笼形转子以及具备笼形转子的电动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489573 阅读:1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0-03 17:4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笼形转子及具备笼形转子的电动机。该笼形转子具备设置在旋转轴的外周的层叠铁芯和沿层叠铁芯的圆周方向空出规定间隔地形成的多个插槽。各个插槽的截面形状具有相对地沿圆周方向延伸的内周缘部以及外周缘部和相对地沿径向延伸的第一侧部以及第二侧部。内周缘部具有比插槽的内周侧的角部更大的曲率半径。另外,外周缘部具有比插槽的外周侧的角部更大的曲率半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笼形转子以及具备笼形转子的电动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笼形转子以及具备笼形转子的电动机。
技术介绍
图6是表示现有技术的转子的层叠铁芯100的剖视图。在层叠铁芯100上沿圆周方向C(旋转方向)空出规定间隔地形成有多个插槽102,形成经过层叠铁芯100的磁通路径的齿104和插槽102在圆周方向C上交替地排列。形成于图示的层叠铁芯100的插槽102是通过层叠铁芯100的外周100a封闭外周缘部的闭合插槽。该类型的插槽102通过层叠铁芯100包围全周。图7是放大表示图6的层叠铁芯100中的一个插槽102及其周边的局部放大图。在使具备具有层叠铁芯100的转子的电动机高速旋转的情况下,在插槽底部102a以及插槽顶部102b的附近产生应力集中。即、如图所示,在插槽102的内周缘部106以及外周缘部108分别为简单的圆弧形状的情况下,因为层叠铁芯100的径向R的厚度在插槽底部102a以及插槽顶部102b的位置急剧变小,所以显著地产生应力集中。在图7中,用虚线表示产生应力集中的区域Q1、Q2。在JP-A-253511中,以使在插槽的周缘部产生的最大应力降低为目的,公开有沿圆周方向形成长插槽的转子。图8是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笼形转子以及具备笼形转子的电动机

【技术保护点】
一种笼形转子(10),其具备:沿轴线方向(O)延伸的旋转轴(12);设置于该旋转轴(12)外周(12a)的层叠铁芯(14);以及沿该层叠铁芯(14)的圆周方向(C)空出规定间隔地设置并沿上述轴线方向(O)分别延伸的多个插槽(20、20’),该笼形转子(10)的特征在于,上述各个插槽(20、20’)是被上述层叠铁芯(14)封闭全周的闭合插槽,其在与上述轴线方向(O)垂直的方向上具有截面形状,各插槽(20、20’)的上述截面形状具有:沿上述层叠铁芯(14)的圆周方向(C)分别延伸的内周缘部(L1)以及外周缘部(L2);沿上述层叠铁芯(14)的径向(R)分别延伸的第一侧部(L31)以及第二侧部(L3...

【技术特征摘要】
2013.03.27 JP 2013-066277;2014.03.05 JP 2014-042811.一种笼形转子(10),其具备:沿轴线方向(O)延伸的旋转轴(12);设置于该旋转轴(12)外周(12a)的层叠铁芯(14);以及沿该层叠铁芯(14)的圆周方向(C)空出规定间隔地设置并沿上述轴线方向(O)分别延伸的多个插槽(20、20’),该笼形转子(10)的特征在于,上述各个插槽(20、20’)是被上述层叠铁芯(14)封闭全周的闭合插槽,其在与上述轴线方向(O)垂直的方向上具有截面形状,各插槽(20、20’)的上述截面形状具有:沿上述层叠铁芯(14)的圆周方向(C)分别延伸的内周缘部(L1)以及外周缘部(L2);沿上述层叠铁芯(14)的径向(R)分别延伸的第一侧部(L31)以及第二侧部(L32);连接上述内周缘部(L1)以及上述第一侧部(L31)的第一弯曲角部(L41);连接上述内周缘部(L1)以及上述第二侧部(L32)的第二弯曲角部(L42);连接上述外周缘部(L2)以及上述第一侧部(L31)的第三弯曲角部(L43);以及连接上述外周缘部(L2)以及上述第二侧部(L32)的第四弯曲角部(L44),上述内周缘部(L1)具有比上述第一弯曲角部(L41)以及上述第二弯曲角部(L42)更大的曲率半径(R1),并具有朝向径向(R)内侧突出的凸形状,上述外周缘部(L2)具有比上述第三弯曲角部(L43)以及上述第四弯曲角部(L44)更大的曲率半径(R2),并具有朝向径向(R)外侧突出的凸形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笼形转子(10),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侧部(L31)以及上述第二侧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有松洋平
申请(专利权)人:发那科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