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手部封闭负压引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538391 阅读:1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0-15 15: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携式手部封闭负压引流装置,包括:负压引流组件;创面敷料;以及创面封闭薄膜,其中,所述负压引流组件包含移动式负压源,至少一根引流管,以及控制所述引流管通断的管夹,所述创面敷料与手部的外形相对应,具有与所述创面直接接触的柔性吸收层,和裹设在所述柔性吸收层外围的硬质层,以及与所述引流管相连接且伸入所述柔性吸收层的引流管接口,这种便携式手部封闭负压引流装置无需将负压引流瓶连接到负压中心,从而便于患者随身携带。另外,创面敷料的创面敷料能够对手部创面进行有效地紧密覆盖,不会因患者手指或手掌的活动而造成负压失效或者漏气,从而提高VSD负压封闭引流术的疗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便携式手部封闭负压引流装置,包括:负压引流组件;创面敷料;以及创面封闭薄膜,其中,所述负压引流组件包含移动式负压源,至少一根引流管,以及控制所述引流管通断的管夹,所述创面敷料与手部的外形相对应,具有与所述创面直接接触的柔性吸收层,和裹设在所述柔性吸收层外围的硬质层,以及与所述引流管相连接且伸入所述柔性吸收层的引流管接口,这种便携式手部封闭负压引流装置无需将负压引流瓶连接到负压中心,从而便于患者随身携带。另外,创面敷料的创面敷料能够对手部创面进行有效地紧密覆盖,不会因患者手指或手掌的活动而造成负压失效或者漏气,从而提高VSD负压封闭引流术的疗效。【专利说明】便携式手部封闭负压引流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手部封闭负压引流装置。
技术介绍
负压封闭引流术(VSD)是一种处理浅表创面和用于深部引流的全新方法,能够彻 底去除腔隙或创面的分泌物和坏死组织。负压封闭引流术具有创伤小、药物直达病灶、以 及治疗时间短等优点,目前已成为处理创伤骨科和外科多种创面的标准治疗模式。 利用现有的负压封闭引流装置进行负压封闭引流术时,通常需要将引流瓶连接到 负压中心,才能保证持续有效的负压供应,这就长时间限制了患者的行动,给患者带来不适 感。另外,特别是针对手外伤的患者,由于手部具有关节较多,曲面结构复杂,以及活动频繁 的特点,常用的条形创面敷料或方形的创面敷料都无法对手部创面进行有效地紧密覆盖, 并且,患者手指或手掌的活动易造成负压失效或者漏气的问题,严重影响了负压封闭引流 术的疗效。 所以,针对现有负压封闭引流装置的上述问题,目前还缺乏一种便携式手部负压 封闭引流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携式手部封闭负压引流装 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便携式手部封闭负压引流装置,具有这样的特征,包括:负 压引流组件;创面敷料,覆盖在手部的创面位置;以及创面封闭薄膜,将创面敷料封闭在创 面位置,其中,负压引流组件包含移动式负压源,至少一根两端分别联通至移动式负压源和 创面敷料的引流管,以及控制引流管通断的管夹,创面敷料与手部的外形相对应,具有与创 面直接接触的柔性吸收层,和裹设在柔性吸收层外围的硬质层,以及与引流管相连接且伸 入柔性吸收层的引流管接口,柔性吸收层在与创面相接触的一侧设有若干条连通至引流管 接口的引流槽。 进一步地,在本技术提供的便携式手部封闭负压引流装置中,还可以具有这 样的特征:移动式负压源包含:与引流管连通的负压引流瓶,向负压引流瓶持续提供负压 的负压泵,设置在负压泵上的单向排气阀,以及指示负压引流瓶中负压值的负压指示器。 进一步地,在本技术提供的中便携式手部封闭负压引流装置,还可以具有这 样的特征:创面敷料为指套。 进一步地,在本技术提供的便携式手部封闭负压引流装置中,还可以具有这 样的特征:创面敷料为掌套体,掌套体包含与手心的轮廓相对应的手心套体,和与手背的轮 廓相一致的手背套体。 进一步地,在本技术提供的便携式手部封闭负压引流装置中,还可以具有这 样的特征:创面敷料为指套和掌套体,掌套体包含与手心的轮廓相对应的手心套体,和与手 背的轮廓相一致的手背套体。 进一步地,在本技术提供的便携式手部封闭负压引流装置中,还可以具有这 样的特征:柔性吸收层为聚乙烯酒精水化海藻盐医用海绵。 进一步地,在本技术提供的便携式手部封闭负压引流装置中,还可以具有这 样的特征:柔性吸收层为聚乙烯醇海绵。 进一步地,在本技术提供的便携式手部封闭负压引流装置中,还可以具有这 样的特征:硬质层为开设有若干个小孔的硅胶层。 进一步地,在本技术提供的便携式手部封闭负压引流装置中,还可以具有这 样的特征:管夹为夹闭器。 进一步地,在本技术提供的便携式手部封闭负压引流装置中,还可以具有这 样的特征:创面封闭薄膜为聚胺甲酸乙脂薄膜。 本技术在上述基础上具有的积极效果是: 根据本技术提供的便携式手部封闭负压引流装置,采用移动式负压源,无需 将负压引流瓶连接到负压中心,从而便于患者随身携带。另外,负压引流组件将被创面封闭 薄膜封闭的创面位置处抽成负压,创面敷料能够对手部创面进行有效地紧密覆盖,不会因 患者手指或手掌的活动而造成负压失效或者漏气,从而提高负压封闭引流术的疗效。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的实施例中便携式手部封闭负压引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技术的实施例中移动式负压源的结构示意图;以及 图3为图1中指套的截面不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以 下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便携式手部封闭负压引流装置作具体阐述。 实施例 本实施例涉及的便携式手部封闭负压引流装置包括:负压引流组件,创面敷料,以 及创面封闭薄膜。 使用便携式手部封闭负压引流装置进行手部的VSD负压封闭引流术时,先将创面 敷料覆盖在手部的创面位置,再通过创面封闭薄膜将创面敷料封闭在创面位置,最后利用 负压引流组件将封闭区域内抽成负压并将创面处的污物导流到负压引流瓶内。 本实施例采用的创面封闭薄膜为内层不带粘性的聚胺甲酸乙脂薄膜。 图1为本技术的实施例中便携式手部封闭负压引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所示,在便携式手部封闭负压引流装置100中,创面敷料由5个指套1和一 个掌套体2构成且与手部的外形相对应。 掌套体2包含与手心的轮廓相对应的手心套体21和与手背的轮廓相一致的手背 套体22。 负压引流组件3包含移动式负压源31,引流管32a,引流管32b,引流管32c,以及 图2中所示的管夹33。 引流管32a的一端联通移动式负压源31,另一端分叉后分别连通至5个指套;弓丨 流管32b的两端分别连通移动式负压源31和手心套体21 ;引流管32c的两端分别连通移 动式负压源31和手背套体22。 图2为为本技术的实施例中移动式负压源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2所示,移动式负压源31包含:负压引流瓶311,负压泵312,单向排气阀313, 以及负压指示器314。 负压引流瓶311经引流管接口 3111直接与引流管32a、引流管32b、以及引流管 32c连通。管夹33为夹闭器,夹持在引流管接口 3111上用于控制引流管32a、引流管32b 、以及引流管32c的通断,负压泵312向负压引流瓶311持续提供负压,单向排气阀313设 置在负压泵312上,负压指示器314设置在负压引流瓶311的顶部用于实时指示负压引流 瓶311中的负压值。 图3为图1中指套的截面示意图。 如图3所示,指套1具有内侧的柔性吸收层11和外侧的硬质层12,以及图1中所 示的引流管接口 13。 柔性吸收层11为与创面直接接触的聚乙烯酒精水化海藻盐医用海绵。硬质层12 为裹设在柔性吸收层11外围的硅胶层,硅胶层开设有若干个图中未显示的小孔,引流管接 口 13与引流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便携式手部封闭负压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负压引流组件;创面敷料,覆盖在所述手部的创面位置;以及创面封闭薄膜,将所述创面敷料封闭在所述创面位置,其中,所述负压引流组件包含移动式负压源,至少一根两端分别联通至所述移动式负压源和所述创面敷料的引流管,以及控制所述引流管通断的管夹,所述创面敷料与手部的外形相对应,具有与所述创面直接接触的柔性吸收层,和裹设在所述柔性吸收层外围的硬质层,以及与所述引流管相连接且伸入所述柔性吸收层的引流管接口,所述柔性吸收层在与所述创面相接触的一侧设有若干条连通至所述引流管接口的引流槽。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晓林张晓峰柴益民罗轶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