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扇模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447369 阅读:1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9-18 11: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风扇模块,包括风扇主体和支撑座。该风扇主体包括马达、固定板和由马达驱动转动的扇叶。该马达和扇叶设置于该固定板的一侧。该固定板背离扇叶的另一侧包括第一导接件,该支撑座包括第二导接件。该风扇主体通过该固定板安装于该支撑座时,第一导接件对应电连接第二导接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风扇模块结构简单且使用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风扇模块,尤其涉及一种便于安装的风扇模块。
技术介绍
风扇模块被广泛用于各种需要散热的电子设备,例如电脑主板、电源中,现有技术的风扇模块通常包括有框架、扇叶、带动扇叶转动的马达,以及为马达提供驱动电压的电源线。该电源线的末端通常设有一用以插接的电源接头。安装风扇模块时,除了要将框架用螺钉固定在电子设备上,还需要将该电源接头插接于电子设备的电源插座,才可完成风扇模块连接。因此,现有技术的风扇模块拆装都较为麻烦,除了要拆装固定螺钉外,还要插拔导线。另外,由于不同电子设备的风扇电源插座位置不同,现有技术的风扇模块的电源线基本需要定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了上述缺陷,提供一种风扇模块。本技术提供一种风扇模块,包括风扇主体和支撑座。该风扇主体包括马达、固定板和由马达驱动转动的扇叶。该马达和扇叶设置于该固定板的一侧。该固定板背离扇叶的另一侧包括第一导接件,该支撑座包括第二导接件。该风扇主体通过该固定板安装于该支撑座时,第一导接件对应电连接第二导接件。上述风扇模块中,该支撑座包括盒体、盖体和驱动马达工作的电路板,该盒体和盖体定义第一收容空间以收容该电路板,该固定板安装于该盖体外表面。上述风扇模块中,该固定板通过螺钉固定于该盖体外表面。上述风扇模块中,该固定板通过支架或托板固定于该盖体外表面。上述风扇模块中,第二导接件设置于该电路板,该盖体包括一暴露该第二导接件的开口,该第二导接件穿过该开口和第一导接件实现电连接。上述风扇模块中,进一步包括套设于第二导接件端部的防水圈,该防水圈卡设于开口内侧和第二导接件之间以密封第一收容空间实现防水。上述风扇模块中,该防水圈的端部突出盖体的外表面,当该风扇主体通过该固定板安装于该支撑座时,该防水圈的端部抵触该固定板定义第二收容空间,以将相互电连接的第一导接件和第二导接件与外界隔离实现防水。上述风扇模块中,该第一导接件包括电连接马达线圈两端的两个导电触点,该第二导接件端部包括对应导电触点的两个导电弹片或导电弹针。上述风扇模块中,该第一导接件包括电连接马达线圈两端的两个导电弹片或导电弹针,该第二导接件端部包括对应导电弹片或导电弹针的两个导电触点。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的风扇模块没有单独设置电源线和插头,因此结构比较简单。由于使用第一导接件和第二导接件,本技术的风扇模块安装时仅需将风扇主体固定即可同时实现电连接,使用比较方便。另外,由于防水圈套设于第二导接件端部并在安装时抵触风扇主体,可以达到较好的防水效果。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详述本技术的具体结构。图1为本技术风扇模块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风扇模块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风扇模块的风扇主体的另一视角的放大立体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风扇模块的防水圈的部分结构放大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详细说明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请参阅图1-4,本技术的风扇模块100包括风扇主体10和支撑座20。该风扇主体10包括马达11、固定板12和由马达驱动转动的扇叶13。本实施方式中,马达11和扇叶13设置于该固定板12的一侧,具体地,该扇叶13间隔地辐射状地设置在该马达11的周围,该马达11可转动的设置于该固定板12的一侧。一实施方式中,该马达11突出的转轴111固定于该固定板12,当马达被驱动绕转轴111转动时即可带动扇叶13转动。该固定板12背离扇叶的另一侧包括第一导接件121,该支撑座20包括第二导接件211。该风扇主体10通过该固定板12安装于该支撑座20时,第一导接件121对应电连接第二导接件211。在一实施例中,该第一导接件121包括电连接马达线圈两端的两个导电触点,该第二导接件211端部包括对应导电触点的两个导电弹片或导电弹针。可以理解,在另外一实施例中,该第一导接件121包括电连接马达线圈两端的两个导电弹片或导电弹针,该第二导接件211端部包括对应导电弹片或导电弹针的两个导电触点。该支撑座20包括盒体22、盖体23和驱动马达11工作的电路板21。该盒体22和盖体23定义第一收容空间221以收容该电路板21。本实施方式中,该固定板12安装于该盖体23外表面。在一实施例中,该固定板12包括多个通孔124,该盖体23包括与通孔124对应的多个螺孔234。该固定板12可通过螺钉穿过通孔124旋入螺孔234以固定于该盖体23外表面。在另一实施例中,该固定板12通过支架或托板固定于该盖体23外表面,也可以通过卡扣结构固定安装在盖体23外表面。该第二导接件211设置于该电路板21,该盖体23开设一暴露该第二导接件211的开口231,该第二导接件211穿过该开口231和第一导接件121实现电连接。本实施新型的风扇模块100,还进一步包括套设于第二导接件211端部的防水圈212。该防水圈212如图3所示卡于开口231内侧和第二导接件211的外侧表面213之间以密封该第一收容空间221实现防水。该防水圈212的环形端部214突出于盖体23的外表面,当该风扇主体10通过该固定板12安装于该支撑座20时,该防水圈212的端部214抵触该固定板12定义一第二收容空间215,以将相互电连接的第一导接件121和第二导接件211与外界隔离实现防水。本技术的风扇模块100没有单独设置电源线和插头,因此结构比较简单,不需定制电源线。由于使用第一导接件121和第二导接件211,本技术的风扇模块100安装时仅需将风扇主体10固定即可同时实现电连接,使用比较方便。另外,由于防水圈212套设于第二导接件211端部并在安装时抵触风扇主体10,可以达到较好的防水效果。仅为本技术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风扇模块,包括风扇主体和支撑座,该风扇主体包括马达、固定板和由马达驱动转动的扇叶,其特征在于:该马达和扇叶设置于该固定板的一侧,该固定板背离扇叶的另一侧包括第一导接件,该支撑座包括第二导接件,该风扇主体通过该固定板安装于该支撑座时,第一导接件对应电连接第二导接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风扇模块,包括风扇主体和支撑座,该风扇主体包括马达、固定板和
由马达驱动转动的扇叶,其特征在于:该马达和扇叶设置于该固定板的一侧,该
固定板背离扇叶的另一侧包括第一导接件,该支撑座包括第二导接件,该风扇主
体通过该固定板安装于该支撑座时,第一导接件对应电连接第二导接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扇模块,其特征在于,该支撑座包括盒体、盖体
和驱动马达工作的电路板,该盒体和盖体定义第一收容空间以收容该电路板,该
固定板安装于该盖体外表面。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扇模块,其特征在于,该固定板通过螺钉固定于
该盖体外表面。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扇模块,其特征在于,该固定板通过支架或托板
固定于该盖体外表面。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扇模块,其特征在于,第二导接件设置于该电路
板,该盖体包括一暴露该第二导接件的开口,该第二导接件穿过该开口和第一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勇姚凯王光玉雷卫强
申请(专利权)人:海能达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