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何士新专利>正文

把粗饲料转化成精饲料的生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05149 阅读:41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动物饲料的生产方法,特别是一种利用粗饲料做主料生产精饲料的方法。利用发酵微生物和食用菌菌丝的丰富营养及分解转化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等物质的能力,经过培养料发酵和接种食用菌的多次进行,达到分解转化干草、蒿秕类粗饲料中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等物质的效果,从而使之转变成高营养精饲料。(*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动物饲料的生产方法,特别是一种利用粗饲料做主料生产精饲料的方法。饲料业把营养价值较低的干草类、蒿杆和秕壳类物质称之为粗饲料。这些物质用来饲养动物效果较差。这些用作粗饲料的物质,同时也是食用菌代料栽培的原料,用来栽培食用菌。食用菌生产过程中采收(菇)耳后留下的废培养料叫菌糠。这些物质在食用菌菌丝生长过程中,随着酶解作用使其中的粗纤维降解,粗蛋白等营养物质大幅度提高。特别是一般饲料所缺乏的必需氨基酸和菌类多糖、菌糠中含量丰富。铁、钙、磷、镁与矿物质元素含量也较之丰富。而且菌糠所有的菌香味,也使之具有良好的适口性,因此可以把菌糠用来做饲料,其营养价值一般相当于糠麸,由此称之为菌糠。但其营养价值低于作为精饲料的玉米。美中不足的是食用菌菌丝分解粗纤维的能力有限,只能分解转化其中的一部分,如食用菌中分解能力强的平菇类,一般也只能分解其中的20%至30%(个别的达40%左右),而这些物质中的大部分粗纤维(70%至80%),没有被分解转化,残留在菌糠中,因此菌糠中粗纤维含量很高,平菇类菌糠一般在20%左右,如此高的粗纤维,大大降低了菌糖中的饲用价值,故作为牛、羊、兔等草食性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把粗饲料转化成精饲料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a、有效成分中各组分的重量百分比为:(1)干草、蒿秕类基料81-86.5(%)(2)米糠、麸皮类辅料9-15(%)(3)尿素3.5-4(%)(4)石膏0.5(%)(5)食用菌液体菌种量为上述培养料总干重的20-40(%);b、其工艺过程为:原料粉碎→混料处理→培养料发酵→培养料接种食用菌→培养料再发酵→培养料再接种食用菌→发好菌出厂→饲喂。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士新
申请(专利权)人:何士新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21[中国|辽宁]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