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免耕撬窝点播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517 阅读:2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农业播种机械,特别是小麦点播作业用的撬窝点播机。旨在提供用于小麦点播作业,窝孔成形好,播种效率高,便于路地行走的小麦免耕撬窝点播机。本点播机,包含有倒锥形的撬窝头8的撬窝器5,有机架1,机架上的动力机25及其传动相连的点播器13和轮轴2,与轮轴固连的至少一个轮毂4,至少一个上述撬窝器沿径向装在轮毂上构成置于点播器前方的撬窝轮3。在轮轴上和机架后部的尾轮轴上分别有拆装式的行走轮23,和尾轮24。(*该技术在201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小麦免耕撬窝点播机本技术涉及农业播种机械,特别是小麦点播作业用的撬窝点播机。已有的农作物的播种方式,如目前小麦的播种方式有人工撒播、人工撬窝播种、人力机播、浅耕机播等。人工播种不但效率低、劳动强度大,还不能保证播种质量;而机播也只能在大田块或平坝地区才能作业,且只能实现条沟播种,不能充分满足当今小麦生产所必须的农艺要求。农业免耕法,特别是小麦免耕撬窝点播方法,近来正在兴起。已有的人工撬窝播种中使用的撬窝棒,呈长条的杆棒形,撬窝时用人力高高举起撬窝棒,然后用力向下,将撬窝棒的倒锥形的头部冲入土壤,冲成窝孔。因此,撬一个窝孔,必须举起一次撬窝棒、在下冲一次撬窝棒,其效率极低,由于不能保证呈铅垂状下冲,其窝孔成形质量差。但是目前却尚无一种实用于小麦免耕撬窝点播的播种机械。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小麦点播作业,窝孔成形好,播种效率高,便于路地行走的小麦免耕撬窝点播机。本技术采用动力机驱动经改进后的多个撬窝棒组装成撬窝轮,点播器的结构来实现其目的。并进一步采用拨杆拨动撬窝器旋转以提高窝孔的成形质量来实现其目的。再进一步采用在撬窝轮的轮轴上配装可拆装的行走轮和尾轮以便路地行走来实现其目的。本技术的小麦免耕撬窝点播机(参见附图),包含有倒锥形的撬窝头(8)的撬窝器(5),其特征在于有机架(1),机架上的动力机(25)及其传动相连的点播器(13)和轮轴(2),与轮轴固连的至少一个轮毂(4),至少一个上述撬窝器沿径向装在轮毂上构成置于点播器前方的撬窝轮(3)。上述的撬窝器(5)有与轮毂相连且与撬窝头(8)同轴线的转轴(6),和转轴上的转轴的回位弹簧(10),有连接转轴和撬窝头并偏离转轴轴线的偏心连杆-->上述的轮轴上有行走轮(23),所说的机架后部的尾轮轴上有尾轮(24)。上述的点播器(13)有与动力机(25)传动相连的横置的排种轴(20),排种轴上依次套装有横向调节垫片(21)、可转动调节的排种轮(16),和锁定排种轮的锁紧螺母(22),排种轮的轮缘部有至少一个能与上方的种子箱(14)连通的内置有调节式的排种塞(18)的种子杯(17),排种轮上有排种塞的定位螺钉(19)。使用本技术,用于小麦点播作业时,在动力机的驱动下,使多个沿径向安装在轮毂上的各撬窝器随轮毂的转动而在土地上滚动,滚动至机架正下方的撬窝器,在整机重量的作用下,被压入土壤,随后撬窝器上的支杆被固定在机架上的拨杆拨动,使撬窝器沿其转轴的轴线转动适当角度,然后随滚动该撬窝器被提起,在回位弹簧作用下回旋复位,完成撬窝。继后,下一个撬窝器被压入土壤,重复压入、旋转、提起、复位的撬窝过程。在本技术的滚动运行中,各撬窝器依次、连续、循环地重复进行压入、旋转、提起、复位过程,实现连续撬窝,在各撬窝器转至脱泥板位置时被脱泥板刮除其上粘带的泥土。当窝孔成形后,紧接撬窝轮后方的点播器将小麦种及时排入窝孔,完成点播作业。本技术在路地上行走转移时,将行走轮安装在轮轴上,并将尾轮安装在机架后部的尾轮轴上,在动力机的驱动下,便可实现路地行走和播种地块转移时的行走。本技术的上述结构,使其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效果。一、本技术的机架、轮轴、轮毂,和轮毂上的撬窝器结构,构成撬窝轮结构,实现滚动式撬窝,因此能大幅度地提高撬窝效率。二、本技术的撬窝器沿轮毂径向安装的结构,能保证撬窝器沿近似铅垂的方向压入土壤,能基本保证撬窝的窝孔成形质量。三、本技术的撬窝器的转轴、偏心连杆、径向支杆、回位弹簧、拨动柱结构,使撬窝器在压入土壤后再旋转,从而能获得更加优异的窝孔成形质量。四、本技术的脱泥板结构,能清除撬窝器在撬窝过程中堆积在撬窝器上的泥土,从而以保证撬窝效率和窝孔成形质量。五、本技术的点播机结构,使本技术能一次完成小麦的撬窝点播作业。排种轴上的轴向调节垫片能实现排种轮的横向调节,使排种轮在横向上与撬-->窝器相一致;排种轮可转动地套装在排种轴上并用锁紧螺母锁定的结构,能转动调节排种轮调节种子的排出时间,与横向调节相配合,在点播机行走中使排出的种子能准确地落入窝孔;种子杯中的排种塞及其定位螺钉结构,能调节排种塞在种子杯中的位置,调节种子杯的种子容量。六、本技术的行走轮和尾轮结构,便于本技术在路地上的运输行走,和田间地块间的转移行走。本技术适用于农作物的撬窝点播作业,特别适用于小麦的免耕点播作业。下面,再用实施例及其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地说明。附图的简要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小麦免耕撬窝点播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局部的俯视图。显示省略机架的把手部、点播器、种子箱后本撬窝器左半部的俯视结构。图3是撬窝器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的左视图。图5是图1的撬窝轮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2的机架上的拨动柱拨动撬窝器旋转的示意图。虚线箭头示撬窝轮的前进方向。实线箭头示支杆连同撬窝器的转动方向,双点划线示支杆转动后的位置。图7是图1的动力传动示意图。图8是图1的点播器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图8点播器的排种轮的A-A剖视图。图10是图8点播器的点播示意图。实施例1本技术的一种小麦免耕撬窝点播机,如附图所示。由机架、撬窝轮、拨动杆、脱泥板、点播器、行走轮和尾轮、动力机等构成。上述机架1,呈通常的框架形,有与对倾斜向上的把手。在机架上有其两端分别固装在机架两侧纵杆上的轮轴2。轮轴可以有一根,也可以有相互平行的多根。在轮轴上呈可转动地装有一个撬窝轮,也可以安装相互平行的多个撬窝轮。-->上述撬窝轮3,由轮毂、撬窝器构成。轮毂4用轴承呈可转动地装在轮轴2上。轮毂有圆盘形的中心轮盘、和圆环形的轮环。撬窝器5由转轴、偏心连杆、支杆、撬窝头构成。转轴6沿轮毂4的径向呈可转动地贯穿轮环上的通孔,其尾端插入中心轮盘的轮缘上的盲孔中(图中未显示)。转轴6的前端,固连与转轴垂直即治转轴径向的板条形的支杆7。撬窝头8由与转轴同轴线的呈倒置的椭圆锥体端头,和紧接的圆柱体构成。在支杆7与撬窝头8之间连接有偏离转轴和撬窝头轴线的扁条形的偏心连杆9。从而使支杆、偏心连杆、撬窝头三者连成∏形结构。在转轴6上套装有回位弹簧10,回位弹簧采用通常的螺旋形弹簧,并装在弹簧壳内。回位弹簧的一端与转轴固连,另一端伸出弹簧壳并与相邻的撬窝器的转轴相接触而成为固定支点。上述拨动柱11,呈弯曲形杆,上端采用通常结构固定在机架的适当位置;下端呈铅垂状伸至轮轴2的下方能与撬窝器上的支杆7相接触的位置,并在下端套配可转动的柱套,使之与支杆相对接触时柱套转动以减小作相对运动时的阻力。为使拨动柱能拨转撬窝器,撬窝器的装配,应使各撬窝顺随撬窝轮转动时,位于轮轴正下方的撬窝器上的支杆能与固定的拨动柱相接触,使拨动柱能相对地拨动撬窝器旋转。上述脱泥板12,呈板块形,固装在机架1上,应使脱泥板伸入转动中的撬窝器5的∏形口内并靠近撬窝头,以便脱除堆积在撬窝头上方∏形口内的泥土。上述点播器13,选用通常结构的小麦点播器,用通常结构固装在机架上并置于撬窝轮的后方。点播器有漏斗形的种子箱14,有与种子箱下部相连的内侧呈半圆弧形的护种片15,有与护种片的半圆弧形的内侧相配合的圆盘形的排种轮16。排种轮的外侧中部凹入并有较厚的轮缘,在轮缘部有沿轮缘开制的多个种子杯17,种子杯呈沿排种轮径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小麦免耕撬窝点播机,包含有倒锥形的撬窝头(8)的撬窝器(5),其特征在于有机架(1),机架上的动力机(25)及其传动相连的点播器(13)和轮轴(2),与轮轴固连的至少一个轮毂(4),至少一个上述撬窝器沿径向装在轮毂上构成置于点播器前方的撬窝轮(3)。

【技术特征摘要】
1、小麦免耕撬窝点播机,包含有倒锥形的撬窝头(8)的撬窝器(5),其特征在于有机架(1),机架上的动力机(25)及其传动相连的点播器(13)和轮轴(2),与轮轴固连的至少一个轮毂(4),至少一个上述撬窝器沿径向装在轮毂上构成置于点播器前方的撬窝轮(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麦免耕撬窝点播机,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撬窝器(5)有与轮毂相连且与撬窝头(8)同轴线的转轴(6),和转轴上的转轴的回位弹簧(10),有连接转轴和撬窝头并偏离转轴轴线的偏心连杆(9),和沿转轴径向与连杆相连的支杆(7),有与机架(1)相连并与支杆相配合拨动撬窝器转动的拨动柱(11)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国云马德军肖长松周开文赵龙魁易大东
申请(专利权)人:都江堰市农机技术推广站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51[中国|四川]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