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于牛肝菌的复合香料的制备方法及其给烟草增香的用途技术

技术编号:10544000 阅读:1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0-15 18:42
本发明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源于牛肝菌的复合香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取牛肝菌子实体,依次经过干燥、粉碎、超声辅助下水浸提,得到浸膏,然后使该浸膏与糖类物质发生美拉德反应,得到所述复合香料。将该复合香料添加于烟草制品,可以赋予其特殊香韵,使烟香明显增加,增加甜润感和细腻性,明显改善其感官品质;此外,其可显著降低传统卷烟和新型卷烟(加热而非燃烧型卷烟)烟气中烟草特有N-亚硝胺的释放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源于牛肝菌的复合香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取牛肝菌子实体,依次经过干燥、粉碎、超声辅助下水浸提,得到浸膏,然后使该浸膏与糖类物质发生美拉德反应,得到所述复合香料。将该复合香料添加于烟草制品,可以赋予其特殊香韵,使烟香明显增加,增加甜润感和细腻性,明显改善其感官品质;此外,其可显著降低传统卷烟和新型卷烟(加热而非燃烧型卷烟)烟气中烟草特有N-亚硝胺的释放量。【专利说明】
本专利技术属于烟草香料领域。
技术介绍
随着对卷烟消费者健康的日益关注,以及控烟浪潮在全球的兴起,卷烟降焦成为 全世界烟草行业的共识;同时,随着卷烟工业技术不断创新,全球市场上卷烟产品的焦油量 六十年以来逐步降低,在我国,中式低焦油卷烟产品的研发和生产销售已经成为我国烟草 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不过,在卷烟焦油量降低的同时,卷烟的香气量、浓度大大降低,直 接影响卷烟的吸食舒适度和生理满足感。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我国卷烟的生产和消费以烤 烟为主,烤烟种植面积和总产量都位居世界首位;而烤烟型卷烟含糖量高,具有很高的糖氮 t匕,游离烟碱比例偏低,烟气柔和,因此,中式低焦油卷烟的降焦难度更大,烤烟的香味不足 问题尤其突出。某种程度上,香味补偿已经成为中式低焦油卷烟制品发展的一个技术瓶颈。 同时,传统卷烟(或曰传统点燃型卷烟)作为烟草消费的主流产品形式,已有100 多年的历史。随着人们生活方式和消费观念的转变、科学技术的快速进步和商品升级换代 速度的不断加快,烟草消费者的需求和关注点不断变化,同时受到烟草控制、社会舆论等因 素的影响,传统卷烟的发展受到越来越多的制约,新型卷烟的出现已经成为必然。自上世纪 80年代以来,国际烟草公司就已开始新型卷烟的研发,近年来产品研发力度不断加大,所述 新型卷烟制品包括电加热型卷烟、电子烟、无烟烟草制品例如嚼烟、鼻烟等等。然而,与传统 卷烟相比,目前国内外已经出现在市场上的新型卷烟制品依然存在较大的差距。其中,最显 著的不足在于新型卷烟制品的吃味比较糟糕,比传统的超低焦油卷烟更让人不可接受。因 此,改善新型卷烟制品的吃味是新型卷烟制品科技创新和研究的主要方向之一。 烟草特有的N-亚硝胺是一种加热或燃烧烟草制品时产生的烟气中所含有的亚硝 胺类物质,其主要有四种形式:N-亚硝基降烟碱(NNN),N-亚硝基新烟碱(NAT),N-亚硝基 假木贼碱(NAB),4-(甲基亚硝氨基)-1- (3-吡啶基)-1 丁酮(NNK)。均具有毒性和致癌性, 因此,国内外卷烟企业都想方设法要降低烟草制品中该烟草特有的亚硝胺类物质的含量。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改进烟草制品的吃味而研究了一种独特的基于牛肝菌的 复合香料,其能明显改善烟草制品的香味特性。此外,专利技术人还意外地发现,该复合香料还 能有效地降低烟草特有的N-亚硝胺类物质的含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源于牛肝菌的复合香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取牛肝菌 子实体,经干燥、粉碎后,在超声辅助下用水浸提,得到浸膏,然后使该浸膏与糖类物质发生 美拉德反应,得到所述复合香料。 任选地,上述步骤中得到的复合香料还可以进一步经过浓缩或干燥,以便于保存。 其中所述牛肝菌选自牛肝菌科和松塔牛肝菌科中的可食用牛肝菌。牛肝菌是牛 肝菌科(Boletaceae)和松塔牛肝菌科(Strobilomycetaceae)等真菌的统称,其中除少 数品种有毒或味苦不能食用外,大部分均可食用。牛肝菌因肉质肥厚,极似牛肝而得名,是 名贵稀有的野生食用菌,为"四大菌王"之一,主要有白牛肝菌(Boletus edulis)、黄牛肝 菌(Boletus Luridus)、黑牛肝菌(Boletus aereus)几种。代表性的白牛肝菌隶属牛肝 菌科,又名美味牛肝菌,是优良野生食用菌,是云南省最重要的经济食用菌之一,研究表明, 白牛肝菌含有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每100g干品中蛋白质含量高达27. 8g,碳水化合物 53. 3g。黄牛肝菌和黑牛肝菌也具有同样丰富的蛋白质含量。 其中所述的干燥和粉碎步骤可以采用任何常规的干燥和粉碎技术。 其中在超声辅助下用水浸提的步骤中,水:牛肝菌干粉=1?5:1 (w/w),维持水温 40°C?80°C,超声提取时间为0. 5?4h ;超声波发生器按照所提取牛肝菌样品的不同重量, 功率介于:120W?6000W。该步骤得到半固体半流体状的浸膏。 然后使所述浸膏与糖类物质发生美拉德反应。美拉德反应又称为"非酶棕色化反 应",是广泛存在于食品工业的一种非酶褐变,是羰基化合物(例如糖类物质,其是多羟基 醛或多羟基酮,均具有羰基)和氨基化合物(氨基酸和蛋白质)经过复杂的历程最终生成 棕色甚至是黑色的大分子物质类黑精或称拟黑素,所以又称羰氨反应。在所述美拉德反应 步骤中,将所述浸膏与所述糖类物质按照10?15 :1?2的重量比溶于水中,制成美拉德 反应液,所述糖类物质为还原性五碳糖或六碳糖的一种或多种,美拉德反应的温度控制在 80°C?110°C,在搅拌下反应2h?5h。其中所述糖可以选自核糖、阿拉伯糖、木糖、半乳糖、 甘露糖中的一种或多种。当然,也可以选自其它糖类。该美拉德反应得到的产物在组成上 很复杂,其包含数量众多的香味成分,是具有多种香味风格香味物质的复合体,因此,将牛 肝菌浸膏经过该美拉德反应后得到的产物称为"复合香料"。 所述美拉德反应后得到的产物任选地经过滤,并浓缩、干燥后,即得本专利技术的复合 香料,其可以作为烟用香原料来使用。 因此,本专利技术还涉及所述复合香料用于给烟草制品增香的用途。在烟草制品(点 燃型卷烟、电加热卷烟、电子烟、无烟气烟草)中添加适当比例的该复合香料,可以显著改 善其感官品质。 意外地,实验中还发现,向烟草制品中添加本专利技术的复合香料之后,还能降低烟草 特有的亚硝胺含量。因此,本专利技术还涉及该复合香料用于降低传统点燃型卷烟和新型卷烟 (或曰加热而非燃烧型卷烟)的烟气中的烟草特有N-亚硝胺的释放量的用途。 本专利技术主要有以下优点:(1)采用超声辅助下的水浸提步骤,由于超声对多糖的 降解作用十分明显,从而可以有效将牛肝菌提取浸膏中的大量多糖降解为单糖,减少用于 美拉德反应的外加的糖类物质的量;(2)本专利技术反应条件温和,所要求的设备相对简单,成 本较低,易于工业化生产;(3)所述复合香料可以一定程度上降低传统卷烟和新型卷烟烟 气中的烟草特有亚硝胺(TSNA)释放量;(4)本方法不改变卷烟原有性能,不改变卷烟原有 的加工工艺,更具有实际的应用价值和意义。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无。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详述本专利技术。但它们不是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 在实施例中,选择云南某品牌卷烟作为空白烟,按GB/T5606. 1抽取实验室样品, 分别制备空白烟试样1#和2#,然后分别添加不同比例的复合香料料液,该料液由本专利技术的 以下各实施例所得的复合香料制成,评吸前按照GB/T16447调节样品水分。添加本专利技术的 复合香料前后的技术效果评定的标准及方法:按照《卷烟》GB5606. 4-2005卷烟感官质量技 术要求(表1)评价感官质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源于牛肝菌的复合香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取牛肝菌子实体,经过干燥、粉碎后,在超声辅助下用水浸提,得到浸膏,然后使该浸膏与糖类物质发生美拉德反应,得到所述复合香料。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尚善斋雷萍汤建国袁大林郑绪东陈永宽缪明明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