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车床夹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448842 阅读:103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9-18 12:0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数控车床夹持装置,包括定位卡、框架、压紧机构,定位卡固定连接于车床转轴上,定位卡固接于框架外侧,框架两端设有工件穿过的通孔和与工件端部套接的抵靠孔,所述框架外侧固定连接有用于压紧工件的压紧机构。抵靠孔设置于框架与定位卡相接触的一端,通孔位于框架另一端。压紧机构为通过螺纹连接固定于框架外侧的压紧件,所述压紧件上开设有供工件穿过的进位孔。定位卡为三爪中空气动卡盘。定位卡为三爪或四爪中实气动卡盘。该装置具有结构简单,夹持稳定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机床器具
,具体涉及数控车床夹持装置
技术介绍
在机械加工中,数控车床加工一般采用卡盘夹紧工件后,通过主轴的快速旋转,利用刀具的进给实现工件的加工。而工件卡具的基本要求是夹持稳定性,要求工件在快速转动中稳定性好,跳动公差小。但是在长杆累零件,由于卡盘夹紧时其受力面积仅仅是卡盘爪的接触面积,夹持力度较小导致工件跳动大,因此工件加工精度难以保证,影响产品的质量。针对这一问题,需要一种夹持力度大,跳动公差小的夹持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数控车床夹持装置,该装置结构简单,夹持稳定,实现了工件跳动小的效果。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数控车床夹持装置,包括定位卡、框架、压紧机构,定位卡固定连接于车床转轴上,定位卡固接于框架外侧,框架两端设有工件穿过的通孔和与工件端部套接的抵靠孔,所述框架外侧固定连接有用于压紧工件的压紧机构。进一步地,抵靠孔设置于框架与定位卡相接触的一端,通孔位于框架另一端。进一步地,压紧机构为通过螺纹连接固定于框架外侧的压紧件,所述压紧件上开设有供工件穿过的进位孔。进一步地,定位卡为三爪中空气动卡盘或三爪中实气动卡盘或四爪中实气动卡盘。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通过框架上的抵靠孔和通孔对长杆类工件进行套接,使得工件均夹持稳定,实现了工件跳动小的效果。防止工件在加工过程中飞出,伤到操作人员。具有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数控车床夹持装置的立体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数控车床夹持装置的俯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数控车床夹持装置的三爪卡盘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如图1-3所示,数控车床夹持装置,包括定位卡1、框架2、压紧机构,定位卡1固定连接于车床转轴上,定位卡1固接于框架2外侧,框架为三棱柱或长方体状。定位卡1上设有于车床连接的连接孔,定位卡为三爪中空气动卡盘。定位卡为三爪或四爪中实气动卡盘。框架2两端设有工件穿过的通孔4和与工件端部套接的抵靠孔5,抵靠孔5设置于框架与定位卡相接触的一端,通孔位于框架另一端。所述框架外侧固定连接有用于压紧工件的压紧机构。压紧机构为通过螺纹连接固定于框架外侧的压紧件3,所述压紧件上开设有供工件穿过的进位孔6。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通过框架上的抵靠孔和通孔对长杆类工件进行套接,使得工件均夹持稳定,实现了工件跳动小的效果。防止工件在加工过程中飞出,伤到操作人员。具有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以上所述仅为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并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凡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数控车床夹持装置,包括定位卡、框架、压紧机构,其特征在于:定位卡固定连接于车床转轴上,定位卡固接于框架外侧,框架两端设有工件穿过的通孔和与工件端部套接的抵靠孔,所述框架外侧固定连接有用于压紧工件的压紧机构。

【技术特征摘要】
1.数控车床夹持装置,包括定位卡、框架、压紧机构,其特征在于:定位卡固定连接于车床转轴上,定位卡固接于框架外侧,框架两端设有工件穿过的通孔和与工件端部套接的抵靠孔,所述框架外侧固定连接有用于压紧工件的压紧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数控车床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抵靠孔设置于框架与定位卡相接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铁军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市威海达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