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人工打窝播种器本技术涉及农业播种机械,特别是用于点播作业的打窝器。已有的农作物的人工播种,分为四个过程:打窝、播种、施肥、或有覆土。广泛用于点播打窝作业的工具有小麦撬、锄头,播种、施肥大多采用手播,覆土用脚或锄头覆盖。上述的小麦撬的高度大致为操作者的腰高,有Y字形的撬杆,在撬杆上端固连有横置手握横杆,撬杆的下端与撬嘴固连,有横断面为椭圆且上大下小的锥筒形的撬嘴,撬嘴上端的直圆筒形的撬柄与撬杆下端固连。使用时两手分别握持横杆的两端,用力向下压,使撬嘴的一半插入土壤,转动横杆,撬嘴也随之转动,然后将小麦撬提起离地,则打成一个窝孔。继续重复上述动作,上次打孔时进入撬嘴的泥土被下次进入撬孔的泥土顶起,从撬嘴上端口溢出。窝孔打成后,再由人工下种、施肥、覆土。这种小麦撬由于撬嘴下端为环形切口,需要较大的下压力量才能切入土壤,特别是对粘性重或板结土壤打孔时,还需要采用加砖石增加撬的重量,因此操作更加费力,劳动强度大。其次,对杂草、石块等杂质较多地土壤,由于切入阻力太大而不能打出窝孔。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农作物点播的打窝播种、且使用轻便、效率高的人工打窝播种器。本 ...
【技术保护点】
人工打窝播种器,包含撬嘴及其相连的撬窝杆,其特征在于上述撬嘴有两个上大下小的半锥形的嘴壳(1、2),两个嘴壳在上端铰连形成能开合的上大下小的锥体形,上述撬窝杆有两根,两根撬窝杆(4、5)的下端分别与两个嘴壳固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人工打窝播种器,包含撬嘴及其相连的撬窝杆,其特征在于上述撬嘴有两个上大下小的半锥形的嘴壳(1、2),两个嘴壳在上端铰连形成能开合的上大下小的锥体形,上述撬窝杆有两根,两根撬窝杆(4、5)的下端分别与两个嘴壳固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打窝播种器,其特征在于所说的两根撬窝杆(4、5)之间有与其中一根撬窝杆相连的播种箱(7),在播种箱内有能上下移动的能延伸到播种箱底板下方的播种杆(11),播种杆的下端部有播种槽(13),在其中一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美琼,王川,李王西,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省成都市西河初级中学校,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0[中国|成都]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