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索尼公司专利>正文

图像处理装置以及图像处理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534123 阅读:1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0-15 13:2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图像处理装置、图像处理方法以及程序。该图像处理装置包括关注区域检测单元、亮度视差转换单元以及视差估计单元。关注区域检测单元被配置为从基准图像中检测包括期望对象的关注区域。亮度视差转换单元被配置为基于使用过去帧进行估计的亮度视差转换特性来对关注区域执行亮度视差转换。视差估计单元被配置为基于基准图像与参考图像之间的相似性来进行视差估计,以及参考位置的视点位置不同于基准图像的视点位置,并且通过使用由亮度视差转换单元获得的亮度视差转换结果在关注区域内进行视差估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图像处理装置以及图像处理方法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本申请要求于2013年4月15日提交的日本优先专利申请JP2013-084669的权益,通过引用将其全部内容结合在此。
本公开涉及图像处理装置、图像处理方法以及程序,并且其可以从具有不同视点的多个图像中以高的准确度进行视差估计。
技术介绍
在相关技术中,为了显示3D图像等,获得了真实空间的三维信息。例如,日本专利申请特开公开第2001-103513号(在下文中,称之为专利文献1)公开了一种通过使用平方反比定律对距期望对象的距离进行估计的方法,平方反比定律涉及亮度,即从光源发射的光的亮度与距离平方成反比例下降。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当拍摄内脏器官图像时,如果图像中有亚甲基蓝,则该区域中的光吸收特性改变。对该区域进行检测,并且对图像的亮度成分值进行校正,由此来估计深度距离。此外,在日本专利申请特开公开第2012-065851号(在下文中,称之为专利文献2)中,使用了具有不同视点的多个摄取图像,以由此获得真实空间的三维信息。例如,获得左视点处拍摄图像与右视点处拍摄图像的视差的方法之一是使用基于动态编程的立体匹配的视差估计(在下文中,称之为“DP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图像处理装置以及图像处理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图像处理装置,包括:关注区域检测单元,所述关注区域检测单元被配置为从基准图像检测出包括期望对象的关注区域;亮度视差转换单元,所述亮度视差转换单元被配置为基于通过使用过去帧估计的亮度视差转换特性来对所述关注区域执行亮度视差转换;以及视差估计单元,所述视差估计单元被配置为基于所述基准图像和参考图像进行视差估计,并且通过使用由所述亮度视差转换单元获得的亮度视差转换结果在所述关注区域中进行所述视差估计,所述参考图像的视点位置不同于所述基准图像的视点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2013.04.15 JP 2013-0846691.一种图像处理装置,包括:关注区域检测单元,所述关注区域检测单元被配置为从基准图像检测出包括期望对象的关注区域;亮度视差转换单元,所述亮度视差转换单元被配置为基于通过使用过去帧估计的亮度视差转换特性来对所述关注区域执行亮度视差转换,其中,过去帧的亮度视差转换特性是指过去帧的视差值与亮度值之间的比例关系;以及视差估计单元,所述视差估计单元被配置为基于所述基准图像和参考图像进行视差估计,并且通过使用由所述亮度视差转换单元获得的亮度视差转换结果在所述关注区域中进行所述视差估计,所述参考图像的视点位置不同于所述基准图像的视点位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其中:所述亮度视差转换单元通过使用所述关注区域的亮度值来执行所述亮度视差转换,所述关注区域的所述亮度值根据到所述期望对象的深度距离进行了校正。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其中:假设在所述亮度视差转换特性的估计中根据所述深度距离校正的所述亮度值的平方根与视差值成比例,所述亮度视差转换单元估计比例系数和截距。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其中:所述亮度视差转换单元基于所述过去帧的关注区域中的最大亮度值、最小亮度值、最大视差值以及最小视差值对所述亮度视差转换特性进行估计。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其中:所述亮度视差转换单元基于所述关注区域中的所述亮度值的分布和所述亮度值的平均值来计算所述最大亮度值和所述最小亮度值,并且基于所述关注区域中的所述视差值的分布和所述视差值的平均值来计算所述最大视差值和所述最小视差值。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其中:所述视差估计单元为所述基准图像的每个视差估计目标位置设置第一匹配区域;针对预先指定的每个像差值,计算表示所述第一匹配区域与所述参考图像中的对应于该像差值的第二匹配区域之间的相似性的成本值,并且针对每一行将使行的成本值的总和为最小的具有最高相似性的视差值设定为视差估计结果。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其中:在由所述关注区域检测单元所检测的所述关注区域中,所述视差估计单元使所述成本值包含对应于所指定的视差值与通过所述亮度视差转换单元进行亮度视差转换获得的视差值之间的差值的成本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上森丈士
申请(专利权)人:索尼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