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流式抛秧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515 阅读:2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气流式抛秧机,包括储秧装置、风力喷射装置及与风力源组合的连接装置。风力喷射装置由导风机构、进秧槽和秧苗导向管组成。进秧槽设置在储秧装置上;导风机构的一端与进秧槽的进风端相接,另一端连接风力源的送风管;秧苗导向管的一端与进秧槽的出秧端相接,另一端为自由端,秧苗从该端抛出呈抛物线运动入田间。风力源选用机动喷雾器。此种抛秧机不仅结构简单紧凑、轻便灵活、易于田间转移,而且所抛秧苗均匀,入田定植好。(*该技术在201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气流式抛秧机本技术属于水稻种植机械,特别涉及一种以风力为动力源的气流式抛秧机。抛秧技术是一种先进的水稻种植技术,随着该技术的推广,与之配套的抛秧机问世并不断发展和改进。据检索,现有气力(或气流)式抛秧机虽种类较多,但却存在结构复杂或不便于移动等缺点。例如,专利号为ZL95226849.3的中国专利所公开的“气力式水稻精密抛秧机”由拖板、牵引装置、机架、输秧拔秧装置、变速箱、风机、导风管、喷气嘴、接秧斗和导秧管组成,此种抛秧机虽然能实现成行抛秧作业,但结构确实较为复杂。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已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紧凑、便于田间转移、抛秧均匀且秧苗入田定植好的气流式抛秧机。本技术提供的气流式抛秧机包括储秧装置、风力喷射装置及与风力源组合的连接装置。风力喷射装置由导风机构、进秧槽和秧苗导向管组成;进秧槽设置在储秧装置上;导风机构的一端与进秧槽的进风端相接,另一端连接风力源的送风管;秧苗导向管的一端与进秧槽的出秧端相接,另一端为自由端。风力源可采用风机、机动喷雾器等便于移动的机械,但从性能、一机多用等因素综合考虑,最好选用机动喷雾器。为了更好地实现专利技术目的,在具体结构设计时还采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气流式抛秧机,包括储秧装置(2)、风力喷射装置及与风力源组合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风力喷射装置由导风机构、进秧槽(3)和秧苗导向管(1)组成,进秧槽设置在储秧装置(2)上,导风机构的一端与进秧槽的进风端相接,另一端连接风力源的送风管(9),秧苗导向管的一端与进秧槽的出秧端相接,另一端为自由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流式抛秧机,包括储秧装置(2)、风力喷射装置及与风力源组合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风力喷射装置由导风机构、进秧槽(3)和秧苗导向管(1)组成,进秧槽设置在储秧装置(2)上,导风机构的一端与进秧槽的进风端相接,另一端连接风力源的送风管(9),秧苗导向管的一端与进秧槽的出秧端相接,另一端为自由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流式抛秧机,其特征在于导风机构由进风管(8)和位于进风管内的导风管(7)组成,导风管(7)为斜圆锥管,其大端为进风口、小端为出风口,从外至内,其中心沿铅垂方向逐渐降低,进秧槽(3)的槽壁上部为斜面、下部为圆弧面,秧苗导向管(1)为圆锥管,圆锥管的大端为自由端,进秧槽的圆弧面与秧苗导向管为同一轴线且该轴线在铅垂方向高于导风管的轴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忠明梅国兴
申请(专利权)人:安岳县农业机械管理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51[中国|四川]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