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一种自驱动智能全动空气舵,包括驱动机构与连接机构。其中,驱动机构采用X型驱动机构,通过两个智能材料作动器输出端伸长或缩短L,使驱动机构的输出端产生比L大许多倍的输出位移。驱动机构通过连接机构安装在空气舵内;主轴安装在空气舵内;驱动力臂固定安装于主轴上;舵面加强筋固定安装在空气舵内;驱动机构的固定端、远轴端分别通过柔性铰链安装在驱动力臂与舵面加强筋上。当驱动机构输出端运动时,会拖动舵面加强筋,进而带动舵面绕主轴转动。本技术的优点为:可解决传统复合式舵面操纵机构所遇到机构之间互相影响、干涉的问题,从而改善飞行器的操纵性和稳定性;且具有响应快、精度高、重量轻、体积小等优点。【专利说明】
本技术涉及一种智能材料驱动的全动空气舵,可用于导弹及高超飞行器的飞 行姿态、轨道控制。 自驱动智能全动空气舵
技术介绍
全动舵是指一种置在飞行器外部,由舵机带动作整体偏转运动的舵面,产生对飞 行器的控制力和力矩。全动空气舵的引入可改善飞行器控制的稳定性,但同时使得飞行器 重量增大,故一般局限于低空飞行的战术近程导弹上使用。 传统的操纵机构 ...
【技术保护点】
自驱动智能全动空气舵,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机构以及连接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内框架、外框架、作动器A、作动器B、柔性转接推杆A、柔性转接推杆B、框架间柔性铰链、柔性转接头B和柔性转接头A;其中,内框架与外框架均包括左侧板、右侧板以及顶端的连接块三个部分;内框架与外框架中,左侧板与右侧板底端间分别与框架间柔性铰链左端与右端相连;上述结构中,需使内框架中左侧板与右侧板均位于外框架中左侧板与右侧板间,且分别与外框架中左侧板与右侧板间存在间隙;所述作动器A与作动器B使用智能材料作动器;作动器A与作动器B均位于内框架中左侧板和右侧板间;作动器A的固定端端部通过柔性转接头A与外框架顶端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浩然,李琳,李超,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