泄水洞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477751 阅读: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9-25 15: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泄水洞结构,属于水利水电工程建筑物设计制造技术领域。提供一种能有效改善洞内交汇水流流态的泄水洞结构。所述泄水洞结构包括主泄水洞和副泄水洞,在所述主泄水洞的一个边墙上设置有交贯洞口,所述的副泄水洞通过所述的交贯洞口与所述的主泄水洞交汇,所述副泄水洞与所述的主泄水洞沿水流方向形成的夹角a小于30°,所述的泄水洞结构还包括一个布置在所述主泄水洞另一侧边墙中上部的导水保护装置;泄洪过程中,通过所述副泄水洞排泄进入所述主泄水洞的水流,在与所述主泄水洞的相应边墙碰撞爬升时,通过所述的导水保护装置引导并保护所述主泄水洞的顶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泄水洞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泄水洞结构,属于水利水电工程建筑物设计制造

技术介绍
当一条泄水洞平面布置上须汇入另一条泄水洞时,交汇段的水流流态较差,并冲 击被汇入段泄水洞对面的边墙,导致水流沿边墙爬高,冲击隧洞顶部后跌落,导致洞内水流 呈折冲水流,严重时对泄水洞边墙及顶拱造成冲刷破坏。因此,须采取一定的措施进行顺 流,以减小或消除流态较差的汇集水流对泄水洞边墙及顶拱的冲刷破坏。目前常用的解决 措施是在两股水流交汇之前的一定距离处,将两泄水洞相交侧的边墙分别向洞内偏转一个 小角度,使两股水流在交汇处的流向尽可能的一致。但是由于交汇段及附近的水流湍急,流 态复杂,尤其是在高速水流状态下,仍然不能解决水流横向扩散、爬高及折冲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有效改善洞内交汇水流流态的泄 水洞结构。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泄水洞结构,包括主泄水洞和副 泄水洞,在所述主泄水洞的一个边墙上设置有交贯洞口,所述的副泄水洞通过所述的交贯 洞口与所述的主泄水洞交汇,所述副泄水洞与所述的主泄水洞沿水流方向形成的夹角a小 于30°,所述的泄水洞结构还包括一个布置在所述主泄水洞另一侧边墙中上部的导水保护 装置;泄洪过程中,通过所述副泄水洞排泄进入所述主泄水洞的水流,在与所述主泄水洞的 相应边墙碰撞爬升时,通过所述的导水保护装置引导并保护所述主泄水洞的顶部。 进一步的是,所述的导水保护装置为布置在所述主泄水洞的所述边墙中上部的导 水坎,泄水过程中,通过所述副泄水洞排泄进入所述主泄水洞的水流,通过所述的导水坎引 导,并通过该导水坎的下表面使爬升水流转向以保护所述主泄水洞的顶部不被水流冲击。 进一步的是,在所述导水坎的下部迎水面上,设置有与所述水流爬升过程中的形 状相适应的圆弧形引导结构。 进一步的是,所述的导水保护装置由钢筋混凝土制成。 进一步的是,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所述导水保护装置与所述主泄水洞的相应边墙为 一体结构。 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于在所述主泄水洞另一侧边墙的中上部布置了一个 导水保护装置,并在泄洪过程中,将所述副泄水洞排泄进入所述主泄水洞的水流,在与所述 主泄水洞的相应边墙碰撞爬升时,通过所述的导水保护装置引导使水流转向从而保护所述 主泄水洞的顶部不被冲击。这样便能对交汇处的水流进行有效引导,从而改善洞内交汇水 流的流态,避免交汇段水流在交汇处对主泄水洞边墙及顶拱的冲刷破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泄水洞结构的平面布置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 图中标记为:主泄水洞1、副泄水洞2、交贯洞口 3、导水保护装置4、导水坎5、圆弧 形引导结构6。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是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能有效改善洞内交汇水流流态的泄水 洞结构。所述泄水洞结构包括主泄水洞1和副泄水洞2,在所述主泄水洞1的一个边墙上设 置有交贯洞口 3,所述的副泄水洞2通过所述的交贯洞口 3与所述的主泄水洞1交汇,所述 副泄水洞2与所述的主泄水洞1沿水流方向形成的夹角a小于30°,所述的泄水洞结构还 包括一个布置在所述主泄水洞1另一侧边墙中上部的导水保护装置4 ;泄洪过程中,通过所 述副泄水洞2排泄进入所述主泄水洞1的水流,在与所述主泄水洞1的相应边墙碰撞爬升 时,通过所述的导水保护装置4引导并保护所述主泄水洞1的顶部。由于在所述主泄水洞 1另一侧边墙的中上部布置了一个导水保护装置4,并在泄洪过程中,将所述副泄水洞2排 泄进入所述主泄水洞1的水流,在与所述主泄水洞1的相应边墙碰撞爬升时,通过所述的导 水保护装置4引导使水流转向从而保护所述主泄水洞1的顶部不被冲击。这样便能对交汇 处的水流进行有效引导,从而改善洞内交汇水流的流态,避免交汇段水流在交汇处对主泄 水洞1边墙及顶拱的冲刷破坏。 上述实施方式中,为了降低生产成本,方便后序的施工制作,将所述的导水保护装 置4设置为布置在所述主泄水洞1的所述边墙中上部的导水坎5,泄水过程中,通过所述副 泄水洞2排泄进入所述主泄水洞1的水流,通过所述的导水坎5引导,并通过该导水坎5的 下表面使爬升水流转向以保护所述主泄水洞1的顶部不被水流冲击;并将所述的导水保护 装置4设置成与主泄水洞1的相应边墙为一体结构的钢筋混凝土结构。 同时,为了最大限度的改善交汇洞段水流的流态,将所述导水坎5的下部迎水面 设置为与所述水流爬升过程中的形状相适应的圆弧形引导结构6。这样,既可以减小爬升水 流对所述导水坎5的冲击,又有利于改善交汇洞段水流的流态,降低折冲水流对主泄水洞1 边墙及顶拱的冲刷破坏风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泄水洞结构,包括主泄水洞(1)和副泄水洞(2),在所述主泄水洞(1)的一个边墙上设置有交贯洞口(3),所述的副泄水洞(2)通过所述的交贯洞口(3)与所述的主泄水洞(1)交汇,所述副泄水洞(2)与所述的主泄水洞(1)沿水流方向形成的夹角a小于30°,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泄水洞结构还包括一个布置在所述主泄水洞(1)另一侧边墙中上部的导水保护装置(4);泄洪过程中,通过所述副泄水洞(2)排泄进入所述主泄水洞(1)的水流,在与所述主泄水洞(1)的相应边墙碰撞爬升时,通过所述的导水保护装置(4)引导并保护所述主泄水洞(1)的顶部。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泄水洞结构,包括主泄水洞(1)和副泄水洞(2),在所述主泄水洞(1)的一个边 墙上设置有交贯洞口(3),所述的副泄水洞(2)通过所述的交贯洞口(3)与所述的主泄水洞 (1)交汇,所述副泄水洞(2)与所述的主泄水洞(1)沿水流方向形成的夹角a小于30°,其 特征在于:所述的泄水洞结构还包括一个布置在所述主泄水洞(1)另一侧边墙中上部的导 水保护装置(4);泄洪过程中,通过所述副泄水洞(2)排泄进入所述主泄水洞(1)的水流, 在与所述主泄水洞(1)的相应边墙碰撞爬升时,通过所述的导水保护装置(4)引导并保护 所述主泄水洞(1)的顶部。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泄水洞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水保护装置(4)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跃年童建文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