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一种砒啶类农药生产废水的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吡啶类农药生产废水输送至碳管膜进行预处理;步骤二,预处理后的透析液输送至精密过滤器;步骤三,经精密过滤器后进入一级纳滤膜,一级纳滤浓缩液进入多效蒸发器处理;步骤四,一级纳滤透析液进入二级纳滤膜进行分离,透析液进入生化池处理,浓缩液回流至一级纳滤膜继续处理。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减少废水总量,节约运行成本,经处理后的废水生化性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吡啶类农药生产废水输送至碳管膜进行预处理;步骤二,预处理后的透析液输送至精密过滤器;步骤三,经精密过滤器后进入一级纳滤膜,一级纳滤浓缩液进入多效蒸发器处理;步骤四,一级纳滤透析液进入二级纳滤膜进行分离,透析液进入生化池处理,浓缩液回流至一级纳滤膜继续处理。本专利技术可以减少废水总量,节约运行成本,经处理后的废水生化性好。【专利说明】
本专利技术涉及废水的处理方法,尤其是指。
技术介绍
随着吡啶类农药产能的增大,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急需解决,吡啶类废水主要 特点有:1、含吡啶不能仅仅以C0D (化学需氧量)来表征有机物含量,含吡啶环的物质,不能 被重铬酸钾氧化。因此,含吡啶类结构的废水同时需要检测T0C (总有机碳);2、吡啶对生 化过程的生物菌有很强的抑制性或毒性,造成生化不能进行,因此,废水中含有吡啶类化合 物不易直接进行生化处理;3、带吡啶环的物质种类繁多,具有结构稳定、难以降解的共同特 点。 现有技术中,吡啶类有机废水主要处理方法为:蒸发与焚烧工艺。利用多效蒸发器 先将有机废水进行高倍浓缩,浓缩后的浓溶液进行焚烧,以达到处理废水的目的。 其缺陷在于,所述有机废水富含有机酸和盐分,对蒸发器材质要求极高,即使是钛 材质的蒸发器,使用寿命仍低于半年。因此,蒸发器的投资成本高,能耗高,运行成本高。 采用膜工艺对废水进行高倍浓缩,可以有效的节省投资成本和降低能耗。膜是具 有选择性分离功能的材料,与传统过滤的不同在于膜可以在分子范围内进行分离,并且这 过程是一种物理过程,不需发生相的变化和添加助剂。 碳管膜是一种无机微滤膜,由碳化硅超高温烧结而成,具有极高的机械强度和化 学稳定性能,碳管膜亲水性极强,水通量大,耐强酸强碱,pH耐受范围0-14,碳管膜耐有机 溶剂及耐强氧化性、耐高温至800°C,碳管膜具有高硬度2930 +/- 80 (Vickers kg/mm2), 且成孔率高,大约45%。 纳滤膜孔径在lnm左右,截留分子量为100-1000Da,允许溶剂分子或某些低分子 量溶质或低价离子透过的功能性半透膜。其技术原理为:在纳滤膜进水侧施加操作压力克 服自然渗透压,当施加的压力大于自然渗透压时,进水侧的水分子和小分子溶质就会克服 自然渗透压透过纳滤膜,进入到稀溶液侧成为净化水。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以减少废水总量, 节约运行成本,经处理后的废水生化性好。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解决方案为: ,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吡啶类农药生产废水输送至碳管膜进行预处理; 步骤二,预处理后的透析液输送至精密过滤器; 步骤三,经精密过滤器后进入一级纳滤膜,一级纳滤浓缩液进入多效蒸发器处理; 步骤四,一级纳滤透析液进入二级纳滤膜进行分离,透析液进入生化池处理,浓缩液回 流至一级纳滤膜继续处理。 进一步,所述碳管膜膜芯为l〇-l〇〇nm的无机碳化硅。 进一步,所述精密过滤器为小于10微米的芯式或袋式精密过滤器。 进一步,步骤三中,纳滤膜为有机材料纳滤膜,为管式、卷式或平板式结构;截留分 子量为 5〇_2〇ODalton,耐受压力为5-75bar。 采用上述方案后,本专利技术碳管膜预处理可以有效的去除悬浮物、胶体和油类;经一 级纳滤膜过滤后,可以将吡啶农药生产废水T0C截留75%以上,浓缩倍数可以达到5-10倍; 经二级纳滤膜过滤后可以将一级透析液的T0C再截留50-70%,浓缩倍数可以达到20倍以 上;经过碳管膜与两级纳滤膜工艺处理后的透析液产水中没有剧毒物质,生化性好,可以直 接进入生化处理单元,而浓缩后的剧毒浓缩液,进入蒸发器处理。因此,本专利技术有效减少废 水总量,节约运行成本,经处理后的废水生化性好。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工艺流程图。 标号说明 输液泵1 碳管膜2 碳管膜透析罐3 -级纳滤输液泵4 精密过滤器5 -级纳滤增压泵6 一级纳滤膜7 二级纳滤增压泵8 二级纳滤膜9。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详细描述。 参阅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揭示的,包括以下步 骤: 步骤一,将吡啶类农药生产废水通过输液泵1输送至碳管膜2进行预处理,预处理后的 透析液贮存在碳管膜透析罐3进行贮存;经碳管膜2预处理可以有效的去除悬浮物、胶体和 油类。 所述碳管膜1膜芯为10-100nm的无机碳化硅或其他无机材料膜芯。 步骤二,将碳管膜透析罐3内的料液通过一级纳滤输液泵4输送至精密过滤器5 ; 所述精密过滤器为小于10微米的芯式或袋式精密过滤器。 步骤三,经过精密过滤器5后的废水进入一级纳滤增压泵6, 一级纳滤增压泵6将 废水压力提升至20-40bar ;经过一级纳滤增压泵6提升压力后的废水进入一级纳滤膜7内 部进行分离,透析液进入二级纳滤增压泵8,浓缩液部分进入一级纳滤增压泵8入口,部分 进入多效蒸发器处理。 经一级纳滤膜过滤后,可以将吡啶农药生产废水T0C截留75%以上,浓缩倍数可以 达到5-10倍。 所述一级纳滤膜7为有机材料纳滤膜,为管式、卷式或平板式结构;截留分子量为 50-200Dalton,耐受压力为5-75bar。所述一级纳滤增压泵6为高压柱塞泵、高压隔膜泵或 高压离心泵。 步骤四,一级纳滤透析液进入二级纳滤增压泵8后,二级纳滤增压泵8将压力提升 至20-30bar,经过二级纳滤增压泵8提升压力后的废水进入二级纳滤膜9内部进行分离,透 析液进入生化池进一步处理,浓缩液部分回流到二级纳滤增压泵8入口,部分进入一级纳 滤增压泵6入口。所述二级纳滤增压泵8为高压柱塞泵、高压隔膜泵或高压离心泵。 经二级纳滤膜过滤后可以将一级透析液的T0C再截留50-70%,浓缩倍数可以达 到20倍以上;经过碳管膜与两级纳滤膜工艺处理后的透析液产水中没有剧毒物质,生化性 好,可以直接进入生化处理单元,而浓缩后的剧毒浓缩液,进入蒸发器处理。 本专利技术中的高压力系统部分采用内循环的方法,即将大部分的高压力浓缩液回 流至增压泵入口,和低浓度溶液混合后进入滤膜,整个系统每脱出一吨水的能耗不超过 lOkwh,相比传统蒸发器蒸发一吨水需要0. 3-0. 4吨的蒸气,使用本专利技术的能耗仅为传统蒸 发器方法的10%,节能环保效果十分突出。本专利技术有效减少废水总量,节约运行成本,经处理 后的废水生化性好。 本专利技术实施工艺的中试结果见下表: 表一:一级纳滤浓缩处理综合数据【权利要求】1. ,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吡啶类农药生产废水输送至碳管膜进行预处理; 步骤二,预处理后的透析液输送至精密过滤器; 步骤三,经精密过滤器后进入一级纳滤膜,一级纳滤浓缩液进入多效蒸发器处理; 步骤四,一级纳滤透析液进入二级纳滤膜进行分离,透析液进入生化池处理,浓缩液回 流至一级纳滤膜继续处理。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管 膜膜芯为l〇-l〇〇nm的无机碳化娃。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其特征在于,所述精密 过滤器为小于10微米的芯式或袋式精密过滤器。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其特征在于,步骤三中, 纳滤膜为有机材料纳滤膜,为管式、卷式或平板式结构;截留分子量为50-200Dalton,耐受 压力为 5_75bar。【文档编号】C02F9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砒啶类农药生产废水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吡啶类农药生产废水输送至碳管膜进行预处理;步骤二,预处理后的透析液输送至精密过滤器;步骤三,经精密过滤器后进入一级纳滤膜,一级纳滤浓缩液进入多效蒸发器处理;步骤四,一级纳滤透析液进入二级纳滤膜进行分离,透析液进入生化池处理,浓缩液回流至一级纳滤膜继续处理。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正军,蒋林煜,王如顺,杨生龙,
申请(专利权)人:嘉戎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