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化学驱分压井分层测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515017 阅读: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0-08 14: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油田三次采油技术领域,属于一种化学驱分压井分层测压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已有技术无法测得化学驱溶液经过节流元件之后的压力问题而设计的,它由打捞杆、压盖、防转环、压簧、支撑座、扭簧、凸轮轴、凸轮、“0”型密封圈、测压元件、节流元件和扶正体组成。它主要应用在化学驱分压井中,具有结构新颖、简单,可实现聚合物驱、三元复合驱分压井分层测压,并可以多级使用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油田三次采油
,属于一种化学驱分压井分层测压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化学驱注入技术已经在大庆油田广泛应用,通过调节偏心配注器中节流原件的个数来控制各层段注入化学溶液的流量,从而实现分压注入。但是,目前只能测得节流原件之前的化学溶液的压力,经过节流原件之后化学溶液的压力是多少,即进入油层的化学溶液是在多大的压力下进入油层,与地层的破裂压力相比相差多少,还不能准确的测到,目前还没有化学驱分压井分层测压的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设计能测得化学溶液经过节流原件之后的化学溶液实际压力的一种化学驱分压井分层测压装置。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技术由打捞杆、压盖、防转环、压簧、支撑座、扭簧、凸轮轴、凸轮、“0”型密封圈、测压元件、节流元件及扶正体组成;其中打捞杆的下端放在支撑座的上端内,压盖套在打捞的外侧并与支撑座的上端螺纹连接,防转环套装在压盖上,打捞杆的下端为滑座,并且滑座与压盖之间设有压簧,凸轮设在支撑座的壁上,凸轮轴上设有扭簧,凸轮轴通过螺纹与支撑座固定,并将凸轮固定在支撑座的壁上,“0”型密封圈套装在支撑座上,测压元件的上端与支撑座的下端螺纹连接,测压元件的下端与节流元件上端螺纹连接,节流元件的下端与扶正体螺纹连接。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它实现了化学驱分压井的分层测压,可以直接测得经过节流原件之后化学溶液的压力,并且结构简单、新颖、可多级使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本实用新型由打捞杆1、压盖2、防转环3、压簧4、支撑座5、扭簧6、凸轮轴7、凸轮8、“0”型密封圈9、测压元件10、节流元件11及扶正体12组成;其中打捞杆1的下端放在支撑座5的上端内,压盖2套在打捞杆1的外侧并与支撑座5的上端螺纹连接,防转环3套装在压盖2上,打捞杆1的下端为滑座,并且滑座与压盖2之间设有压簧4,凸轮8设在支撑座5的壁上,凸轮轴7上设有扭簧6,凸轮轴7通过螺纹与支撑座5固定,并将凸轮8固定在支撑座5的壁上,“0”型密封圈9套装在支撑座5上,测压元件10的上端与支撑座5的下端螺纹连接,测压元件10的下端与节流元件11上端螺纹连接,节流元件11的下端与扶正体12螺纹连接。现场应用时,首先把装有测压元件10的本技术装置投放到每个层段的偏心配注器的偏孔内,然后正常注入化学溶液,化学溶液经过进液孔A后,测压元件10首先记录进液孔A化学溶液的压力,化学溶液经过扶正体12和节流元件11进入进液孔B测得经过节流原件后的压力。待分层流量稳定后捞出本技术装置,回放测压元件10的存储信号,就可以得到经过节流原件11前后化学溶液的压力,实现化学驱分质井分层测压的目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化学驱分压井分层测压装置,其特征在于:它由打捞杆(1)、压盖(2)、防转环(3)、压簧(4)、支撑座(5)、扭簧(6)、凸轮轴(7)、凸轮(8)、“0”型密封圈(9)、测压元件(10)、节流元件(11)及扶正体(12)组成;其中打捞杆(1)的下端放在支撑座(5)的上端内,压盖(2)套在打捞杆(1)的外侧并与支撑座(5)的上端螺纹连接,防转环(3)套装在压盖(2)上,打捞杆(1)的下端为滑座,并且滑座与压盖(2)之间设有压簧(4),凸轮(8)设在支撑座(5)的壁上,凸轮轴(7)上设有扭簧(6),凸轮轴(7)通过螺纹与支撑座(5)固定,并将凸轮(8)固定在支撑座(5)的壁上,“0”型密封圈(9)套装在支撑座(5)上,测压元件(10)的上端与支撑座(5)的下端螺纹连接,测压元件(10)的下端与节流元件(11)上端螺纹连接,节流元件(11)的下端与扶正体(12)螺纹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化学驱分压井分层测压装置,其特征在于:它由打捞杆(1)、
压盖(2)、防转环(3)、压簧(4)、支撑座(5)、扭簧(6)、凸轮轴(7)、
凸轮(8)、“0”型密封圈(9)、测压元件(10)、节流元件(11)及扶正
体(12)组成;其中打捞杆(1)的下端放在支撑座(5)的上端内,压盖(2)
套在打捞杆(1)的外侧并与支撑座(5)的上端螺纹连接,防转环(3)套装
在压盖(2)上,打捞杆(1)的下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万富徐德奎李海成梁福民蔡萌姜士彪唐俊东高光磊李啸峰韩宇宋兴良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