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智能节电控制装置
本技术设计一种节电控制装置,特别是一种智能节电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北方工厂企业,过程自动化领域的过程控制仪表检测设备在冬季都要进行保温、 防冻处理。目前,工厂过程控制仪表设备的保温、防冻处理措施有两种:一种是蒸汽保温 措施;另一种是用伴热导线缠绕到仪表的导压管路上,并在仪表导压管路及伴热带外面裹 上保温棉,然后对伴热导线通电,根据伴热导线的自发热作用给仪表导压管路进行加热,使 仪表导压管路里的介质能够保持在正常的测量状态下,以便过程控制仪表能够正常检测数 据,从而保证自动化工艺设备能够正常运行。而上述第二种过程控制仪表的保温、防冻处 理措施中,伴热导线通常都是在进入冬季后就投入使用,直到春季的时候才停止,这之间不 管过程控制仪表的导压管路温度是否改变,伴热导线都是一直通电工作的;所采用伴热导 线的参数一般是每米75W,105°C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在伴热导线通电的情况下,测量包裹 在保温棉里的过程控制仪表导压管路实际温度,在外界环境温度为-18°C的情况下,过程控 制仪表导压管路实际温度为68°C,这样高的温度下对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智能节电控制装置,由温度传感器(2)、传感器信号线(7)和控制器(3)组成,其特征是:温度传感器(2)紧贴过程控制仪表(6)导压管路(4),由缠绕在过程控制仪表(6)导压管路(4)上的伴热带(1)缠绕固定,保温棉(5)裹在过程控制仪表(6)导压管路(4)、温度传感器(2)及伴热带(1)的外部,温度传感器(2)通过传感器信号线(7)与控制器(3)电连接,伴热带(1)通过伴热带控制线(8)与控制器(3)电连接,控制器(3)的电源端连接到交流220V电源上。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智能节电控制装置,由温度传感器(2)、传感器信号线(7)和控制器(3)组成,其 特征是:温度传感器(2)紧贴过程控制仪表(6)导压管路(4),由缠绕在过程控制仪表(6)导 压管路(4)上的伴热带(1)缠绕固定,保温棉(5)裹在过程控制仪表(6)导压管路(4)、温度 传感器(2 )及伴热带(1)的外部,温度传感器(2 )通过传感器信号线(7 )与控制器(3 )电连 接,伴热带(1)通过伴热带控制线(8)与控制器(3)电连接,控制器(3)的电源端连接到交 流220V电源上。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节电控制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控制器(3)由电源电 路(9 )、处理器电路(10 )、温度传感器接口电路(11)、存储电路(12 )、按键输入电路(13 )、数 据显示电路(14)和控制输出接口电路(15)组成,电源电路(9)用于连接外部交流220V电 源,以提供智能节电控制装置系统所需的+5V直流电压和+12V直流电压;处理器电路(10) 用于处理温度传感器(2 )采集到的过程控制仪表(6 )导压管路(4 )的实时温度数据,并根据 外部存储器所存储的温度控制参数数据生成温度控制信号,同时控制外部存储器的存储、 按键的输入和数码管的显示;温度传感器接口电路(11)用于连接温度传感器(2),将温度 传感器(2)测量的过程控制仪表(6)导压管路(4)的实时温度数据输入到处理器电路(10); 存储电路(12)用于存储用户设定的温度控制参数数据、过程控制仪表(6)导压管路(4)的 实时温度数据以及处理器电路(10 )生成的温度控制信号数据;按键输入电路(13 )用于向 处理器电路(10)输入电平信号,使处理器电路(10)根据电平信号的变化判断是否有有效 的按键输入,以便将用户设定的温度控制参数数据输入到处理器电路(10);数据显示电路 (14)用于通过数码管显示用户设定的温度控制参数数据以及过程控制仪表(6)导压管路 (4)的实时温度数据;控制输出接口电路(15)用于将处理器电路(10)生成温度控制信号输 出,以调节伴热带(1)的温度。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节电控制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电源电路(9)内有变压器 TF1、二极管D1?D4、有极性电容C4和C6、电容C5和C7以及三端稳压器U3,其三端稳压器 U3的型号为7805 ;处理器电路(10)内有微处理器U1、电阻R1、有极性电容C1、电容C2和 C3以及晶振Y1,其微处理器U1的型号为AT89C52 ;温度传感器接口电路(11)内有接口 J1 和电阻R4 ;存储电路(12)内有存储器U2以及电阻R2和R3,其存储器U2的型号为24C02 ; 按键输入电路(13)内有按键KEYUKEY2和KEY3以及电阻R5、R6和R7 ;数据显示电路(14) 内有八段数码管DS1、DS2和DS3、串入并出8位移位寄存器U4、U5和U6以及电阻R16? R39,其串入并出8位移位寄存器U4、U5和U6的型号均为74LS164 ;控制输出接口电路(15) 内有光耦U7、电阻R9、R10和R13?R15、NPN型三极管Q1和Q2、二极管D5、发光二极管D6、 继电器K1以及接口 J2,其光耦U7的型号为TLP521-2 ; 其连接关系为:在电源电路(9)内,变压器TF1的原边连接交流220V电源,变压器TF1 的副边两端分别连接到二极管D2和D1的正极,二极管D2和D1的正极分别连接二极管D4 和D3的负极,二极管D2和D1的负极相互连接后,连接有极性电容C4的正极和电容C5的 一端,并输出+12V直流电压,二极管D4和D3的正极相互连接后,接地,并同时连接有极性 电容C4的负极和电容C5的另一端,电容C5的一端连接到三端稳压器U3的第1管脚,电容 C5的另一端连接到三端稳压器U3的第2管脚,三端稳压器U3的第3管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朋,赵海洋,张征峰,赵丽红,曹毅,劳松,董诺佳,
申请(专利权)人:王朋,赵海洋,张征峰,赵丽红,曹毅,劳松,董诺佳,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