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胡佰林专利>正文

一种杆类工件淬火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494854 阅读: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0-04 13: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布了一种杆类工件淬火固定装置,属于热处理设备技术领域。所述的固定装置包括设置在底部的承重盘,所述的承重盘上方设置有固定盘,固定盘上开设有工件孔,所述的承重盘与固定盘通过支撑杆固定连接,支撑杆穿过固定盘的上部设置有吊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加热时长杆类工件竖直放置在固定装置的工件空中,可以有效减小淬火变形,保证淬火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杆类工件淬火固定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工件固定装置,特别涉及一种杆类工件淬火固定装置,属于热处理设备

技术介绍
机械零件在热处理过程中,会受到组织应力和热应力的综合影响,从而造成工件的变形和开裂;如果工件的变形比较严重,则必须进行校直(正);而开裂的工件基本上不能挽救,只能报废,造成材料和能源的浪费和经济损失,如煤矿机械的液压支架上所用的销轴、导杆、丝杆都属于杆类工件,其长度多在80(T2000mm之间,直径多在Φ 20-Φ 120mm之间,在热处理淬火时,如果采用普通的排列平放的装炉方式,随着温度的升高,塑性增强,工件在自身重力以及相互挤压的情况下,容易出现弯曲变形。在淬火冷却的过程中,这种变形会进一步增强,从而需要在热处理淬火后增加校直工序,由于校直工序多采用常温冷压变形,工件内部存在应力,校直后需进行去应力退火。总体而言,杆类工件的热处理弯曲变形会增加人力和物力的消耗,延长工序流程,降低生产效率,在生产中要尽可能予以避免,解决弯曲变形问题的方法之一是改变杆类工件的装炉方式,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固定装置,改变销轴、导杆、丝杆等杆类工件排列平放的装炉方式,减少热处理过程中的变形,从而提高产品质量,降低能源消耗。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以上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供一种杆类工件淬火固定装置,以克服上述杆类工件在淬火中变形不易控制的问题。 为实现本技术的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杆类工件淬火固定装置,所述的固定装置包括设置在底部的承重盘,所述的承重盘上方设置有固定盘,固定盘上开设有工件孔,所述的承重盘与固定盘通过支撑杆固定连接,支撑杆穿过固定盘的上部设置有吊环,所述的固定盘上的工件孔至少设置两个,所述的承重盘上开设有流液孔,所述的流液孔的直径小于工件的直径,所述的固定盘设置为至少两个,所有固定盘上的工件孔直径相同,上下工件孔中心在同一条轴线上,所述的固定盘与支撑杆分体设置,固定盘与支撑杆采用固定装置连接。 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杆类工件淬火固定装置的有益技术效果为:加热时长杆类工件竖直放置在固定装置的工件空中,可以有效减小淬火变形,保证淬火质量,淬火过程中直接吊起固定装置,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整个固定装置用耐热钢铸造而成,具有较好的刚度,不易变形,工作稳定,实用性强,固定盘设置至少两个,对于较长类工件的变形控制效果更好,固定盘与支撑杆之间分体采用固定装置连接,可以根据杆径需要方便的更换不同工件孔直径的固定盘,有利于适应不同的杆径需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技术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理解和施行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在此提供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这些实施实例为了更好的解释本技术所述的技术方案,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任何形式限制。 一种杆类工件淬火固定装置,所述的固定装置包括设置在底部的承重盘,所述的承重盘上方设置有固定盘,固定盘上开设有工件孔,所述的承重盘与固定盘通过支撑杆固定连接,支撑杆穿过固定盘的上部设置有吊环,所述的固定盘上的工件孔至少设置两个,所述的承重盘上开设有流液孔,所述的流液孔的直径小于工件的直径,所述的固定盘设置为至少两个,所有固定盘上的工件孔直径相同,上下工件孔中心在同一条轴线上,所述的固定盘与支撑杆分体设置,固定盘与支撑杆采用固定装置连接。 如附图所示,一种杆类工件淬火固定装置,各标记所示为:1:吊环;2:支撑杆;3:固定盘;4:承重盘,固定盘3上有20个孔,实际情况不局限于二十个孔,可以更多,随着杆的直径不同而数量有所变化,孔的直径比杆类工件的外径略大,使杆类工件能轻松的穿过孔,下面承重盘4上有二十二个孔,实际情况也不局限于二十个孔,这部分的孔直径较小,其直径确保不能大于杆类工件的外径,可以选择在固定盘3之上再设置一个固定盘,在附图中没有示出,固定盘3与支撑杆2之间可以直接焊接,最好采用连接件固定连接,可采用法兰,也可采用设置与固定盘同心的套筒管,通过套筒管将支撑杆与固定盘固定连接在一起,便与拆卸与更换。当杆类工件需要淬火加热时,先把工件穿过固定盘3上的孔,放置在承重盘4上,也就是说,固定盘3上的每一个孔中都有一个工件,当把工件放置完成时;吊起吊环1,把整个固定装置放入井式淬火炉中,承重盘4放置在井式淬火炉内的炉底上,盖上炉盖加热;因为固定装置用的是耐热钢铸造,可以承受较高的淬火温度。在加热的过程中,由于杆类工件竖立放置,受热均匀,不会产生变形,当加热并保温一段时间后,需要淬火时,直接吊起吊环I放入淬火介质中,整个淬火过程中工件在固定装置的相对位置不变,从淬火炉转移到淬火介质中速度较快,避免了较多的热量损失。淬火结束时,从淬火介质中吊起整个固定装置,淬火介质从承重盘4的孔中流出,落入下方的淬火介质箱中,避免了不必要的淬火介质损失。然后直接放入井式回火炉中直接回火;回火加热过程和淬火加热过程类似,全部的杆类工件以竖立的方式加热,减小了工件的弯曲变形,提高了产品质量,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减小了后续的校直工艺,提高了生产效率,缩短了工序流程,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在以上详细介绍了本技术的各种具体实施例之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可清楚地了解,依据本领域的各种公知常识,根据本技术的的思路可进行各种等同变化、等同替换或简单的修改,这些均应属于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杆类工件淬火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装置包括设置在底部的承重盘,所述的承重盘上方设置有固定盘,固定盘上开设有工件孔,所述的承重盘与固定盘通过支撑杆固定连接,支撑杆穿过固定盘的上部设置有吊环。

【技术特征摘要】
2013.11.08 CN 201320700148.71.一种杆类工件淬火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装置包括设置在底部的承重盘,所述的承重盘上方设置有固定盘,固定盘上开设有工件孔,所述的承重盘与固定盘通过支撑杆固定连接,支撑杆穿过固定盘的上部设置有吊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杆类工件淬火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盘上的工件孔至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佰林郑喜平
申请(专利权)人:胡佰林郑喜平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