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吸盘式导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539039 阅读:1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0-15 15:34
一种用于负压引流的吸盘式导管,包括导管和吸盘,导管与吸盘连接;还包括薄膜、环状双面胶、第一离型纸、第二离型纸、边框和冲洗管,吸盘包括盘体和盘帽,薄膜粘附于盘体上表面且向外周延伸,环状双面胶贴附于盘体下表面并往外延伸与薄膜形成粘合,薄膜与环状双面胶将盘体夹在当中,第一离型纸粘附于薄膜的下表面,边框环绕盘帽且贴附于薄膜的上表面的周边;第二离型纸粘附于环状双面胶的下表面;冲洗管的一端插入所述导管的内部,并向吸盘所在的一端延伸,冲洗管的另一端从导管的侧壁伸出到导管的外部。本申请提供的吸盘式导管,吸盘与薄膜粘贴牢固,密封性更好,且通过冲洗管可以向伤口注入冲洗液或药物,充分保证负压引流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一种用于负压引流的吸盘式导管,包括导管和吸盘,导管与吸盘连接;还包括薄膜、环状双面胶、第一离型纸、第二离型纸、边框和冲洗管,吸盘包括盘体和盘帽,薄膜粘附于盘体上表面且向外周延伸,环状双面胶贴附于盘体下表面并往外延伸与薄膜形成粘合,薄膜与环状双面胶将盘体夹在当中,第一离型纸粘附于薄膜的下表面,边框环绕盘帽且贴附于薄膜的上表面的周边;第二离型纸粘附于环状双面胶的下表面;冲洗管的一端插入所述导管的内部,并向吸盘所在的一端延伸,冲洗管的另一端从导管的侧壁伸出到导管的外部。本申请提供的吸盘式导管,吸盘与薄膜粘贴牢固,密封性更好,且通过冲洗管可以向伤口注入冲洗液或药物,充分保证负压引流效果。【专利说明】一种吸盘式导管
本申请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负压引流的吸盘式导管。
技术介绍
负压引流治疗技术,主要用于治疗四肢软组织创面感染,其在密封的环境中进行, 通过生物透性薄膜构成阻止细菌入侵的屏障,能有效地预防常规换药和引流导致的污染和 感染。 治疗中需要的组件主要包括填充敷料、薄膜、引流管以及负压源。目前,常采用下 面两种引流管进行引流。 1、采用带侧孔的引流管,治疗时,先清除创面坏死的组织和异物,清洗创面;再将 带侧孔的引流管插入填充敷料中,再将包裹有引流管的填充敷料填入伤口中;最后用薄膜 将伤口密封,引流管连接负压装置,通过负压的作用将伤口渗液引流出来。 2、采用吸盘式引流管,治疗时,将填充敷料填入伤口后,采用薄膜将伤口密封,在 薄膜中间剪一个小孔,然后将吸盘端口对准小孔,盘体上表面的薄膜与底层薄膜粘合形成 密封,然后采用负压引流治疗。但治疗时会出现一个弊端,吸盘容易与薄膜脱离,难以保证 伤口的密封状态,导致负压引流治疗效果丧失。另外,由于伤口处于密封的状态,伤口常常 因抽吸时间较长,伤口处会变得干燥,导致伤口老化,阻碍伤口愈合。而在负压引流过程中, 又不便于将引流管拆除,以对伤口进行清洗或湿润。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提供一种吸盘式导管,解决了在进行负压引流治疗时,薄膜与吸盘容易分 离,负压引流效果差,且无法对干燥的伤口进行清洗或湿润的问题。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吸盘式导管,包括导管和吸盘,所述导管与吸盘连接;还包括薄 膜、环状双面胶、第一离型纸、第二离型纸、边框和冲洗管,所述吸盘包括盘体和盘帽,所述 薄膜粘附于所述盘体上表面且向外周延伸,所述环状双面胶贴附于盘体下表面并往外延伸 与薄膜形成粘合,薄膜与环状双面胶将盘体夹在当中,所述第一离型纸粘附于所述薄膜的 下表面,所述第二离型纸粘附于所述环状双面胶的下表面,所述边框环绕所述盘帽且贴附 于所述薄膜的上表面的周边;所述冲洗管的一端插入所述导管的内部,并向吸盘所在的一 端延伸,冲洗管的另一端从导管的侧壁伸出到导管的外部。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冲洗管伸出到导管外部的一端的开口处设置有开口阀。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吸盘式导管还包括夹持在导管上的止液阀。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边框上设有撕口。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离型纸边沿设置有第一撕拉部。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薄膜粘附于所述盘体的上表面且向外周延伸形成粘附区,所 述边框贴附于所述粘附区上表面的外周。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盘体下表面设置有多个引流通道。 在一实施例中,环状双面胶贴附于盘体下表面并往外周延伸长度为6mm?10mm, 与薄膜形成粘合,将盘体夹在当中。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离型纸边沿设置有第二撕拉 部。 本申请提供的吸盘式导管中,通过环状双面胶,使得薄膜与吸盘粘接可靠,不易分 离,与其他部件配合使用时,密封性能好,具有较好的负压引流效果;且薄膜上表面的周边 贴附有边框,揭除薄膜下表面的第一离型纸后,薄膜在边框的作用下具有一定的挺度,薄膜 边沿不易粘连,使用方便。同时,通过冲洗管,可以向伤口处注入冲洗液,以清洗或湿润干燥 的伤口。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中吸盘式导管的顶部视图; 图2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中吸盘式导管的底部视图; 图3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吸盘式导管中环状双面胶和第二撕拉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请参考图1至图3,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吸盘式导管,包括导管101和吸盘,导管 101与吸盘连接;还包括薄膜、环状双面胶112、第一离型纸102、第二离型纸113、边框103 和冲洗管104,吸盘包括盘体105和盘帽106,薄膜粘附于盘体105上表面且向外周延伸,环 状双面胶112贴附于盘体105下表面并往外延伸与薄膜形成粘合,薄膜与环状双面胶112 将盘体105夹在当中,第一离型纸102粘附于薄膜的下表面,第二离型纸113粘附于环状双 面胶112的下表面,边框103环绕盘帽106且贴附于薄膜的上表面的周边;冲洗管104的一 端插入导管101的内部,并向吸盘所在的一端延伸,冲洗管104的另一端从导管101的侧壁 伸出到导管101的外部。 在具体实施例中,冲洗管104伸出到导管101外部的一端的开口处设置有开口阀 107,吸盘式导管还包括夹持在导管101上的止液阀108。吸盘式导管在进行负压引流时, 开口阀107关闭,止液阀108松开,当需要对伤口进行清洗或湿润时,止液阀108夹紧导管 101,开口阀107打开,从冲洗管104中注入冲洗液,例如生理盐水。当伤口出现炎症时,还 可通过冲洗管104注入药物。 边框103上设有撕口 109,撕口 109的条数可以根据具体需求设置,以便于将边框 103从薄膜表面撕离。 第一离型纸102边沿设置有第一撕拉部110,便于识别及揭除第一离型纸102。通 常,第一撕拉部110于第一离型纸102的边沿突出设置,且第一撕拉部110从覆盖在第一离 型纸102上的薄膜的边沿露出,第一撕拉部110根据需要设置两个。 薄膜粘附于盘体105的上表面且向外周延伸形成粘附区,边框103贴附于粘附区 上表面的外周。 盘体105下表面设置有多个引流通道111,以便于吸盘更好地吸收伤口渗液。 请参考图1,虚线114为盘体105的下表面与薄膜下表面之间的连接缝隙,虚线 115为环状双面胶112的外边缘。 第二离型纸113边沿设置有第二撕拉部117,以便于将第二离型纸113撕离环状双 面胶112。一般的,第二撕拉部117于第二离型纸113的边沿突出设置,且第二撕拉部117 从覆盖在第二离型纸113上的环状双面胶112的边沿露出,第二撕拉部117根据需要设置 一个或多个。 环状双面胶112覆盖在盘体105的下表面与薄膜下表面之间的连接缝隙处,能有 效地避免吸盘与薄膜脱落,并进一步提高吸盘的密封性,保证负压引流的正常进行。 具体的,边框103边沿还突出设置有手持结构117。盘帽106上设置有连接部118, 连接部118从盘帽106顶部向侧边伸出并与盘帽106成为一体,导管101通过连接部118 与吸盘连接,使吸盘与治疗仪器导通。吸盘及导管101的材质可采用PVC(聚氯乙烯)。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说的上表面是指吸盘式导管在使用时背向伤口 的一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吸盘式导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导管和吸盘,所述导管与吸盘连接;还包括薄膜、环状双面胶、第一离型纸、第二离型纸、边框和冲洗管,所述吸盘包括盘体和盘帽,所述薄膜粘附于所述盘体上表面且向外周延伸,所述环状双面胶贴附于盘体下表面并往外延伸与薄膜形成粘合,薄膜与环状双面胶将盘体夹在当中,所述第一离型纸粘附于所述薄膜的下表面,所述第二离型纸粘附于环状双面胶的下表面,所述边框环绕所述盘帽且贴附于所述薄膜的上表面的周边;所述冲洗管的一端插入所述导管的内部,并向吸盘所在的一端延伸,冲洗管的另一端从导管的侧壁伸出到导管的外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建全陶荣
申请(专利权)人:稳健实业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