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后悬架吊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518609 阅读:1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0-08 16: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车辆设备车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装配钢板弹簧悬架的后悬架吊耳,所述主板的侧壁突伸出一幅支撑耳,主板的底部突伸出一块向车架折弯的底板;所述主板为六边形,上方的四个角上分别开设有固定孔;所述支撑耳为П型结构,包括对称的两块侧板与连接两块侧板的顶板,侧板为三角形结构,朝下的顶角处设置有固定孔,顶板上位于主加强筋的两侧对称地设置有辅助安装孔;所述底板的两个顶角处设置有辅助固定孔;所述主板还包括包覆在顶板上方的主加强筋,以及延伸至包覆在靠外侧侧板上的连接层。由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改善了承载力传递方式,从而使车架的内部应力发生变化,横向剪切应力转化为正向压应力,从而提高了承载能力和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后悬架吊耳
本技术涉及车辆设备车架
,尤其涉及一种装配钢板弹簧悬架的后悬 架吊耳。
技术介绍
目前,载货汽车的悬架吊耳是由钢板焊接成型,然后焊接或铆接于车架上。具体就 是,钢板弹簧是通过与车架上设置的吊耳连接,从而使钢板弹簧所接受的负载通过吊耳实 现与车架的传递。 现有技术中,吊耳是多块钢板焊接成型,通过焊接或铆接在车架上。焊接件有下列 不足: 1焊接时的高温破坏了局部晶体结构,使材料强度变差; 2焊接后产生应力集中,在受力变化的场所可靠性差; 3产品一致性相对于铸造件要差,不利于批量化生产。 而钢板弹簧本身为弹性原件,工作中经常处于振动状态,此处总成各零部件所受 应力就处于交变应力范围。基于上述原因,现有技术中的吊耳可靠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后悬架吊耳,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吊 耳容易受力发生变形失效的缺陷,实现提高后悬架吊耳的可靠性;解决批量生产的零件一 致性,实现规模化生产。 本技术包括主板和支撑耳,所述主板的侧壁突伸出一幅支撑耳,主板的底部 突伸出一块向车架折弯的底板; 所述主板为六边形,上方的四个角上分别开设有固定孔; 所述支撑耳为π型结构,包括对称的两块侧板与连接两块侧板的顶板,侧板为三 角形结构,朝下的顶角处设置有安装孔,顶板上位于主加强筋的两侧对称地设置有辅助安 装孔; 所述底板的两个顶角处设置有辅助固定孔; 所述主板还包括包覆在顶板上方的主加强筋,以及延伸至包覆在靠外侧侧板上的 连接层。 所述顶板的底部还增设有T型的加强结构板。 所述辅助安装孔开设在加强结构板上。 所述底板为等腰梯形。 所述底板与内侧侧板之间设置辅加强筋。 由于本技术改善了承载力传递方式,从而使车架的内部应力发生变化,横向 剪切应力转化为正向压应力,从而提高了承载能力和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主视图; 图2为后视图; 图3为左视图的局部剖视图; 图4为A-A剖视图; 图5为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 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1 至5是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 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本技术包括主板1和支撑耳2,所述主板1的侧壁突伸出一幅支撑耳2,主板 1的底部突伸出一块向车架折弯的底板3; 所述主板1为六边形,上方的四个角上分别开设有固定孔11 ;本技术通过固 定孔11与辅助固定孔31连接在车架上,连接牢固,不易松脱。 所述支撑耳2为Π型结构,包括对称的两块侧板21与连接两块侧板21的顶板22, 侧板21为三角形结构,朝下的顶角处设置有安装孔21,顶板22上位于主加强筋11的两侧 对称地设置有辅助安装孔221;钢板弹簧通过销轴与螺丝分别安装于固定孔21与辅助安装 孔221之中。 所述底板3的两个顶角处设置有辅助固定孔31; 所述主板1还包括包覆在顶板22上方的主加强筋12,以及延伸至包覆在靠外侧侧 板21上的连接层13。 所述顶板22的底部还增设有T型的加强结构板22。 所述辅助安装孔221开设在加强结构板22上。 所述底板3为等腰梯形。 所述底板3与内侧侧板21之间设置辅加强筋23。 如上所述的结构和安装方式,悬架受力发生转变,将汽车钢板弹簧所受的垂直于 地面承载力转化为垂直于车架腹板平面的压紧力和切向力。 如上所述的结构和安装方式,从而使吊耳受力发生变化,将剪切力大部分转化为 指向车架腹板的正向压力。由于将铆钉的剪切力转化为正压力,从而将钢板弹簧承载力转 化为铆接预紧力所产生的摩擦力,提高了整个机构的可靠性。 如上所述车架的受力产生变化,切向力通过铆接预压变化为摩擦力。 如上所述吊耳的内部应力发生变化,横向剪切应力转化为正向压应力,从而提高 了吊耳的可靠性。 如上所述,车架的内部应力发生变化,横向剪切应力转化为正向压应力,从而提高 了吊耳的可靠性。 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技术作任何形式上的限 制,凡是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 均仍属本技术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后悬架吊耳,包括主板(1)和支撑耳(2),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板(1)的侧壁突伸出一幅支撑耳(2),主板(1)的底部突伸出一块向车架折弯的底板(3);所述主板(1)为六边形,上方的四个角上分别开设有固定孔(11);所述支撑耳(2)为П型结构,包括对称的两块侧板(21)与连接两块侧板(21)的顶板(22),侧板(21)为三角形结构,朝下的顶角处设置有安装孔(21),顶板(22)上位于主加强筋(11)的两侧对称地设置有辅助安装孔(221);所述底板(3)的两个顶角处设置有辅助固定孔(31);所述主板(1)还包括包覆在顶板(22)上方的主加强筋(12),以及延伸至包覆在靠外侧侧板(21)上的连接层(13)。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后悬架吊耳,包括主板(1)和支撑耳(2),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板(1)的侧壁突伸出一幅支撑耳(2),主板(1)的底部突伸出一块向车架折弯的 底板(3); 所述主板(1)为六边形,上方的四个角上分别开设有固定孔(11); 所述支撑耳(2)为Π型结构,包括对称的两块侧板(21)与连接两块侧板(21)的顶板 (22),侧板(21)为三角形结构,朝下的顶角处设置有安装孔(21),顶板(22)上位于主加强 筋(11)的两侧对称地设置有辅助安装孔(221); 所述底板(3)的两个顶角处设置有辅助固定孔(31); 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烈秋彭永明陈卫兵陈志群陈亦雄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万征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