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线生成装置及放射线摄影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486598 阅读: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0-03 15:4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放射线生成装置及放射线摄影装置。所述放射线生成装置及放射线摄影装置被构造为使得放射线生成单元能够安装在任意位置,并包括:被构造为支持生成放射线的放射线生成单元的臂;被构造为以可旋转的方式支持所述臂的支柱;以及被构造为支持所述支柱并在地面上移动的可移动基座,并且,所述臂包括被构造为沿所述臂的长度方向伸展和收缩的可伸缩机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放射线生成装置及放射线摄影装置
本公开文本涉及具有被构造为向被摄体生成放射线的放射线生成单元的放射线摄影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的放射线摄影装置的示例包括便携式放射线摄影装置。当通过利用便携式放射线摄影装置进行摄影时,需要支持部分,该支持部分被构造为使得能够将放射线生成单元安装在足够高的位置,并且使得能够将该放射线生成单元安装在与被摄体的待摄影部位对齐的位置。 因此,被构造为支持该放射线生成单元的臂(arm)以及被构造为支持该臂的支柱(pillar)形成夹持结构(日本专利申请特开2007-144161号公报)。 然而,在日本专利申请特开2007-144161号公报公开的放射线摄影装置中,放射线生成单元的可移动范围取决于臂的长度。因此,期望改善以使得能够将放射线生成单元安装在任意位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公开文本针对一种被构造为使得能够将放射线生成单元安装在任意位置的放射线摄影装置。因此 ,如本文所公开的,所述放射线摄影装置包括:臂,其被构造为支持生成放射线的放射线生成单元;支柱,其被构造为以可旋转的方式支持所述臂;以及可移动基座,其被构造为支持所述支柱并在地面上移动,其中,所述臂可伸缩。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其他特征将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图1A和图1B是分别例示操作模式和运输模式的放射线生成装置的总体结构的图。 图2是例示本公开文本的放射线生成装置的底面的图。 图3是例示本公开文本的放射线生成装置的旋转部分的图。 图4是例示本公开文本的放射线生成装置的收起模式的图。 图5是例示本公开文本的放射线生成装置的运输模式的图。 图6是例示本公开文本的放射线生成装置的臂的可伸缩机构的图。 图7是例示本公开文本的放射线生成装置的臂的可伸缩机构的图。 图8是例示本公开文本的示例2的放射线生成装置的图。 图9是例示本公开文本的示例2的放射线生成装置的图。 图10是例示本公开文本的示例3的放射线生成装置的图。 图11是例示本公开文本的示例3的放射线生成装置的图。 图12是例示本公开文本的示放射线生成装置的示例性操作过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附图来描述本公开文本的优选实施例。 示例I 图1A和图1B是例示示例I的放射线生成装置的结构的图。图1A例示了摄影时的放射线生成装置的透视图(操作模式)。图1B是运输时的放射线生成装置的透视图(运输模式)。 放射线生成装置包括其上安装有轮12的可移动基座10、相对可移动基座10沿垂直方向正直伸展的支柱14、被构造为以使得相对支柱14可旋转的方式安装的可伸缩的臂 18、相对臂18以可旋转的方式安装并且被构造为生成放射线的放射线生成单元20、以及被构造为相对可移动基座10可折叠的支持平台24。为了使放射线生成装置尽可能紧凑,这里将描述不具有被构造为显示图像的显示装置的放射线生成装置的模式。 可移动基座10包括被构造为相对地面旋转的轮12。轮12为多个轮胎或脚轮,并且总是置于地面。在图1B所示的模式中,可以通过旋转轮12来将放射线生成装置连同可移动基座10—起移动。 支柱14被固定到可移动基座10。支柱14被设置在可移动基座10上,使得沿垂直方向正直伸展。支柱14具有预定长度,并且包括被构造为沿支柱14的长度方向伸展和收缩的可伸缩机构。换言之,支柱14沿垂直方向(B方向)可伸缩。 支柱14的形状不限于如图1A和图1B所示的直线形,替代地可具有曲线形。支柱14可以由多个部件的集合组成,例如,杆部件的集合、圆柱部件的集合、以及线性部件的集合(网结构)。换言之,支柱14可以具有任意结构,只要臂18被以可旋转的方式支持即可。 支柱14具有被构造为由运输放射线生成装置的操作者握住的把手30。如图1所示,把手30安装在支柱14的上端。操作者被许可通过握住把手30并沿可移动基座10的行进方向拉该可移动基座10来移动可移动基座10并且运输放射线生成装置。由于把手30安装在支柱14的上端,因此当支柱14沿垂直方向(B方向)伸展或收缩时,把手30也沿垂直方向(B方向)移动。换言之,把手30的位置可以通过支柱14的伸展和收缩来调节。 如图1A中所示,支柱14设立有在其上安装的控制单元32,该控制单元32被构造为控制放射线生成单元20的曝光。支柱14设立有安装在其下端的控制单元32,并且支柱14和控制单元32被综合。控制单元32可以被安装在可移动基座10上。控制单元32被安装在支柱14上与把手30相同的一侧。控制单元32由相对重的部件组成。通过将控制单元32安装在支柱14的下端(靠近可移动基座10或地面的一侧),可以稳定放射线生成装置的平衡。控制单元32可以具有被构造为向放射线生成单元20提供电源的电源单元。 臂18的一端与放射线生成单元20耦合,其另一端与支柱14耦合。臂18支持放射线生成单元20,并且具有预定长度。如图1A所示,臂18具有被构造为沿臂18的长度方向(D方向)伸展和伸缩的可伸缩机构。换言之,放射线生成单元20可以沿臂18的长度方向(D方向)移动。以这种模式,臂18沿预定的伸展方向(D方向)伸展并且使得放射线生成单元20能够向着被摄体突出。 臂18的形状不限于如图1A和图1B所示的直线形,替代地可以具有曲线形。臂18可以由多个部件的集合组成,例如,杆部件的集合、圆柱部件的集合、以及线性部件的集合(网结构)。换言之,臂18可以具有支持放射线生成单元20的结构。稍后将描述臂18的可伸缩机构的详细示例。 臂18被许可绕支柱14的上端旋转。具体地,如图1A中所示,支柱14包括被构造为使得臂18能够沿预定旋转方向(C方向)旋转的臂铰链部分16。臂18具有以相对预定旋转方向(C方向)预定角度的可旋转范围(例如,近似180° )。臂18被构造为向与把手30和控制单元32被安装的一侧相对的一侧弯曲。 臂铰链部分16具有将臂18与支柱14耦合、并且使得臂18能够相对支柱14开合的机构。当臂18被折叠时,臂18进入与支柱14基本平行的状态。 以这种方式,臂铰链部分16使得臂18能够通过沿预定旋转方向(C方向)旋转来将其模式从图1A所示的其中臂18向上或侧向伸展的形式变形到图1B所示的其中臂18连同放射线生成单元20—起收起的形式。图1A所示的其中臂18向上或侧向伸展的形式是其中放射线生成单元20向着被摄体突出的状态。图1B所示的其中臂18连同放射线生成单元20 —起收起的形式是其中臂18被折叠并且臂18与支柱14基本平行地伸展的状态。换言之,其中臂18连同放射线生成单元20 —起收起的形式是其中放射线生成单元20被布置在最接近地面的位置的状态。 被构造为旋转放射线生成单元20的旋转部分22安装在放射线生成单元20与臂18之间。通过旋转放射线生成单元20,放射线生成单元20针对被摄体被定位,可以针对期望方向进行放射。稍后将描述旋转部分22的详细示例。 支持平台24是被构造为支持放射线生成装置的部件。虽然在图1B所示的形式中放射线生成装置中的与地面接触的部件仅为可移动基座10的轮12,但是在图1A所示的形式中放射线生成装置中的与地面接触的部件为可移动基座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放射线生成装置,其包括:臂,其被构造为支持生成放射线的放射线生成单元;支柱,其被构造为以可旋转的方式支持所述臂;以及可移动基座,其被构造为支持所述支柱并在地面上移动,其中,所述臂包括被构造为沿所述臂的长度方向伸展和收缩的可伸缩机构。

【技术特征摘要】
2013.03.29 JP 2013-0730161.一种放射线生成装置,其包括: 臂,其被构造为支持生成放射线的放射线生成单元; 支柱,其被构造为以可旋转的方式支持所述臂;以及 可移动基座,其被构造为支持所述支柱并在地面上移动, 其中,所述臂包括被构造为沿所述臂的长度方向伸展和收缩的可伸缩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放射线生成装置,其中,所述臂包括被构造为削减操作者用于伸展和收缩所述臂所需要的操作力的偏置机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放射线生成装置,其中,所述偏置机构是被构造为沿所述臂的伸展方向施加力的机构。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放射线生成装置,其中,所述臂包括固定臂和被构造为相对所述固定臂可移动的可移动臂,并且所述偏置机构包括被构造为耦合到所述可移动臂和所述固定臂的弹簧部件。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放射线生成装置,还包括弹簧固定部分,其中,被构造为固定所述弹簧部件的一端的第一弹簧固定部分被安装在所述固定臂内,并且被构造为固定所述弹簧部件的另一端的第二弹簧固定部分被安装在所述可移动臂内。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放射线生成装置,还包括弹簧轴,其中,所述弹簧部件的弹簧轴被安装为使得与所述弹 簧部件一起被固定到安装在所述固定臂上的第一弹簧固定部分,并且穿过安装在所述可移动臂上的第二弹簧固定部分。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放射线生成装置,其中,至少所述放射线生成单元和所述可移动臂的重量被施加给所述弹簧部件。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放射线生成装置,其中,基于通过所述臂的伸展和收缩移动的部件的重量以及所述臂的角度,来设置所述弹簧部件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大村理
申请(专利权)人:佳能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