,变容二极管D4的正极接地;所述变容二极管D1、D2、D3、D4的负极连接所述控制电压模块的第一输出端;所述第三信号反射电路包括:电容C6、电阻R3、PIN二极管D5、电感L3、电容C8;其中,所述电容C6连接在PIN二极管D5的正极与第二电桥的直通端之间,PIN二极管D5的正极通过电阻R3接地,电感L3的第一端连接PIN二极管D5的正极、第二端通过电容C8与PIN二极管D5的负极连接,PIN二极管D5的负极接地;所述第四信号反射电路包括:电容C7、电阻R4、PIN二极管D6、电感L4、电容C9;其中,所述电容C7连接在PIN二极管D6的正极与第二电桥的耦合端之间,PIN二极管D6的正极通过电阻R4接地,电感L4的第一端连接PIN二极管D6的正极、第二端通过电容C9与PIN二极管D6的负极连接,PIN二极管D6的负极接地;电感L3、L4的第二端连接所述控制电压模块的第二输出端;所述控制电压模块的第一输出端输出可连续调整的控制电压V1控制所述第一信号反射电路、第二信号反射电路的反射系数,第二输出端输出控制电压V2控制所述第三信号反射电路、第四信号反射电路的反射系数;在第一电桥、第二电桥中,P1、P5端口分别为输入端,P4、P8端口为直通端,P3、P7端口为耦合端,P2、P6端口为隔离端,P2、P6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世朝谢斌刘海涛李合理李洋洋李钢钟伟东
申请(专利权)人: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