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浙江大学专利>正文

Mo0.5W0.5S2纳米瓦/石墨烯电化学贮钠复合电极及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0515300 阅读: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0-08 15: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Mo0.5W0.5S2­纳米瓦/石墨烯电化学贮钠复合电极及其制备方法,其电化学贮钠活性物质为Mo0.5W0.5S2­纳米瓦/石墨烯的复合纳米材料,复合纳米材料中Mo0.5W0.5S2和石墨烯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Mo0.5W0.5S2纳米瓦为少层数的层状结构,平均层数为3-5层,复合电极的组分及其质量百分比含量为:Mo0.5W0.5S2纳米瓦/石墨烯复合纳米材料为80%,导电乙炔黑10%,羧甲基纤维素5%,聚偏氟乙烯5%。制备步骤:先制备得到Mo0.5W0.5S2纳米瓦/石墨烯复合纳米材料,然后与乙炔黑及聚偏氟乙烯调成浆料,涂到铜箔滚压获得。本发明专利技术复合电极具有高的电化学贮钠容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化学贮钠电极及其制备方法,尤其涉及用Mo0.5W0.5S2纳米瓦/石墨烯复合纳米材料制备电化学贮钠复合电极的制备方法,属于无机复合纳米材料、新能源

技术介绍
随着现代移动通讯、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电网的发展,新型的化学电源在现代社会中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传统的二次电池,如铅酸蓄电池由于其含有害的金属元素Pb,其应用受到了限制。锂离子电池具有高的比能量、无记忆效应、环境友好等优异性能, 在移动电话和笔记本电脑等便携式移动电器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作为动力电池,锂离子电池在电动自行车、电动汽车和智能电网等方面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但是由于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性一直没有好好的解决和锂资源的有限,锂离子电池作为动力电池和贮能电池的广泛应用依然受到一定的限制。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和贮能电池的大规模应用迫切需要寻找一种能替代现有二次电池体系的一种廉价、环境友好及高比容量的二次电池。由于二价钠离子具有较小的半径,可以电化学嵌入和脱嵌于一些层结构的化合物,如:过渡金属硫化物MoS2 和WS2等。另外钠还有资源丰富、价格低廉、比能量高、无毒和处理方便等优点。因此,可充电钠离子电池近年来也成为一个新的二次电池的研究体系。但是到目前为止作为高性能的电化学贮钠的电极材料还是很少。MoS2 和WS2具有与石墨类似的层状结构,其层内是很强的共价键结合的S-M-S(M=Mo, W),层与层之间则是较弱的范德华力。MoS2 和WS2较弱的层间作用力和较大的层间距允许通过插入反应在其层间引入外来的原子或分子。这样的特性使MoS2 和WS2材料可以作为插入反应的主体材料。因此,MoS2 和WS2是一种有发展前途的电化学储钠的电极材料, 但是一般的MoS2 和WS2材料其电化学贮钠性能较差,其电化学贮钠容量较低,只有50-100 mAh/g。二维纳米材料以其独特的形貌具有众多优异的特性,其研究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兴趣。石墨烯是最典型的二维纳米材料,其独特的二维纳米片结构使其众多独特的物理、化学和力学等性能,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意义和广泛的技术应用前景。石墨烯具有极高的比表面积、高的导电和导热性能、高的电荷迁移率,优异的力学性能,这些优异的特性使得石墨烯在纳米电子器件、新型的催化剂材料和电化学贮能与能源转换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石墨烯的发现及其研究取得的巨大成功激发了人们对其他无机二维纳米材料研究的极大兴趣,如单层或少层数的过渡金属二硫化物等(如MoS2 和WS2)。最近,石墨烯概念已经从碳材料扩展到其他层状结构的无机化合物,也就是对于层状结构的无机材料,当其层数减少时(8层以下),尤其是减少到单层时, 其电子性质或能带结构会产生明显的变化,从而导致其显示了与相应体相材料不同的物理和化学特性。除了石墨烯外,当体相MoS2 和WS2减少到少层数(尤其是单层时),显示了与体相材料明显不同的物理、化学特性。研究表明单层或少层数的MoS2 和WS2纳米片具有更好的电化学贮钠性能。但是作为电化学贮钠的电极材料,MoS2 和WS2的层与层之间低的导电性能影响了其应用的性能。由于MoS2 和WS2纳米片与石墨烯具有类似的二维纳米片形貌,两者在微观形貌和晶体结构上具有很好的相似性。如果将MoS2 和WS2纳米片与石墨烯复合制备两者的复合材料,石墨烯纳米片的高导电性能可以进一步提高复合材料的导电性能,增强电化学贮钠电极反应过程中的电子传递,可以进一步改善复合材料的电化学贮钠性能。与普通MoS2 和WS2纳米片比较,小的纳米瓦状形貌的MoS2 和WS2不仅具有较多的边缘,可以提供更多的短的钠离子扩散通道,而且负载在石墨烯上,与电解液具有更多的接触面积。因此MoS2 和WS2纳米瓦/石墨烯的复合纳米材料可以显示增强的电化学贮钠性能。另外,研究还发现作为电化学贮钠电极材料,MoS2纳米材料比WS2纳米材料具有较高的电化学贮钠可逆容量,而WS2纳米材料比MoS2纳米材料具有较好的大电流充放电性能,因此,MoS2和WS2两种材料复合的异质层状材料作为电化学贮钠材料应该具有好的综合性能。因此,Mo0.5W0.5S2纳米瓦/石墨烯的复合纳米材料作为电化学贮钠电极材料具有广泛的应用和增强的电化学性能。但是,到目前为止,用Mo0.5W0.5S2纳米瓦/石墨烯复合纳米材料作为电化学活性物质的电化学贮钠复合电极及其制备还未见报道。本专利技术首先用氧化石墨烯、硫代钼酸铵和硫代钨酸铵等为原料,通过双子表面活性剂协助的水热方法和随后的热处理,制备了Mo0.5W0.5S2纳米瓦/石墨烯的复合纳米材料,然后用Mo0.5W0.5S2纳米瓦/石墨烯的复合纳米材料作为电化学贮钠的活性物质,制备了电化学贮钠的复合电极。这种制备Mo0.5W0.5S2纳米瓦/石墨烯复合纳米材料电化学贮钠复合电极的方法具有简单、方便和易于扩大工业化应用的有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Mo0.5W0.5S2纳米瓦/石墨烯电化学贮钠复合电极及其制备方法,复合电极的电化学贮钠活性物质为Mo0.5W0.5S2-纳米瓦/石墨烯的复合纳米材料,复合纳米材料中Mo0.5W0.5S2纳米瓦与石墨烯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所述Mo0.5W0.5S2纳米瓦为少层数的层状结构,复合电极的组分及其质量百分比含量为:Mo0.5W0.5S2纳米瓦/石墨烯复合纳米材料80%,导电乙炔黑10%,羧甲基纤维素5%,聚偏氟乙烯5%。上述技术方案中少层数的层状结构是指层数在6层或6层以下的层状结构,所述Mo0.5W0.5S2纳米瓦的平均层数为3层。上述Mo0.5W0.5S2纳米瓦/石墨烯电化学贮钠复合电极的制备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1)将氧化石墨烯超声分散在去离子水中,加入双子表面活性剂N-十二烷基亚丙基二胺双溴化铵(见附图1),并充分搅拌,然后依次加入L-半胱氨酸、硫代钼酸铵和硫代钨酸铵,并不断搅拌使L-半胱氨酸、硫代钼酸铵和硫代钨酸铵完全溶解,L-半胱氨酸、硫代钼酸铵和硫代钨酸铵用量的物质的量之比为5:0.5:0.5,硫代钼酸铵、硫代钨酸铵与氧化石墨烯的物质的量之比为0.5:0.5:2;(2)将步骤(1)得到的混合分散体系转移到水热反应釜中,并加入去离子水调整体积至水热反应釜标称体积的80%,双子表面活性剂N-十二烷基亚丙基二胺双溴化铵的浓度为0.01~0.02 mol/L,氧化石墨烯的含量为30-65 mmol/L, 将该反应釜放入恒温烘箱里,在230-250℃下水热反应24 h后,让其自然冷却至室温,用离心分离收集水热固体产物,并用去离子水充分洗涤,在100℃下真空干燥, 将得到的水热固体产物在氮气/氢气混合气氛中在800℃下热处理2 h,混合气体中氢气体积分数为10%,最后制备得到Mo0.5W0.5S2纳米瓦/石墨烯的复合纳米材料;(3)将上述制备的Mo0.5W0.5S2纳米瓦/石墨烯复合纳米材料作为电极的电化学贮钠活性物质,与乙炔黑、羧甲基纤维素及质量分数5%的聚偏氟乙烯的N-甲基吡咯烷酮溶液在搅拌下充分混合调成均匀的浆料,各组分质量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Mo0.5W0.5S2纳米瓦/石墨烯电化学贮钠复合电极,其特征在于,复合电极的电化学贮钠活性物质为Mo0.5W0.5S2­纳米瓦/石墨烯的复合纳米材料,复合纳米材料中Mo0.5W0.5S2纳米瓦和石墨烯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所述Mo0.5W0.5S2纳米瓦为少层数的层状结构,复合电极的组分及其质量百分比含量为:Mo0.5W0.5S2纳米瓦/石墨烯复合纳米材料80%,乙炔黑10%,羧甲基纤维素5%,聚偏氟乙烯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Mo0.5W0.5S2纳米瓦/石墨烯电化学贮钠复合电极,其特征在于,复合电极的电化学贮钠活性物质为Mo0.5W0.5S2-纳米瓦/石墨烯的复合纳米材料,复合纳米材料中Mo0.5W0.5S2纳米瓦和石墨烯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所述Mo0.5W0.5S2纳米瓦为少层数的层状结构,复合电极的组分及其质量百分比含量为:Mo0.5W0.5S2纳米瓦/石墨烯复合纳米材料80%,乙炔黑10%,羧甲基纤维素5%,聚偏氟乙烯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Mo0.5W0.5S2纳米瓦/石墨烯电化学贮钠复合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Mo0.5W0.5S2纳米瓦的平均层数为3层。
3.一种权利要求1或2所述Mo0.5W0.5S2纳米瓦/石墨烯电化学贮钠复合电极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其制备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
(1)将氧化石墨烯超声分散在去离子水中,加入双子表面活性剂N-十二烷基亚丙基二胺双溴化铵,并充分搅拌,然后依次加入L-半胱氨酸、硫代钼酸铵和硫代钨酸铵,并不断搅拌使L-半胱氨酸、硫代钼酸铵和硫代钨酸铵完全溶解,L-半胱氨酸、硫代钼酸铵和硫代钨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卫祥马琳黄国创王臻叶剑波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