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董韬专利>正文

防碰伤铸造散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498910 阅读:143 留言:1更新日期:2014-10-04 15: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顶部、底部及整体光滑无棱角,无翼片,能有效减少磕碰伤人的意外发生的防碰伤铸造散热器。包括后侧表面邻近于墙面的散热器单片,所述散热器单片包括过水管柱,所述散热器单片的顶面和前侧表面之间圆弧过渡,所述散热器单片的顶面和后侧表面之间圆弧过渡,所述散热器单片的顶面和所述左侧表面之间圆弧过渡,所述散热器单片的顶面和所述右侧表面之间圆弧过渡;所述散热器单片的底面和前侧表面之间圆弧过渡,所述散热器单片的底面和后侧表面之间圆弧过渡,所述散热器单片的底面和所述左侧表面之间圆弧过渡,所述散热器单片的底面和所述右侧表面之间圆弧过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防碰伤铸造散热器
本技术涉及采暖散热设备领域,尤其是一种防碰伤铸造散热器。
技术介绍
目前,公知的铸造散热器为柱型或柱翼型,但都存在着这样的缺陷:散热器顶部及底部或翼片均有较为尖锐的棱角,人一旦因为意外磕碰到散热器,极易造成严重的身体伤害。 有鉴于上述的缺陷,本设计人,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防碰伤铸造散热器,使其更具有产业上的利用价值。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顶部、底部及整体光滑无棱角,无翼片,能有效减少磕碰伤人的意外发生的防碰伤铸造散热器。 本技术的防碰伤铸造散热器,包括后侧表面邻近于墙面的散热器单片,所述散热器单片包括过水管柱,所述散热器单片的顶面和前侧表面之间圆弧过渡,所述散热器单片的顶面和后侧表面之间圆弧过渡,所述散热器单片的顶面和所述左侧表面之间圆弧过渡,所述散热器单片的顶面和所述右侧表面之间圆弧过渡;所述散热器单片的底面和前侧表面之间圆弧过渡,所述散热器单片的底面和后侧表面之间圆弧过渡,所述散热器单片的底面和所述左侧表面之间圆弧过渡,所述散热器单片的底面和所述右侧表面之间圆弧过渡。 进一步的,所述散热器的顶面为弧形顶面,所述弧形顶面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散热器单片的前侧表面和后侧表面相连,所述弧形顶面的弧度为180度,所述散热器的底面为弧形底面,所述弧形底面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散热器单片的前侧表面和后侧表面相连,所述弧形底面的弧度为180度。 进一步的,所述顶面的左侧部和右侧部之间的顶面中部向上隆起形成弧形轮廓,所述底面的左侧部和右侧部之间的底面中部向下凸出形成弧形轮廓。 进一步的,所述过水管柱的外表面包括弧形面。 进一步的,所述过水管柱的外轮廓为椭圆柱形。 进一步的,所述过水管柱的外轮廓为圆柱形。 借由上述方案,本技术至少具有以下优点:散热器单片的顶面和前侧表面、后侧表面、左侧表面、右侧表面之间圆弧过渡,散热器单片的底面和前侧表面、后侧表面、左侧表面、右侧表面之间圆弧过渡,散热器单片的顶部和底部光滑圆润,所述过水管柱的外表面包括弧形面,使得散热器整体光滑圆润,没有尖锐棱角,磕碰不易伤人。 上述说明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技术防碰伤铸造散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侧视图; 图3是图1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 参见图1、图2和图3所示,防碰伤铸造散热器,包括后侧表面5邻近于墙面的散热器单片1,所述散热器单片I包括过水管柱8,所述散热器单片I的顶面2和前侧表面6之间圆弧过渡,所述散热器单片I的顶面2和后侧表面5之间圆弧过渡,所述散热器单片I的顶面2和所述左侧表面4之间圆弧过渡,所述散热器单片I的顶面2和所述右侧表面3之间圆弧过渡。 所述散热器单片I的底面7和前侧表面6之间圆弧过渡,所述散热器单片I的底面7和后侧表面5之间圆弧过渡,所述散热器单片I的底面7和所述左侧表面4之间圆弧过渡,所述散热器单片I的底面7和所述右侧表面3之间圆弧过渡。 如图1所示,所述散热器的顶面2为弧形顶面,所述弧形顶面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散热器单片的前侧表面6和后侧表面5相连,所述弧形顶面的弧度为180度,所述散热器的底面7为弧形底面,所述弧形底面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散热器单片的前侧表面6和后侧表面5相连,所述弧形底面的弧度为180度。所述散热器的顶面2为弧形顶面,所述散热器的底面7为弧形底面使得在前后方向上散热器的顶部和底部更加光滑圆润。 如图2所示,所述顶面2的左侧部和右侧部之间的顶面中部向上隆起形成弧形轮廓,所述底面7的左侧部和右侧部之间的底面中部向下凸出形成弧形轮廓。这样使得在左右方向上散热器的顶部和底部更加光滑圆润。 所述过水管柱8的外表面包括弧形面。使得过水管柱的外表光滑圆润没有尖锐棱角,避免了碰撞导致的意外伤害发生。 所述过水管柱8的外轮廓可以为椭圆柱形。所述过水管柱8的外轮廓还可以为圆柱形。 散热器单片I的顶面2和前侧表面6、后侧表面5、左侧表面4、右侧表面3之间圆弧过渡,散热器单片I的底面7和前侧表面6、后侧表面5、左侧表面4、右侧表面3之间圆弧过渡,散热器单片I的顶部和底部光滑圆润,所述过水管柱的外表面包括弧形面,使得散热器整体光滑圆润,没有尖锐棱角,磕碰不易伤人。 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防碰伤铸造散热器,包括后侧表面邻近于墙面的散热器单片,所述散热器单片包括过水管柱,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单片的顶面和前侧表面之间圆弧过渡,所述散热器单片的顶面和后侧表面之间圆弧过渡,所述散热器单片的顶面和所述左侧表面之间圆弧过渡,所述散热器单片的顶面和所述右侧表面之间圆弧过渡;所述散热器单片的底面和前侧表面之间圆弧过渡,所述散热器单片的底面和后侧表面之间圆弧过渡,所述散热器单片的底面和所述左侧表面之间圆弧过渡,所述散热器单片的底面和所述右侧表面之间圆弧过渡,所述散热器的顶面为弧形顶面,所述弧形顶面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散热器单片的前侧表面和后侧表面相连,所述弧形顶面的弧度为180度,所述散热器的底面为弧形底面,所述弧形底面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散热器单片的前侧表面和后侧表面相连,所述弧形底面的弧度为180度。

【技术特征摘要】
1.防碰伤铸造散热器,包括后侧表面邻近于墙面的散热器单片,所述散热器单片包括过水管柱,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单片的顶面和前侧表面之间圆弧过渡,所述散热器单片的顶面和后侧表面之间圆弧过渡,所述散热器单片的顶面和所述左侧表面之间圆弧过渡,所述散热器单片的顶面和所述右侧表面之间圆弧过渡;所述散热器单片的底面和前侧表面之间圆弧过渡,所述散热器单片的底面和后侧表面之间圆弧过渡,所述散热器单片的底面和所述左侧表面之间圆弧过渡,所述散热器单片的底面和所述右侧表面之间圆弧过渡,所述散热器的顶面为弧形顶面,所述弧形顶面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散热器单片的前侧表面和后侧表面相连,所述弧形顶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韬丁春伶
申请(专利权)人:董韬丁春伶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1条评论
  • 来自[天津市联通] 2015年01月09日 09:17
    还不到一岁的的宝宝好奇心强烈很多东西都可能吸引到他的注意而去探索然而这个阶段的宝宝肢体动作尚未发育成熟运动协调能力不够时常会发生撞碰到物品的情况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