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聚苯硫醚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448506 阅读: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9-18 11: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复合聚苯硫醚,包括以下成分:聚苯硫醚,聚酰胺、聚芳酰胺纤维、抗氧化剂、固化剂、增韧剂、无机填充料和偶联剂,按重量百分比计算,聚苯硫醚20~50%、聚酰胺10~30%、聚芳酰胺纤维5~25%、抗氧化剂1~3%、固化剂1~3%、增韧剂3~5%、无机填充料5~10%和偶联剂1~3%;所述无机填充料为二氧化硅或二硫化钼中的一种或两种混合,抗氧化剂为对苯二酚或喹啉衍生物,固化剂为二乙烯三胺或二氨基环己烷。通过上述方式,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提供一种复合聚苯硫醚,具有较强的冲击韧性,弯折性和加工性能,可广泛用于电子电器,汽车零部件等加工,就要有较强的实用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工程塑料,特别是涉及一种复合聚苯硫醚
技术介绍
聚苯硫醚全称为聚苯基硫醚,是分子主链中带有苯硫基的热塑性树脂,是一种综合性能优异的特种工程塑料。聚苯硫醚因具有优良的耐高温、耐腐蚀、耐辐射、阻燃、均衡的物理机械性能和极好的尺寸稳定性以及优良的电性能等特点,被广泛用作结构性高分子材料,通过填充、改性后广泛用作特种工程塑料。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持久抗菌性能的复合聚苯硫醚,具有较强的冲击韧性,弯折性和加工性能,可广泛用于电子电器,汽车零部件等加工,就要有较强的实用性能。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一种复合聚苯硫醚,包括以下成分:聚苯硫醚,聚酰胺、聚芳酰胺纤维、抗氧化剂、固化剂、增韧剂、无机填充料和偶联剂;按重量百分比计算,聚苯硫醚 20~50%、聚酰胺 10~30%、聚芳酰胺纤维5~25%、抗氧化剂1~3%、固化剂1~3%、增韧剂3~5%、无机填充料5~10%和偶联剂1~3%。所述无机填充料为二氧化硅或二硫化钼中的一种或两种混合,抗氧化剂为对苯二酚或喹啉衍生物,固化剂为二乙烯三胺或二氨基环己烷。一个较佳实施例中,包括以下成分:聚苯硫醚,聚酰胺、聚芳酰胺纤维、抗氧化剂、固化剂、增韧剂、无机填充料和偶联剂,按重量百分比计算,聚苯硫醚 30~50%、聚酰胺 10~20%、聚芳酰胺纤维1~10%、抗氧化剂1~5%、固化剂3~5%、增韧剂2~4%、无机填充料3~7%和偶联剂1~5%。所述无机填充料为碳酸钙,抗氧化剂为硫代双酚,固化剂为二乙烯三胺或二氨基环己烷。在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增韧剂为甲基丙烯酸甲酯—丁二烯—苯乙烯三元共聚物。在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偶联剂为钛酸酯偶联剂。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具有较强的冲击韧性,弯折性和加工性能,可广泛用于电子电器,汽车零部件等加工,就要有较强的实用性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在一个实施例中,一种复合聚苯硫醚,包括以下成分:聚苯硫醚,聚酰胺、聚芳酰胺纤维、抗氧化剂、固化剂、增韧剂、无机填充料和偶联剂;按重量百分比计算,聚苯硫醚 20~50%、聚酰胺 10~30%、聚芳酰胺纤维5~25%、抗氧化剂1~3%、固化剂1~3%、增韧剂3~5%、无机填充料5~10%和偶联剂1~3%。所述无机填充料为二氧化硅或二硫化钼中的一种或两种混合,抗氧化剂为对苯二酚或喹啉衍生物,固化剂为二乙烯三胺或二氨基环己烷。一种复合聚苯硫醚,包括以下成分:聚苯硫醚,聚酰胺、聚芳酰胺纤维、抗氧化剂、固化剂、增韧剂、无机填充料和偶联剂;按重量百分比计算,聚苯硫醚 20%、聚酰胺 10%、聚芳酰胺纤维5%、抗氧化剂1%、固化剂1%、增韧剂3%、无机填充料5%和偶联剂1%。所述无机填充料为二氧化硅或二硫化钼中的一种或两种混合,抗氧化剂为对苯二酚或喹啉衍生物,固化剂为二乙烯三胺或二氨基环己烷。一种复合聚苯硫醚,包括以下成分:聚苯硫醚,聚酰胺、聚芳酰胺纤维、抗氧化剂、固化剂、增韧剂、无机填充料和偶联剂;按重量百分比计算,聚苯硫醚50%、聚酰胺30%、聚芳酰胺纤维25%、抗氧化剂3%、固化剂3%、增韧剂5%、无机填充料10%和偶联剂3%。所述无机填充料为二氧化硅或二硫化钼中的一种或两种混合,抗氧化剂为对苯二酚或喹啉衍生物,固化剂为二乙烯三胺或二氨基环己烷。一种复合聚苯硫醚,包括以下成分:聚苯硫醚,聚酰胺、聚芳酰胺纤维、抗氧化剂、固化剂、增韧剂、无机填充料和偶联剂;按重量百分比计算,聚苯硫醚 30%、聚酰胺20%、聚芳酰胺纤维10%、抗氧化剂1.5%、固化剂2%、增韧剂4%、无机填充料7.5%和偶联剂2.5%。所述无机填充料为二氧化硅或二硫化钼中的一种或两种混合,抗氧化剂为对苯二酚或喹啉衍生物,固化剂为二乙烯三胺或二氨基环己烷。一个较佳实施例中,包括以下成分:聚苯硫醚,聚酰胺、聚芳酰胺纤维、抗氧化剂、固化剂、增韧剂、无机填充料和偶联剂,按重量百分比计算,聚苯硫醚 30~50%、聚酰胺 10~20%、聚芳酰胺纤维1~10%、抗氧化剂1~5%、固化剂3~5%、增韧剂2~4%、无机填充料3~7%和偶联剂1~5%。所述无机填充料为碳酸钙,抗氧化剂为硫代双酚,固化剂为二乙烯三胺或二氨基环己烷。一个较佳实施例中,包括以下成分:聚苯硫醚,聚酰胺、聚芳酰胺纤维、抗氧化剂、固化剂、增韧剂、无机填充料和偶联剂,按重量百分比计算,聚苯硫醚 30%、聚酰胺 10%、聚芳酰胺纤维1%、抗氧化剂1%、固化剂3%、增韧剂2%、无机填充料3%和偶联剂1%。所述无机填充料为碳酸钙,抗氧化剂为硫代双酚,固化剂为二乙烯三胺或二氨基环己烷。一个较佳实施例中,包括以下成分:聚苯硫醚,聚酰胺、聚芳酰胺纤维、抗氧化剂、固化剂、增韧剂、无机填充料和偶联剂,按重量百分比计算,聚苯硫醚50%、聚酰胺20%、聚芳酰胺纤维10%、抗氧化剂5%、固化剂5%、增韧剂4%、无机填充料7%和偶联剂5%。所述无机填充料为碳酸钙,抗氧化剂为硫代双酚,固化剂为二乙烯三胺或二氨基环己烷。一个较佳实施例中,包括以下成分:聚苯硫醚,聚酰胺、聚芳酰胺纤维、抗氧化剂、固化剂、增韧剂、无机填充料和偶联剂,按重量百分比计算,聚苯硫醚 35%、聚酰胺 18%、聚芳酰胺纤维6%、抗氧化剂3%、固化剂4%、增韧剂2.5%、无机填充料3.5%和偶联剂3%。所述无机填充料为碳酸钙,抗氧化剂为硫代双酚,固化剂为二乙烯三胺或二氨基环己烷。在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增韧剂为甲基丙烯酸甲酯—丁二烯—苯乙烯三元共聚物。在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偶联剂为钛酸酯偶联剂本专利技术复合聚苯硫醚的有益效果是:具有较强的冲击韧性,弯折性和加工性能,可广泛用于电子电器,汽车零部件等加工,就要有较强的实用性能。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专利技术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专利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复合聚苯硫醚,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成分:聚苯硫醚,聚酰胺、聚芳酰胺纤维、抗氧化剂、固化剂、增韧剂、无机填充料和偶联剂,按重量百分比计算,聚苯硫醚 20~50%、聚酰胺 10~30%、聚芳酰胺纤维5~25%、抗氧化剂1~3%、固化剂1~3%、增韧剂3~5%、无机填充料5~10%和偶联剂1~3%;所述无机填充料为二氧化硅或二硫化钼中的一种或两种混合,抗氧化剂为对苯二酚或喹啉衍生物,固化剂为二乙烯三胺或二氨基环己烷。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聚苯硫醚,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成分:聚苯硫醚,聚酰胺、聚芳酰胺纤维、抗氧化剂、固化剂、增韧剂、无机填充料和偶联剂,按重量百分比计算,聚苯硫醚 20~50%、聚酰胺 10~30%、聚芳酰胺纤维5~25%、抗氧化剂1~3%、固化剂1~3%、增韧剂3~5%、无机填充料5~10%和偶联剂1~3%;所述无机填充料为二氧化硅或二硫化钼中的一种或两种混合,抗氧化剂为对苯二酚或喹啉衍生物,固化剂为二乙烯三胺或二氨基环己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聚苯硫醚,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成分:聚苯硫醚,聚酰胺、聚芳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春华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新区华士达工程塑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