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侧拉门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461543 阅读:1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9-24 15: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侧拉门控制装置,通过增加障碍物检测功能,可以避免乘客在上下车时被侧拉门所夹造成伤害,增加了乘客上下车的安全性;因为门机构控制器输出的开关门信号并联在配电盘开关门继电器触点上,如果没有障碍物时,门机构控制器将不会影响开关门,即开关门只受来自配电盘的开关门指令控制;同时因为是并联,所以即使门机构控制器坏了,也不会影响到正常开关门,只是丧失了障碍物检测的功能,增加了开关门的可靠性;当列车时速高于5KM或门关到位或者已压门时,CPU控制系统不执行任何动作,这就避免了由于输入信号的故障而导致门机构控制系统误动作,增加了开关门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侧拉门控制装置,通过增加障碍物检测功能,可以避免乘客在上下车时被侧拉门所夹造成伤害,增加了乘客上下车的安全性;因为门机构控制器输出的开关门信号并联在配电盘开关门继电器触点上,如果没有障碍物时,门机构控制器将不会影响开关门,即开关门只受来自配电盘的开关门指令控制;同时因为是并联,所以即使门机构控制器坏了,也不会影响到正常开关门,只是丧失了障碍物检测的功能,增加了开关门的可靠性;当列车时速高于5KM或门关到位或者已压门时,CPU控制系统不执行任何动作,这就避免了由于输入信号的故障而导致门机构控制系统误动作,增加了开关门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专利说明】
本技术涉及列车侧拉门控制领域,尤其是一种侧拉门控制装置及其控制方 法。 一种侧拉门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的侧拉门控制系统是对侧拉门的开启与关闭进行控制的系统;它包括动力部 单元组件、动作部单元、电磁阀单元、AC-2C锁紧缸等。 其中,A、动力部单元组件则是利用牛顿第一和第三定律,将相对较低的压缩空气 压力装换成相对较高的液体压力。 B、动作部单元则是利用液压元件动作的普遍原理,通过油腔内承压面积之差,将 油压转换为压紧门体的活塞力。 C、电磁阀单元运用多孔贯通的方式传输作为动力源的压缩空气,得电失电时将压 缩空气送入不同的通道,完成不同的动作。 D、AC_2C锁紧缸是利用简单的杠杆原理,采用了不锈钢销轴旋插连接、滚动轴承锁 扣旋转支撑、特殊螺栓旋拧自锁等关键技术,完成了气压转化为门体压力的转换。 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在于:此设计只是机械连接,它的开关门只是受控制室 的控制,不具备障碍物的自动检测功能,这样遇到障碍物时,也会强行关门,可能会损坏车 门;同时因为不具有自动检测功能,乘客在上下车时,有可能会被车门夹到,很不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对侧拉门开关时进行障碍物检测的控 制装置。 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侧拉门控制装置,用于列 车侧拉门上,其特征在于:包括信号检测单元、物理连接单元以及开关门逻辑单元;所述的 信号检测单元的输出端连接开关门逻辑单元的输入端,将检测到的信号进行处理后送入开 关门逻辑单元;所述的开关门逻辑单元的输出端连接物理连接单元,开关门逻辑单元接收 信号并进行分析;并将分析结果传送给物理连接单元,控制物理连接单元做出进行相应的 动作。 本技术所述的信号检测单元检测的信号包括开关门信号、门是否关到位信 号、胶条受压信号和压紧信号;所述的信号采集单元在进行信号采集时,采用冗余结构设 计,即对每一种信号都进行了两路采集,这使得采集信号更加可靠稳定。同时在设计信号采 集电路时,还进行了防止浪涌电流和高电压的考虑。此外,本技术中在对障碍物进行检 测时也进行了冗余设计,一种方法是通过检测敏感胶条是否受压,另一种方法是通过检测 关门后10秒钟,门是否关到位,即只要任一种检测方法有信号输入,则认为有障碍物,从而 增加了障碍物检测的可靠性。 本技术所述的物理连接单元包括配电盘和开关门电磁阀的连接以及配电盘 与压紧电磁阀的连接;所述的开关门逻辑单元包括中央控制器;所述的中央控制器的输出 信号与配电盘上开关门继电器触点并联。正常情况下,控制装置并不影响外部配电盘内继 电器的开关门操作,仅当检测到障碍物后,门机构控制器才有信号输出。同时还加了上位机 对开关门情况进行了记录。 上述侧拉门控制的工作方法,包括: A、正常情况下,即没有检测到障碍物时,门机构控制器是没有信号输出的,开关门 命令完全来自外部配电盘内继电器,仅当检测到障碍物后,门机构控制器输出开门信号,该 控制信号并联在配电盘上开门继电器触点旁。 当发生门机构控制器电源故障、CPU损坏、内部系统故障等情况时,来自配电盘的 开关门命令、压紧命令还能够控制门的开关,仅丧失部分障碍物检测功能。 B、控制器接收并响应司机室开关门指令,在关门过程中胶条受压或者在规定时间 内未关门到位时才会起作用。为避免在列车行驶过程中,由于输入信号的故障而导致CPU 控制系统误动作,CPU控制系统同时接收列车5KM信号、门是否关到位信号和是否压门信 号,当列车时速高于5KM或门关到位信号或者已压门信号时,CPU控制系统不执行任何动作 (如图3)。 C、在执行关门指令时,控制器会进行监控,当监控到敏感胶条受压信号或者关门 后10秒钟门还没关到位信号时,则认为用障碍物,并进行开门动作,然后10秒钟后再进行 关门动作,如此往复3次,如果门还没有关到位,则执行开门动作,并进行一次故障记录。 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冗余的方法对障碍物进行检测,可以更可靠 得避免乘客在上下车时被侧拉门所夹照成伤害,增加了乘客上下车的安全性;(2)因为门 机构控制器输出的开关门信号并联在配电盘开关门继电器触点上,如果没有障碍物时,门 机构控制器将不会影响开关门,即开关门只受来自配电盘的开关门指令控制;同时因为是 并联,所以即使门机构控制器坏了,也不会影响到正常开关门,只是丧失了障碍物检测的功 能,增加了开关门的可靠性;(3)当列车时速高于5KM或门关到位或者已压门时,CPU控制 系统不执行任何动作,这就避免了由于输入信号的故障而导致门机构控制系统误动作,增 加了开关门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技术信号检测单元的原理图; 图2是本技术在门全开的初始状态下,关门过程的动作流程图; 图3是本技术的系统原理框图; 图4是本技术内部包含的几种主要功能模块; 图5是现有中侧拉门开关门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和优选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 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技术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技术有关 的构成。 如图5所示的现有技术,开门过程:按下开门按钮(SA1),则继电器RY2得电,常闭 触点RY2闭合,继电器RY5得电,RY5的常闭触点断开,RY1继电器失电,RY1常开触点断开, 压门电磁阀开始松弛,当松弛到ULS开关断开,则开门电磁阀开始动作,执行开门动作。 关门过程:按下关门按钮(SA2),则继电器RY3得电,常闭触点RY3断开,继电器 RY5失电,常开触点RY5断开,开门电磁阀开始关门,当关门到位触动行程开关RY8闭合,继 电器RY1得电,常开触点RY1闭合,压门电磁阀开始动作,进行压门操作。 此设计只是机械连接,它的开关门只是受控制室的控制,不具备障碍物的自动检 测功能,这样遇到障碍物时,也会强行关门,可能会损坏车门。同时因为不具有自动检测功 能,乘客在上下车时,有可能会被车门夹到,很不安全。 而本技术如图3所示,包括:信号检测单元、物理连接单元、开关门逻辑单元。 具体实施时,CPU采用TI公司主推的TMS320LF2407A,它是一种高性能、可靠性高、 动作执行速度快、抗干扰能力强、低功耗的DSP处理器。主要功能模块如图4。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侧拉门控制装置,用于列车侧拉门上,其特征在于:包括信号检测单元、物理连接单元以及开关门逻辑单元;所述的信号检测单元的输出端连接开关门逻辑单元的输入端,将检测到的信号进行处理后送入开关门逻辑单元;所述的开关门逻辑单元的输出端连接物理连接单元,开关门逻辑单元接收信号并进行分析;并将分析结果传送给物理连接单元,控制物理连接单元做出进行相应的动作。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戈建鸣王亦金仇维斌严岩
申请(专利权)人:今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