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蒸汽辅助重力泄油的温压测试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0513087 阅读:1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0-08 13: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蒸汽辅助重力泄油的温压测试系统,包括井下测温压钢缆和地面的控制柜两部分组成,其电源模块输出端分别与井下测温压钢缆和电加热模块输入端相连,井下测温压钢缆输出端与温度压力变送器输入端相连,模拟量采集模块输入端分别与温度压力变送器和温度传感器出端相连,模拟量采集模块输出端与CPU输入端相连,CPU输出端分别与显示屏和RS232-485通讯转换器和电加热模块的输入端相连,RS232-485通讯转换器输出端与温度监测终端的输入端相连,所述的井下测温压钢缆是将分别设有测温热电偶和测压膜片的热电偶测温缆和传导压力毛细管设置于铠缆中构成。本发明专利技术精确测量井下不同深度的温度和压力,极利于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蒸汽辅助重力泄油的温压测试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石油井下测温测压系统,特别是涉及一种蒸汽辅助重力泄油的温 压测试系统。
技术介绍
蒸汽辅助重力泄油(Steam Assisted Gravity Drainage,简称SAGD)是开发超稠 油的一项前沿技术,其原理是向注汽井连续注入高温、高干度蒸汽,首先发育蒸汽腔,蒸汽 腔向上及侧面移动,与油层中的原油发生热交换,加热油层并保持一定的油层压力,加热的 原油和蒸汽冷凝水靠重力作用泄到下面的生产井中产出的一种采油方法。该方法具有采收 率高、油汽比高及降低井间干扰,避免过早井间窜通等优点,已在我国的石油开采领域被大 量的应用。 SAGD技术的主要技术参数是控制井下各点蒸汽的温度和压力。现有的测温测压系 统易腐蚀,极易损坏,使用寿命短,无法时时监测油井井下不同深度的温度和压力,影响决 策部门进行分析和研究井下温度、压力分布的动态过程,难以实现对油井工作状态监控与 调整。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就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提供了一种能及时监测SAGD油井井下不 同深度的温度和压力,实现油井采油全周期温度与压力连续监测,且达到测温测压系统不 易损坏,可永久性设置于井下的一种蒸汽辅助重力泄油的温压测试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蒸汽辅助重力泄油的温压测试系统,包括井下数据采集的井下测温压钢缆和地 面的控制柜两部分组成,其结构如下:电源模块输出端分别与井下测温压钢缆和电加热模 块输入端相连,井下测温压钢缆输出端与温度压力变送器输入端相连,模拟量采集模块输 入端分别与温度压力变送器和温度传感器出端相连,模拟量采集模块输出端与CPU输入 端相连,CPU输出端分别与显示屏和RS232-485通讯转换器和电加热模块的输入端相连, RS232-485通讯转换器输出端与温度监测终端的输入端相连,所述的井下测温压钢缆是将 分别设有测温热电偶和测压膜片的热电偶测温缆和传导压力毛细管设置于铠缆中构成。 所述的温度压力变送器由温度变送器和压力变送器组成。 所述的 CPU 为 CPU226。 所述的显示屏为触摸式显示屏。 所述的电源模块采用太阳能或外部电源或随时给内部电池充电中的任意一种或 一种以上。 所述的温度监测终端为计算机。 所述的铠缆为不锈钢铠缆。 所述的控制箱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有防雨罩和固定支架。 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采用了较小的井下测温压钢缆,如1.9in无接箍油 管,甚至可以使用更小直径的测试油管,省下更多的空间用于更大口径的抽油泵安装,节省 材料,另外由于采用不锈钢铠缆,抗腐蚀,达到测温测压系统不易损坏,可永久性设置于井 下。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合理,使用安全、可靠,且精确测量井下不同深度的温度和压力,使油田 能够时时监测到油井的生产温度和压力,能够及时掌握油井的生产状况,从而可及时对生 产油井进行相应的施工方案,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极利于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专利技术温压测试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专利技术温压测试系统的井下测温压钢缆结构示意图。 图中主要零件:控制箱1,防雨罩101,固定支架102, CPU 2,温度监测终端3, RS232-485通讯转换器4,电加热模块5,显示屏6,温度传感器7,模拟量采集模块8,温度压 力变送器9,温度变送器901,压力变送器902,井下测温压钢缆10,测温热电偶1001,测压膜 片1002,电源模块11,热电偶测温缆12,传导压力毛细管1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不受具 体的实施例所限制,以权利要求书为准。另外,以不违背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前提下,对本发 明所作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容易实现的任何改动或改变都将落入本专利技术的权利要求范 围之内。 实施例1 : 如图1、2所示,一种蒸汽辅助重力泄油的温压测试系统,包括井下数据采集的井下测 温压钢缆和地面的控制柜两部分组成,模拟量采集模块8采用西门子EM231模块,其结构如 下:电源模块11输出端分别与井下测温压钢缆10和电加热模块5输入端相连,井下测温压 钢缆10输出端与温度压力变送器9输入端相连,模拟量采集模块8输入端分别与温度压力 变送器9和温度传感器7输出端相连,模拟量采集模块8输出端与CPU输入端相连,CPU输 出端分别与显示屏6和RS232-485通讯转换器4和电加热模块5的输入端相连,RS232-485 通讯转换器4输出端与温度监测终端3的输入端相连,所述的井下测温压钢缆10是将分别 设有测温热电偶1001和测压膜片1002的热电偶测温缆12和两根的传导压力毛细管13设 置于铠缆14中构成。 上述的温度压力变送器9由温度变送器901和压力变送器902组成。 上述的 CPU 为 CPU226。 上述的显示屏6为触摸式显示屏。 上述的电源模块11采用太阳能和外部电源。 上述的温度监测终端3为计算机。 上述的铠缆14为不锈钢铠缆。 上述的控制箱1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有防雨罩101和固定支架102。 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如下: 将井下测温压钢缆10下入油井的测试油管中;井下测温压钢缆10中的测温热电偶 1001与测压膜片1002测得油井井下的温度与压力,并通过补偿导线分别与温度压力变送 器9中的温度变送器901和压力变送器902相连接,经过温度压力变送器9的信号转换将 测得温度与压力信号变送成标准的4 一 20mA的电流信号,然后输入模拟量采集模块8,模 拟量采集模块8将采集的模拟量数据转换成数字量数据传送到CPU226中,CPU226通过通 讯口(COM1 口)与显示屏6连接,时时显示油井井下的温度与压力,CPU226的通讯口(COMO 口)通过RS232-485通讯转换器4与计算机3连接,RS232-485通讯转换器4将CPU226的 485信号转换232信号输入计算机3,实现油井井下温度与压力的电脑显示。 温度传感器7测量控制箱1内的温度,并传送到模拟量采集模块8中,再由模拟量 采集模块8传入CPU226中,当测得的温度低于摄氏5度时,由CPU226控制电加热板5开始 加热;当采集到控制箱温度高于摄氏10度时,由CPU226控制电加热板5停止加热。 测温热电偶1001与测压膜片1002通过需要测试的不同深度,可同时在热电偶测 温缆12上设置多个测温点和多根传导压力毛细管13,并现场制作装在井下测温压钢缆10 的内部。 本专利技术具有的技术指标和性能: 压力测量范围:〇?15MPa,精度:1%〇 ; 压力测量点数:2?3点; 温度测量范围:〇?400°C,精度:±1°C ; 温度测量点数:2?12点; 数据采集周期:5min (可调); 井下连续工作时间:彡12个月; 测试铠缆:外径:18mm ; 长度:500 ?2000m ; 在正常情况下井下测温压钢缆和控制柜都无须维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蒸汽辅助重力泄油的温压测试系统,包括井下数据采集的井下测温压钢缆和地面的控制柜两部分组成,其特征在于结构如下:电源模块(11)输出端分别与井下测温压钢缆(10)和电加热模块(5)输入端相连,井下测温压钢缆(10)输出端与温度压力变送器(9)输入端相连,模拟量采集模块(8)输入端分别与温度压力变送器(9)和温度传感器(7)输出端相连,模拟量采集模块(8)输出端与CPU(2)输入端相连,CPU(2)输出端分别与显示屏(6)和RS232‑485通讯转换器(4)和电加热模块(5)的输入端相连,RS232‑485通讯转换器(4)输出端与温度监测终端(3)的输入端相连,所述的井下测温压钢缆(10)是将分别设有测温热电偶(1001)和测压膜片(1002)的热电偶测温缆(12)和至少一根的传导压力毛细管(13)设置于铠缆(14)中构成。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蒸汽辅助重力泄油的温压测试系统,包括井下数据采集的井下测温压钢缆和地 面的控制柜两部分组成,其特征在于结构如下:电源模块(11)输出端分别与井下测温压钢 缆(10)和电加热模块(5)输入端相连,井下测温压钢缆(10)输出端与温度压力变送器(9) 输入端相连,模拟量采集模块(8 )输入端分别与温度压力变送器(9 )和温度传感器(7 )输出 端相连,模拟量采集模块(8)输出端与CPU (2)输入端相连,CPU (2)输出端分别与显示屏 (6)和RS232-485通讯转换器(4)和电加热模块(5)的输入端相连,RS232-485通讯转换器 (4)输出端与温度监测终端(3)的输入端相连,所述的井下测温压钢缆(10)是将分别设有 测温热电偶(1001)和测压膜片(1002)的热电偶测温缆(12)和至少一根的传导压力毛细管 (13)设置于铠缆(14)中构成。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蒸汽辅助重力泄油的温压测试系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颜伟朱德纯
申请(专利权)人:克拉玛依天兴泰石油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新疆;6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