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缸式手提胀管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544362 阅读: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0-15 18:5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包括胀管油缸和夹头装置,所述胀管油缸内设置有活塞杆,所述活塞杆的一端穿出所述胀管油缸,所述夹头装置包括套筒,所述套筒的一端与所述胀管油缸固定连接,所述套筒的另外一端的端部为分瓣式夹头,所述套筒内部设置有胀头,所述胀头通过连接体设置在所述胀杆伸出所述胀管油缸的一端的端部上,所述胀头与所述连接体一体成型,所述套筒外壁上设置有滑套,所述套筒上还设置有推动所述滑套向分瓣式夹头方向推动的滑套推动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油缸式手提胀管器,体积小、结构简单、便于携带、胀管长度控制精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包括胀管油缸和夹头装置,所述胀管油缸内设置有活塞杆,所述活塞杆的一端穿出所述胀管油缸,所述夹头装置包括套筒,所述套筒的一端与所述胀管油缸固定连接,所述套筒的另外一端的端部为分瓣式夹头,所述套筒内部设置有胀头,所述胀头通过连接体设置在所述胀杆伸出所述胀管油缸的一端的端部上,所述胀头与所述连接体一体成型,所述套筒外壁上设置有滑套,所述套筒上还设置有推动所述滑套向分瓣式夹头方向推动的滑套推动装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油缸式手提胀管器,体积小、结构简单、便于携带、胀管长度控制精确。【专利说明】油缸式手提胀管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胀管器,尤其涉及一种油缸式手提胀管器。
技术介绍
在管片式换热器生产中,换热管需要与套在其外表的翅片紧密接触在一起,以获 得良好的换热效果。胀管的作用是将管道的外径扩大,使管道和外部的散热翅片紧密连接, 提高散热效率。 传统的胀管设置多采用通电驱动夹头向内收缩或者向外扩张,再配合油缸活塞传 动胀杆或者其它传动方式,普遍设备体积大、重量大、不适宜频繁移动或携带胀管设备去某 些场合(例如物业工作人员携带胀管设备去住户家维修或安装相关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体积小、携带方便的油缸 式手提胀管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油缸式手提胀管器,包括胀管油缸和夹头装置, 所述胀管油缸内设置有活塞杆,所述活塞杆的一端穿出所述胀管油缸,所述夹头装置包括 套筒,所述套筒的一端与所述胀管油缸固定连接,所述套筒的另外一端的端部为分瓣式夹 头,所述套筒内部设置有胀头,所述胀头通过连接体设置在所述胀杆伸出所述胀管油缸的 一端的端部上,所述胀头与所述连接体一体成型,所述套筒外壁上设置有滑套,所述套筒上 还设置有推动所述滑套向分瓣式夹头方向推动的滑套推动装置。 优选地,所述滑套表面上设置有台阶面,所述滑套推动装置包括推块,所述推块设 置所述台阶面处,所述推块距离所述分瓣式夹头的距离大于所述台阶面距离所述分瓣式夹 头的距离,所述推块上铰接有推动手柄。 优选地,所述滑套推动装置还包括滑轨和轴承,所述推块与所述轴承一体成型,所 述滑轨的一端设置在所述胀管油缸上,所述滑轨设置位置与所述套筒设置位置相互平行, 所述轴承与所述滑轨滑动配合。 优选地,所述滑轨的另外一端设置有挡块,当所述轴承滑动到所述挡块处时,所述 滑套靠近所述分瓣式夹头一端的端部套在所述分瓣式夹头上。 优选地,所述推块为两个,两个所述推块位于同一轴线上,两个所述推块均对应设 置有滑轨和轴承。 优选地,所述推块与所述台阶面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胀管油缸的外壁上靠近所述夹头的一端设置有至少一个推柄,所述 推柄垂直于所述胀管油缸设置。 优选地,所述推柄为两个,两个所述推柄位于同一轴线上。 优选地,所述胀管油缸的外壁上设置还有吊环螺钉,所述吊环螺钉的设置位置分 别与两个所述推柄的设置位置相互垂直。 优选地,所述吊环螺钉为两个,两个所述吊环螺钉分别设置在所述胀管油缸的两 端。 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油缸式手提胀管器,体积小、结构简单、便于携带、胀管长度控制精 确。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为本专利技术油缸式手提胀管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专利技术油缸式手提胀管器的夹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专利技术油缸式手提胀管器的P向视图。 图中:1-胀管油缸、2-夹头装置、3-活塞杆、4-套筒、5-胀头、6-滑套、7-推块、 8-滑轨、9_挡块、10-推柄、11-吊环螺钉、601-台阶面、701-手柄、702-轴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 请参考图1和图2,图1为本专利技术油缸式手提胀管器的结构示意图1,图2为本发 明油缸式手提胀管器的夹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油缸1式手提胀管器,包括胀管油缸1和夹头装置2,所述胀管油缸1内设置有活 塞杆3,所述活塞杆3的一端穿出所述胀管油缸1,所述夹头装置2包括套筒4,所述套筒4 的一端与所述胀管油缸1固定连接,所述套筒4的另外一端的端部为分瓣式夹头,所述套筒 4内部设置有胀头5,所述胀头5通过连接体设置在所述胀杆伸出所述胀管油缸1的一端的 端部上,所述胀头5与所述连接体一体成型,所述套筒4外壁上设置有滑套6,所述套筒4上 还设置有推动所述滑套6向分瓣式夹头方向推动的滑套6推动装置。通过滑套6推动装置 推动滑套6收紧分瓣式夹头,间接使分瓣式夹头加紧待胀管的管件。 请参考图3,图3为本专利技术油缸1式手提胀管器的P向视图。 所述滑套6表面上设置有台阶面601,所述滑套6推动装置包括推块7,所述推块7 设置所述台阶面601处,所述推块7距离所述分瓣式夹头的距离大于所述台阶面601距离 所述分瓣式夹头的距离,所述推块7上铰接有推动手柄701。调节手柄701以适应操作者推 动推块7,通过推块7推动滑套6上的台阶面601带动滑套6运动。 所述滑套6推动装置还包括滑轨8和轴承702,所述推块7与所述轴承702 -体成 型,所述滑轨8的一端设置在所述胀管油缸1上,所述滑轨8设置位置与所述套筒4设置位 置相互平行,所述轴承702与所述滑轨8滑动配合。滑轨8的设置方向与胀杆的方向平行 是为了推块7 (推块7和轴承702为一体)在推动滑套6上推力均匀,避免手套变形导致分 瓣式夹头对管件的加持力不均匀导致胀管质量下降。 所述滑轨8的另外一端设置有挡块9,当所述轴承702滑动到所述挡块9处时,所 述滑套6靠近所述分瓣式夹头一端的端部套在所述分瓣式夹头上。通过挡块9控制推块7 的行程。 所述推块7为两个,两个所述推块7位于同一轴线上,两个所述推块7均对应设置 有滑轨8和轴承702。用两个推块7保证推动台阶面601的推力均匀,避免滑套6在推动中 变形。 所述推块7与所述台阶面601固定连接。推块7和台阶面601之间用螺钉固定连 接,在胀管完毕后,回推推动手柄701带动滑套6回到原始位置以便再此进行胀管。 所述胀管油缸1的外壁上靠近所述夹头的一端设置有至少一个推柄10,所述推柄 10垂直于所述胀管油缸1设置。设置推柄10是为了方便操作人员通过握住推柄10将胀杆 顶在待胀管管件的管口处,然后进行胀管。 所述推柄10为两个,两个所述推柄10位于同一轴线上。设置两个推柄10是为了 方便操作人员提拉推动设备。 所述胀管油缸1的外壁上设置还有吊环螺钉11,所述吊环螺钉11的设置位置分别 与两个所述推柄10的设置位置相互垂直。平时不用设备时,可将设备通过吊环螺钉11挂 在墙壁横杆上,减少油缸1的进尘量。 所述吊环螺钉11为两个,两个所述吊环螺钉11分别设置在所述胀管油缸1的两 端。使设备能平稳的放置横杆上。 使用时,首先将待胀管的管件插入到套筒4中(若管件不方便移动时,可双手握住 手柄701将套筒4套在管件上),按下推块7上的推动手柄701 (手柄701垂直于套管长度 方向可自由扳动,根据需要调整推动手柄701的角度以方便工作人员推动手柄701),通过 对手柄701施加力,间接推动滑套6上的台阶面601,带动滑套6向分瓣式夹头方向移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油缸式手提胀管器,包括胀管油缸和夹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胀管油缸内设置有活塞杆,所述活塞杆的一端穿出所述胀管油缸,所述夹头装置包括套筒,所述套筒的一端与所述胀管油缸固定连接,所述套筒的另外一端的端部为分瓣式夹头,所述套筒内部设置有胀头,所述胀头通过连接体设置在所述胀杆伸出所述胀管油缸的一端的端部上,所述胀头与所述连接体一体成型,所述套筒外壁上设置有滑套,所述套筒上还设置有推动所述滑套向分瓣式夹头方向推动的滑套推动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丹马林林胡微微
申请(专利权)人:中江机电科技江苏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