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设置在瓶口外部的螺纹分两次铣,第一次铣形成有较小螺纹外径的螺纹,第二次铣在第一次铣好的螺纹上再铣一次螺纹,在第二次铣的过程中,在瓶口上的纵向合缝线处所占的区域对应的圆心角45~60度处不铣,那么在每条纵向合缝线处所在区域的螺纹向内收缩形成缺口。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在每条纵向合缝线处所在区域的螺纹向内收缩形成缺口,该缺口处的螺纹外径小于缺口以外的螺纹外径,这样,与瓶口配合的瓶盖主要是与缺口以外的螺纹相配合,那么,即使由于口模模具错位而导致纵向合缝线较粗的情况,也不会划伤瓶盖;也大大降低了口模模具在生产玻璃瓶瓶口的要求,提高了口模模具的使用寿命。【专利说明】
本专利技术涉及玻璃瓶口制造
,特别涉及一种防止划伤瓶盖的螺纹口玻璃瓶 的加工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生产制造玻璃瓶瓶口 一般都是通过口模模具使玻璃瓶瓶口成形,具体地说, 一个口模分为两半,将熔制的玻璃液由口模上的两半扣合挤压成玻璃瓶口,但是在生产时 由于内部有压力使没有冷却的玻璃液挤进两个扣合在一起的口模模具缝隙当中而留下合 缝线,但是,由于在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止划伤瓶盖的螺纹口玻璃瓶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设置在瓶口外部的螺纹分两次铣,第一次铣形成有较小螺纹外径的螺纹;第二次铣在第一次铣好的螺纹上再铣一次螺纹;在第二次铣的过程中,在瓶口上的纵向合缝线处所占的区域对应的圆心角45~60度处不铣,那么在每条纵向合缝线处所在区域的螺纹向内收缩形成缺口。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建刚,
申请(专利权)人:德清才府玻璃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