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和制造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532070 阅读:89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0-15 12: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和制造方法。该显示装置包括:相对设置的显示模组和液晶盒,显示模组包括第一电极,液晶盒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二电极和第三电极,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相交设置;在进行立体显示时,在触控时间段内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之间形成耦合电场,在立体显示时间段内第二电极和第三电极之间形成光栅电场,耦合电场用于触摸发生时生成触控信号,光栅电场用于使得显示模组显示的显示画面形成立体画面。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显示装置通过显示模组和液晶盒实现触控技术和立体显示技术的结合,降低了显示装置的厚度,从而提高了显示装置的透过率和显示效果,显示模组和液晶盒的制程简单且制作成本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和制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显示
,特别涉及一种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和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显示技术的发展,立体显示技术日益普及,各大厂商均在立体显示领域投入巨资,展开激烈竞争。其中,三维立体图形(Three-Dimensional,简称:3D)显示技术是立体显示技术中的重要技术。3D显示技术的原理是左右眼同时接收不同角度的影像,从而模拟真实双眼的3D效果。目前,3D显示装置具备单一的显示功能,但多数并不具备触控功能。3D显示技术和触控技术给消费者带来的切身体验使得其受追捧的程度越来越高,在如此大的市场需求推动之下,3D显示技术和触控技术结合的产品也被众多显示产品厂家所关注和积极开发。现有技术中,3D显示技术和触控技术结合形成的显示装置通常包括3D显示模组和外置式触控(AddOnTouch)模组,3D显示模组和外置式触控模组结合以形成具备3D显示技术和触控技术的显示装置。但是上述显示装置的厚度较厚,从而降低了透过率和显示效果;上述显示装置制程较复杂且制作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和制造方法,用于提高显示装置的透过率和显示效果,且实现显示装置的制程简单且制作成本低。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相对设置的显示模组和液晶盒,所述显示模组包括第一电极,所述液晶盒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二电极和第三电极,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相交设置;在进行立体显示时,在触控时间段内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之间形成耦合电场,在立体显示时间段内所述第二电极和所述第三电极之间形成光栅电场,所述耦合电场用于触摸发生时生成触控信号,所述光栅电场用于使得所述显示模组显示的显示画面形成立体画面。可选地,所述显示模组还包括第四电极;在进行平面显示时,在触控时间段内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之间形成所述耦合电场,在平面显示时间段内所述第四电极和所述第一电极之间形成平面显示电场,所述平面显示电场用于形成显示画面。可选地,所述第一电极为条状结构,所述第二电极为条状结构,所述第三电极为面状结构。可选地,所述液晶盒包括相对设置的上基板和下基板,所述上基板和所述下基板之间填充有液晶,所述第二电极设置于所述下基板上,所述第三电极设置于所述上基板上。可选地,所述显示模组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之间填充有液晶,所述下基板位于所述第一基板上,所述第一基板包括所述第一电极。可选地,在进行立体显示时,所述第三电极上加载的电压信号和所述第二电极上加载的电压信号相同。可选地,在进行平面显示时,所述第三电极上加载的电压信号和所述第二电极上加载的电压信号不同。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所述驱动方法用于对显示装置进行驱动,所述显示装置包括:相对设置的显示模组和液晶盒,所述显示模组包括第一电极,所述液晶盒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二电极和第三电极,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相交设置;所述驱动方法包括:在进行立体显示时,在触控时间段内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之间形成耦合电场,所述耦合电场用于触摸发生时生成触控信号;在立体显示时间段内所述第二电极和所述第三电极之间形成光栅电场,所述光栅电场用于使得所述显示模组显示的显示画面形成立体画面。可选地,所述显示模组还包括第四电极;所述驱动方法还包括:在进行平面显示时,在触控时间段内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之间形成所述耦合电场;在平面显示时间段内所述第四电极和所述第一电极之间形成平面显示电场,所述平面显示电场用于形成显示画面。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包括:制备显示模组,所述显示模组包括第一电极;制备液晶盒,所述液晶盒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二电极和第三电极,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相交设置,在进行立体显示时,在触控时间段内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之间形成耦合电场,在立体显示时间段内所述第二电极和所述第三电极之间形成光栅电场,所述耦合电场用于触摸发生时生成触控信号,所述光栅电场用于使得所述显示模组显示的显示画面形成立体画面;将所述显示模组和所述液晶盒相对设置。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和制造方法的技术方案中,显示装置包括显示模组和液晶盒,显示模组包括第一电极,液晶盒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二电极和第三电极,在触控时间段内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之间形成耦合电场,在立体显示时间段内第二电极和第三电极之间形成光栅电场,光栅电场用于使得显示模组显示的显示画面形成立体画面,本专利技术的显示装置通过显示模组和液晶盒实现触控技术和立体显示技术的结合,降低了显示装置的厚度,从而提高了显示装置的透过率和显示效果,显示模组和液晶盒的制程简单且制作成本低。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第一电极、第二电极和第三电极的立体示意图;图3为图2中液晶盒的工作原理示意图;图4为第二电极与第二基板中的彩色矩阵图形的对应关系图;图5为显示装置进行平面显示的工作示意图;图6为显示装置进行立体显示的工作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和制造方法进行详细描述。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显示装置包括:相对设置的显示模组1和液晶盒2,显示模组1包括第一电极11,液晶盒2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二电极21和第三电极22,第一电极11和第二电极21相交设置。在进行立体显示时,在触控时间段内第一电极11和第二电极21之间形成耦合电场,在立体显示时间段内第二电极21和第三电极22之间形成光栅电场,耦合电场用于触摸发生时生成触控信号,光栅电场用于使得显示模组1显示的显示画面形成立体画面。可选地,显示模组1还包括第四电极(图中未示出)。在进行平面显示时,在触控时间段内第一电极11和第二电极21之间形成耦合电场,在平面显示时间段内第四电极和第一电极11之间形成平面显示电场,平面显示电场用于形成显示画面。其中,显示画面为平面画面。图2为图1中第一电极、第二电极和第三电极的立体示意图,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第一电极11的数量为多个,多个第一电极11平行设置;第二电极21的数量为多个,多个第二电极21平行设置。优选地,第一电极11为条状结构,第二电极21为条状结构。第一电极11和第二电极21垂直相交设置。优选地,第三电极22为面状结构,第三电极22的材料可以为高阻材料。可选地,第一电极11可包括多个电连接的第一子电极,多个第一子电极中的部分子电极为空闲(Dummy)子电极,多个第一子电极采用捆绑式布线方式形成第一电极11,从而提高触控效果。本实施例中,液晶盒2包括相对设置的上基板23和下基板24,上基板23和下基板24之间填充有液晶25,第二电极21设置于下基板24上,第三电极22设置于上基板23上。可选地,第二电极21之上还形成有保护层26。本实施例中,液晶盒2为3D光栅,具体地,该3D光栅为3D裸眼光栅。图3为图2中液晶盒的工作原理示意图,如图3所示,液晶盒2的显示模式为TN模式,且TN模式为长白模式。当第二电极21和第三电极22之间形成光栅电场时,该光栅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和制造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相对设置的显示模组和液晶盒,所述显示模组包括第一电极,所述液晶盒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二电极和第三电极,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相交设置;在进行立体显示时,在触控时间段内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之间形成耦合电场,在立体显示时间段内所述第二电极和所述第三电极之间形成光栅电场,所述耦合电场用于触摸发生时生成触控信号,所述光栅电场用于使得所述显示模组显示的显示画面形成立体画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示装置,包括:相对设置的显示模组和液晶盒,所述液晶盒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二电极和第三电极,在进行立体显示时,在立体显示时间段内所述第二电极和所述第三电极之间形成光栅电场,所述光栅电场用于使得所述显示模组显示的显示画面形成立体画面,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模组包括第一电极,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相交设置,在触控时间段内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之间形成耦合电场,所述耦合电场用于触摸发生时生成触控信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模组还包括第四电极;在进行平面显示时,在触控时间段内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之间形成所述耦合电场,在平面显示时间段内所述第四电极和所述第一电极之间形成平面显示电场,所述平面显示电场用于形成显示画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为条状结构,所述第二电极为条状结构,所述第三电极为面状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晶盒包括相对设置的上基板和下基板,所述上基板和所述下基板之间填充有液晶,所述第二电极设置于所述下基板上,所述第三电极设置于所述上基板上。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模组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之间填充有液晶,所述下基板位于所述第二基板上,所述第一基板包括所述第一电极。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进行立体显示时,所述第三电极上加载的电压信号和所述第二电极上加载的电压信号相同。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盛际
申请(专利权)人: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