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灯光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487932 阅读:1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0-03 16:3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车灯光源,包括发光二极管光源模块、控制模块、光源驱动模块和半导体制冷器驱动模块。发光二极管光源模块包括高导热基板,固定装设在高导热基板上的发光二极管、监测发光二极管发光强度的光敏元件和监测工作结温的热敏元件。高导热基板的底部连接有半导体制冷器。控制模块连接于光敏元件和热敏元件。光源驱动模块连接于控制模块和发光二极管之间。半导体制冷器驱动模块连接于控制模块和半导体制冷器之间。通过控制模块、半导体制冷器驱动模块驱动半导体制冷器对发光二极管进行温度调节;通过光敏元件、光源驱动模块,实时调整发光二极管的发光亮度,令该车灯光源能够为车灯提供稳定的输出光源,满足车灯的配光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灯光源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车灯光源,特别是涉及一种发光二极管做为光源的车灯光源。
技术介绍
以发光二极管做为光源特别在刹车灯领域已经被广泛应用。近几年,发光二极管前大灯也正在逐步推广,世界各大知名车厂先后推出了各自的发光二极管前大灯轿车。如:奥迪Q5米用8颗大功率白光发光二极管作为汽车前大灯的近光灯光源。发光二极管的寿命长,可靠性高,响应速度快等优点,是其它光源无法取代的。但是发光二极管同样也存在缺点,其最明显的特点是随着发光二极管光源工作温度的升高,发光二极管光源会出现光衰减,其光输出效率随之降低,作为车灯光源,很可能会超出汽车灯的规范要求。由于车灯光源有着严格的配光要求,因此严格控制发光二极管光源工作时的温度,保证发光二极管做为光源的稳定输出极其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可有效降低发光二极管工作温度,保证发光二极管光具有稳定的输出功率的车灯光源。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车灯光源,包括发光二极管光源模块,所述发光二极管光源模块包括高导热基板,所述高导热基板包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灯光源,其特征在于,包括:发光二极管光源模块,所述发光二极管光源模块包括高导热基板,所述高导热基板包括金属薄膜线路,所述高导热基板上固定装设有均与所述金属薄膜线路连接的发光二极管、光敏元件和热敏元件;所述光敏元件装设于所述发光二极管的尾端,所述光敏元件的上方装设有一微棱镜;所述高导热基板的底部连接有半导体制冷器;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连接于所述光敏元件和热敏元件;光源驱动模块,所述光源驱动模块连接于所述控制模块和所述发光二极管之间;半导体制冷器驱动模块,所述半导体制冷器驱动模块连接于所述控制模块和所述半导体制冷器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灯光源,其特征在于,包括: 发光二极管光源模块,所述发光二极管光源模块包括高导热基板,所述高导热基板包括金属薄膜线路,所述高导热基板上固定装设有均与所述金属薄膜线路连接的发光二极管、光敏元件和热敏元件;所述光敏元件装设于所述发光二极管的尾端,所述光敏元件的上方装设有一微棱镜;所述高导热基板的底部连接有半导体制冷器; 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连接于所述光敏元件和热敏元件; 光源驱动模块,所述光源驱动模块连接于所述控制模块和所述发光二极管之间; 半导体制冷器驱动模块,所述半导体制冷器驱动模块连接于所述控制模块和所述半导体制冷器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灯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半导体制冷器连接有散热器,所述半导体制冷器的制冷面与所述高导热基板的底面紧密贴合,所述半导体制冷器的散热面与所述散热器紧密贴合;所述高导热基板、半导体制冷器和散热器之间的缝隙填充有导热娃脂。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灯光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肇基杨晓锋顾海军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信耀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