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484355 阅读: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0-03 14:5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池装置,其利用母线以简单结构连接多个电池,并且实现电池的温度均匀化。作为电池装置,利用母线连接多个电池列组的电池。母线具有连结母线、正极母线、负极母线。连结母线具有将一个电池列组中的各个电池的正极端子彼此连接的正极连接部件、以及将与一个电池列组相邻的其他电池列组中的电池的负极面连续地连接的负极连接部件,并具有将正极连接部件和负极连接部件电气连接的结构。正极母线连续地连接正极端子。负极母线连续地连接负极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池装置
[0001 ]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池装置。
技术介绍
作为保持多个圆筒型电池的电池座,已知专利文献I的技术。电池座具有下述结构,即,通过在由多个电池构成的电池列之间,配置波形板形状的分隔板,从而彼此传递电池的热量 。电池的性能劣化依存于温度波动。相邻的电池间的温度波动越大,如果存在I个达到寿命的电池,则其他电池也被废弃,因此,在由电池座保持的电池内,没有达到劣化寿命而被废弃的电池数量越增多。因此,通过经由分隔板在相邻的电池间传递热量,使作为整体的电池的温度均等,从而延长作为电池的整体的寿命。 另外,作为其他现有技术所涉及的电池座,已知专利文献2的技术。电池座具有下述结构,即,利用配置为多层的格挡对多个电池的端部进行保持,并且在电池间配置散热板。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9 - 306447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1 — 49013号公报 但是,在专利文献1、2的技术的电池座中,存在下述课题,即,必须设置多个用于传递各电池的热量的分隔板(散热板)、或用于连接多个电池的电极端子的母线,部件个数增多。另外,还存在下述课题,即,在配置与电池端子连接的母线时分隔板等成为障碍。另外,与分隔板的量相对应,使得重量增大,妨碍轻量化。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就是为了解决上述课题的至少一部分而提出的,可以作为下述方式而实现。 (I)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式是具有母线的电池装置。在上述电池装置中,使用多个电池,平行地排列多个将该多个电池配置为一列而构成的电池列组,该电池在电池壳体的端面具有正极端子,在从该电池壳体的所述端面的外周部延伸设置的侧面上具有负极面。上述母线的特征在于,具有:连结母线,其具有正极连接部件和负极连接部件,将所述正极连接部件和负极连接部件电气连接,该正极连接部件将一个电池列组中的各个电池的正极端子彼此连接,该负极连接部件将与所述一个电池列组相邻的其他电池列组中的电池的负极面彼此连接;正极母线,其具有正极连接部件和与该正极连接部件连接的外部端子,该正极连接部件在具有未与所述连结母线连接的正极端子的电池列组中,将该正极端子彼此连接;以及负极母线,其具有负极连接部件和与该负极连接部件连接的外部端子,该负极连接部件在具有未与所述连结母线连接的负极面的电池列组中,将该负极面彼此连接。在本方式中,在母线中,连结母线通过跨越电池列组而配置,从而将一个电池列组的电池的正极端子彼此连接,并且将其他电池列组的负极面彼此连接。因此,通过跨越多个电池列组而配置多个连结母线,从而能够并联地连接电池列组的各电池,并且能够将电池列组之间串联连接。因此,多个电池的配线作业变得容易。由于连结母线的负极连接部件将电池列组的负极面彼此连接,所以在电池列组的各电池之间传递热量,使电池的温度均匀化。由于负极母线的负极连接部件将电池列组的负极面彼此连接,所以在电池列组的各电池之间传递热量,使电池的温度均匀化。正极母线的正极连接部件连接电池的正极端子,并且通过导热使各电池的温度均匀化。因此,母线具有使电池的热量均匀的功能,因此,不会因热量而促进一部分电池的劣化,可以实现电池的长寿命化。另外,母线除了用于电气连接电池的功能之夕卜,还具有使电池的热量均匀的功能,因此,不需要专用的散热板,可以实现轻量化及部件个数的减少。 (2)在其他方式的电池装置中,通过将板状部件折弯为L字形,形成所述正极连接部件和所述负极连接部件。 (3)在其他方式的电池装置中,所述负极连接部件和所述一个电池列组的负极面之间隔着绝缘包覆层而确保电气绝缘性。 (4)在其他方式的电池装置中,所述负极连接部件具有与所述电池的负极面接触的端子面。 (5)在其他方式的电池装置中,所述负极连接部件形成为,利用I个板状的部件连续地连接多个电池的各个负极面。 (6)在其他方式的电池装置中,在所述电池中,该电池的侧面为圆筒,所述端子面具有与所述电池的圆筒的侧面进行面接触的曲面。 (7)在其他方式的电池装置中,所述正极母线具有与所述正极连接部件一体形成的热传递板,该热传递板和所述电池列组的负极面之间隔着绝缘包覆层而确保电气绝缘性。 (8)在其他方式的电池装置中,在所述电池中,该电池的侧面为圆筒,所述热传递板具有与所述电池的圆筒的侧面隔着规定间隙而配置的曲面。 (9)在其他方式的电池装置中,所述电池的侧面,除了所述负极面之外还具有电气绝缘性的绝缘侧面,该电池装置具有热连接部件,该热连接部件配置为横穿多个电池列组的电池之间,具有与所述绝缘侧面接触的接触面。 (10)在其他方式的电池装置中,所述热连接部件与所述正极母线或者所述负极母线中的任一个连结。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涉及的保持电池的电池座装置的斜视图。 图2是表示图1的电池座装置的俯视图。 图3是表示连结母线的斜视图。 图4是表示利用连结母线将一个电池列组和相邻的其他电池列组连接的情况的斜视图。 图5是说明利用连结母线跨越电池列组而连接多个电池的电气连接路径的说明图。 图6是表示正极母线的斜视图。 图7是说明利用正极母线连接电池列组的多个电池的情况的斜视图。 图8是说明利用正极母线连接电池列组的多个电池的电气连接路径的说明图。 图9是表不负极母线的斜视图。 图10是说明利用负极母线连接电池列组的多个电池的情况的斜视图。 图11是说明利用负极母线连接电池列组的多个电池的电气连接路径的说明图。 图12是说明连接电池座装置的电池列组的多个电池的电气连接路径的说明图。 标号的说明 10…电池座装置 30…母线 40…连结母线 40a…连结部 41…正极连接部件 41a…端子片 42…负极连接部件 42a…端子面 42b…绝缘包覆层 50…正极母线 50a…连结部 51…正极连接部件 51a…端子片 52…热传递板 52a…绝缘包覆层 53…正极外部端子 60…负极母线 61…负极连接部件 61a…端子面 63…负极外部端子 70…热连接部件 72…正极侧热连接部件 72a…接触面 74…负极侧热连接部件 74a…接触面 EC…电气连接路径 BG…电池列组 Bt…电池 Btc…电池壳体 Btn…负极面 Btp…正极端子 Bti…绝缘侧面 【具体实施方式】 ( I)电池座装置的概略结构 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涉及的保持电池的电池座装置的斜视图。图2是表示图1的电池座装置的俯视图。电池座装置10具有下述结构,S卩,对多个电池Bt进行支撑,并且利用母线30将各个电池Bt连接。电池Bt是圆筒形的通用电池,例如,可以使用作为汽车用电源使用的锂离子电池。 在图1中图示出彼此正交的XYZ轴。将X轴方向也称为电池的列方向。Y轴方向是与列方向正交的方向,也被称为电池的行方向。Z轴方向是与电池的侧面平行的方向,也将其称为电池的轴向。 如图2所示,在沿X轴方向排列多个电池的情况下,将这些电池的组合作为电池列组。在这里,假设沿Y轴方向配置有k列(k为自然数)电池列组。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将这些电池列组从图示的前侧依次表示为BG (1)、BG (2)...BG (η)...B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池装置,其使用多个电池,平行地排列多个将该多个电池配置为一列而构成的电池列组,并具有母线,该电池在电池壳体的端面具有正极端子,在从该电池壳体的所述端面的外周部延伸设置的侧面上具有负极面,该电池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母线具有:连结母线,其具有正极连接部件和负极连接部件,将所述正极连接部件和负极连接部件电气连接,该正极连接部件将一个电池列组中的各个电池的正极端子彼此连接,该负极连接部件将与所述一个电池列组相邻的其他电池列组中的电池的负极面彼此连接;正极母线,其具有正极连接部件和与该正极连接部件连接的外部端子,该正极连接部件在具有未与所述连结母线连接的正极端子的电池列组中,将该正极端子彼此连接;以及负极母线,其具有负极连接部件和与该负极连接部件连接的外部端子,该负极连接部件在具有未与所述连结母线连接的负极面的电池列组中,将该负极面彼此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2013.03.27 JP 2013-0659381.一种电池装置,其使用多个电池,平行地排列多个将该多个电池配置为一列而构成的电池列组,并具有母线,该电池在电池壳体的端面具有正极端子,在从该电池壳体的所述端面的外周部延伸设置的侧面上具有负极面, 该电池装置的特征在于, 所述母线具有: 连结母线,其具有正极连接部件和负极连接部件,将所述正极连接部件和负极连接部件电气连接,该正极连接部件将一个电池列组中的各个电池的正极端子彼此连接,该负极连接部件将与所述一个电池列组相邻的其他电池列组中的电池的负极面彼此连接; 正极母线,其具有正极连接部件和与该正极连接部件连接的外部端子,该正极连接部件在具有未与所述连结母线连接的正极端子的电池列组中,将该正极端子彼此连接;以及 负极母线,其具有负极连接部件和与该负极连接部件连接的外部端子,该负极连接部件在具有未与所述连结母线连接的负极面的电池列组中,将该负极面彼此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装置,其中, 所述连结母线通过将板状部件折弯为L字形,形成所述正极连接部件和所述负极连接部件。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池装置,其中, 所述负极连接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竹田慎一粕谷仁龟田宜晓草场幸助小寺将德矶谷幸宏野吕和弘藤原伸得
申请(专利权)人:丰田合成株式会社株式会社协丰制作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