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种Co-Fe-Si-B-Cr非晶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到,该Co-Fe-Si-B-Cr非 晶合金具有强的非晶形成能力以及优异的耐腐蚀性能。 技术背景 非晶合金是20世纪60年代才发展起来的.非晶态合金由于其独特的短程有序, 长程无序的结构,兼有一般金属和玻璃的特性,具有独特优异的电学、磁学、力学和化学性 能。经过20多年的研究开发已在许多领域得到应用。就应用角度而言,非晶合金薄带相对 于大块非晶合金,制备工艺更加简单,能大批量生产,因此具有优异综合磁性能的非晶薄带 将随着应用领域的拓宽而变得尤为重要。 有研究表明,Cr元素的添加能提高金属或合金的耐腐蚀性能。其主要原因是由于 在合金的表面形成了富Cr的钝化膜,该钝化膜主要由水合氧化铬组成,水化羟基氧化铬 本身耐蚀而且H 20与0Γ相结和溶解Cr离子的能力很强,提高了钝化膜中Cr的含量。传 统的Co-Fe-Si-B是一种具有良好软磁性能的非晶合金,其虽已经在变压器、传感器及开关 电源等很多磁性器件领域得到广泛应用,而此类磁性器件经常会面临各种酸性、碱盐、或中 性等腐蚀环境。 ...
【技术保护点】
一种Co‑Fe‑Si‑B‑Cr非晶合金,其特征在于所述的Co‑Fe‑Si‑B‑Cr非晶合金,按原子百分比计算, Co、Fe、Si、B、Cr元素的含量如下:Co 66~68%Fe 2.5~5.5%Si 14~15%B 8~10%Cr 1.5~9.5%。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Co-Fe-Si-B-Cr非晶合金,其特征在于所述的Co-Fe-Si-B-Cr非晶合金,按原子 百分比计算,Co、Fe、Si、B、Cr元素的含量如下: Co 66 ?68% Fe 2· 5 ?5· 5% Si 14 ?15% B 8 ?10% Cr 1· 5 ?9· 5%〇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Co-Fe-Si-B-Cr非晶合金,其特征在于按原子百分比计算, Co、Fe、Si、B、Cr元素的含量如下: Co 68% Fe 5. 5% Si 15% B 10% Cr 1. 5%。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Co-Fe-Si-B-Cr非晶合金,其特征在于按原子百分比计算, Co、Fe、Si、B、Cr元素的含量如下: Co 68% Fe 2. 5% Si 15% B 10% Cr 4. 5%。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Co-Fe-Si-B-Cr非晶合金,其特征在于按原子百分比计算, Co、Fe、Si、B、Cr元素的含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翔,陈晨,向震,潘登,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