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郑云峰专利>正文

一种电动自行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502814 阅读:1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0-04 20: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动自行车,包括车体和附设座椅(5),所述车体包括前叉(2)、车把(3)和头管(4),所述附设座椅设置于头管上;车把包括两个把手(31)和两根L型曲管(32),L型曲管包括向车体内侧弯曲的弯曲部(321)和向车体外侧延伸的延长部(322),所述延长部的一端与前叉连接,其另一端与弯曲部连接,所述弯曲部与把手连接,把手与车体前进方向垂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附设座椅不会随着车把的转动而转动,保障了坐在附设座椅上的孩子的安全及舒适。车把的延长部、弯曲部的设置保障了附设座椅周围有较大空间,既不影响车把操作也不碰撞到孩子;把手与车体前进方向垂直的设置使得车把转动无扭矩力,转动灵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种电动自行车
本技术涉及自行车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带前置座位的电动自行车、自行车以及电动车。
技术介绍
目前,人们通常会在自行车、电动车或电动自行车的车体后面加设儿童座椅,以便于接送孩子上学。由于儿童座椅设置在车体后面,因此孩子不在骑车人的视野范围内,当孩子熟睡或车子遭受碰撞时,孩子很容易从儿童座椅上滑落下来,危及孩子安全。 申请号为00231917.9的中国技术专利《前座式能带孩子的自行车》提供了一种前置儿童座椅式自行车,儿童座椅安装在车把上,且随着车把的转动而转动,以避免车把碰撞儿童附设座椅而影响孩子就坐。但是由于儿童座椅会随着车把的转动而转动,每转动一次儿童座椅上的孩子就会跟着转动一次,使得孩子头脑眩晕、不舒适。同时,儿童座椅随车把转动时会产生较大的离心力,危及孩子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动自行车,以解决上述附设座椅安装在车把上导致孩子头脑眩晕、不安全的问题。 本技术提供的电动自行车,包括车体和附设座椅,所述车体包括车架、前叉、车把和头管,所述附设座椅设置于所述头管上;所述车把包括两个把手和两根L型曲管,所述L型曲管包括向车体内侧弯曲的弯曲部和向车体外侧延伸的延长部,所述延长部的一端与前叉连接,其另一端与弯曲部连接,所述弯曲部与把手连接,所述把手与车体前进方向垂直。 优选的,所述附设座椅包括靠背、坐垫和围栏,所述围栏和靠背均与坐垫连接。 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效果:本技术提供的电动自行车,车把与前叉连接,且附设座椅设置于头管上,具有如下优点: (I)附设座椅位于车把的转动圆心处,使得附设座椅不会随着车把的转动而转动,保障了坐在附设座椅上的孩子的安全,同时也使得孩子不会因车把的转动而产生头脑眩晕不舒适感。 (2)附设座椅设置于头管上,孩子坐在附设座椅上时犹如被抱在骑车人的怀里,遇到紧急情况(如跌倒或碰撞)时,可以迅速的护住孩子,保障孩子安全。 (3)附设座椅位于骑车人的可视位置,孩子在骑车人的视野范围内,骑车人可以清楚掌握孩子的状态,避免孩子因熟睡而滑落附设座椅。 (4)附设座椅位于车把的转动圆心处,且车把通过L型曲管的延长部与前叉连接,增加了附设座椅周围的空间,车把不会碰着孩子,车把的转动也不会受孩子的影响,车把灵活。 (5)车把的弯曲部与把手连接,且把手与车体前进方向垂直,把手转动无扭矩力,转动灵活。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提供的电动自行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提供的电动自行车的车把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提供的电动自行车的附设座椅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子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参阅图1,图1示出了本实施例提供的电动自行车的示意结构(主视)。本实施例提供的电动自行车包括车体,车体包括车架1、前叉2、车把3和头管4,前叉2与头管4活动连接,车架I与头管4固定连接,车把3与前叉2连接,头管4上设有附设座椅5。车把3直接与前叉2连接,车把3转动则直接带动前叉2随之转动,头管4和车架I随着前叉2的转动而向车把3转动的方向偏转,使得车体向车把3转动的方向行驶。将附设座椅5设置于头管4上,附设座椅5只会随着头管4的偏转而偏转,而不会随着车把3的转动而转动,保障了坐在附设座椅5上的孩子的安全,避免了孩子因车把3转动产生的离心力而导致孩子被抛出附设座椅5。且附设座椅5设置于头管4上,孩子坐在附设座椅5上时犹如被抱在骑车人的怀里,遇到紧急情况(如跌倒或碰撞)时,可以迅速的护住孩子,保障孩子安全。此外,孩子在骑车人的视野范围内,骑车人可以清楚掌握孩子的状态,避免孩子因熟睡而滑落附设座椅5。附设座椅5设置于头管4上,车把3绕着头管4转动,即附设座椅5位于车把3的转动圆心处,使得车把3的转动不会碰到附设座椅5,不影响车把3操作的同时也不会碰撞到孩子。 如图1、图2所示,图2示出了本实施例提供的电动自行车的车把3示意结构(左视)。本实施例中,车把3包括两个把手31和两个L型曲管32,每个L型曲管32包括弯曲部321和延长部322,弯曲部321向车体内侧弯曲,延长部322向车体外侧延伸,把手31与弯曲部321的一端连接,且把手31与车体前进方向垂直;延长部322与前叉2连接,L型曲管32与前叉2之间通过延长部形成较大空间,弯曲部向内弯曲。延长部322增加了 L型曲管32与前叉2之间的空间,但是同时也使得把手31距离后座(骑车人的附设座椅)较远,不便于骑车人操作把手31。弯曲部321向车体内侧弯曲,则使得与弯曲部321连接的把手31距离后座较近,便于骑车人操作车把3,即,实现在增加附设座椅5周围空间的同时也不影响骑车人操作。此外,把手31与车体前进方向垂直,把手31转动无扭矩力,转动灵活。 通过让L型曲管32的弯曲部321向车体左右两侧偏折弯曲的方式可以使得两个把手之间的距离保持较佳距离,如32-46cm。作为另一种实施方式,如图2所示,车把3还包括横杆33,前叉2垂直连接于横杆33的中部,横杆33的两端分别与一根L型曲管32的延长部322连接。通过设置横杆33,横杆33的长度以32_46cm为佳,把手31与横杆33之间的竖直距离以30-50cm为佳,以增加两根L型曲管32之间的水平距离,即增加座椅5周围的空间。 如图3所示,为了进一步保障孩子的安全与舒适度,车架I上设有支架,用于支撑附设座椅5,附设座椅5包括靠背51、坐垫52、围栏53和脚踏板54,脚踏板54设置于支架或头管4上,围栏53与靠背51和坐垫52连接。此外,还可在头管4上设置一个带开口或上盖的壳体/箱体,附设座椅5设置于壳体/箱体内,孩子坐在附设座椅5上,增加孩子的舒适感和平稳感,也可遮风挡雨,避免孩子因风吹雨淋而损害健康。 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技术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施例中仅描述了在电动自行车的车架I上设置附设座椅5,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很容易明白,本技术的附设座椅5设置于头管4上、且车把3与前叉2直接连接的结构不仅适用于电动自行车,同样适用于自行车、电动车,将附设座椅5设置于头管4、车把3与前叉2直接连接的自行车和电动车都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此外,本技术提供的电动自行车,在车架I上设置附设座椅,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想到的,附设座椅可由纳物箱或纳物框代替,即是说,在头管4上设置纳物箱或纳物框以储放货物,而不是设置附设座椅以便于携带孩子。此外,纳物箱或纳物框也可以设置于车架I上。传统的自行车、电动车或电动自行车都是将纳物箱或纳物框与头管连接,且位于车体的外侧,不法分子可以很迅速的从纳物箱或纳物框中抢取货物。将纳物箱或纳物框设置于头管或车架I上,且位于车体内侧,纳物箱或纳物框距离骑车人距离更近,在骑车人的身体范围内(在骑车人的手臂下方),不法分子则很难从纳物箱或纳物框中抢取货物,保障骑车人的财产安全。当然的,也避免了纳物箱或纳物框中承载重物时因转动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动自行车,包括车体和附设座椅(5),所述车体包括车架(1)、前叉(2)、车把(3)和头管(4),其特征在于,所述附设座椅(5)设置于所述头管(4)上;所述车把(3)包括两个把手(31)和两根L型曲管(32),所述L型曲管(32)包括向车体内侧弯曲的弯曲部(321)和向车体外侧延伸的延长部(322),所述延长部(322)的一端与前叉(2)连接,其另一端与弯曲部(321)连接,所述弯曲部(321)与把手(31)连接,所述把手(31)与车体前进方向垂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自行车,包括车体和附设座椅(5),所述车体包括车架(I)、前叉(2)、车把(3)和头管(4),其特征在于, 所述附设座椅(5)设置于所述头管(4)上;所述车把(3)包括两个把手(31)和两根L型曲管(32),所述L型曲管(32)包括向车体内侧弯曲的弯曲部(321)和向车体外侧延伸的延长部(322),所述延长部(322)的一端与前叉(2)连接,其另一端与弯曲部(321)连接,所述弯曲部(321)与把手(31)连接,所述把手(31)与车体前进方向垂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把(3)还包括横杆(33),所述前叉(2)垂直连接于所述横杆(33)中部,所述横杆(33)的两端分别与一根L型曲管(32)的延长部(322)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上设有支撑附设座椅(5)的支架。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之一所述的电动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把手(31)之间的距离为32-46cm。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之一所述的电动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31)与前叉(2)之间的竖直距离为30-50cm。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附设座椅(5)包括靠背(51)、坐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云峰
申请(专利权)人:郑云峰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