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家庭废水再利用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0446226 阅读:2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9-18 10: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家庭废水再利用系统,包括循环流体通路,所述循环流体通路包括循环流体第一通路和循环流体第二通路,所述循环流体第一通路包括循环流体入口、抽水泵、主过滤器和循环流体第一出口;所述第二循环流体通路包括循环流体入口、抽水泵、主过滤器、储水箱和循环流体第二出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制造方便,节约了生活成本;且能耗小,运行成本低,极大地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家庭废水再利用系统
技术介绍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缺乏的国家。全国600多座城市中,已有400多个城市存在供水不足问题,其中比较严重的缺水城市达110个,全国城市缺水总量为60亿立方米。家庭生活中淋浴、厨用、洗衣等废水一般未经污水处理系统,直接流入河流或下水管道,而且未进行废水再利用,不但浪费了水,增加了水费支出,而且污染了环境。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改进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家用废水再利用率低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家庭废水再利用系统,可以利用家用废水回收再利用装置,将家庭中淋浴、厨用和洗衣所产生的废水收集、过滤后,用于冲厕和家庭清洁。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家庭废水再利用系统,包括循环流体通路,所述循环流体通路包括循环流体第一通路和循环流体第二通路,所述循环流体第一通路包括循环流体入口、抽水泵、主过滤器和循环流体第一出口,循环流体在所述主过滤器处进行过滤,所述主过滤器的输入端口与所述抽水泵的输出端口相连通,所述主过滤器的输出端口与所述循环流体第一出口相连通,所述第二循环流体通路包括循环流体入口、抽水泵、主过滤器、储水箱和循环流体第二出口,循环流体在所述主过滤器处和所述储水箱内进行过滤,所述主过滤器的输入端口与所述抽水泵的输出端口相连通,所述主过滤器的输出端口与所述储水箱的输入端口连通,所述储水箱的输出端口与所述循环流体第二出口相连通。进一步的,所述循环流体第一通路还包括前置过滤器,所述前置过滤器连接所述循环流体入口和所述抽水泵,所述前置过滤器的输入端口与所述循环流体入口相连通,所述前置过滤器的输出端口与所述抽水泵的输入端口相连通。进一步的,所述前置过滤器为硅藻土过滤器。进一步的,所述循环流体通路还包括第一单向阀,所述第一单向阀连接所述循环流体第一出口和所述主过滤器,所述第一单向阀的输入端口与所述主过滤器的输出端口相连通,所述第一单向阀的输出端口与所述循环流体第一出口相连通,在所述第一单向阀导通时,所述循环流体能够从所述循环流体入口通过所述第一单向阀流入所述循环流体第一出口,所述第一单向阀连接所述储水箱和所述主过滤器,所述第一单向阀的输入端口与所述主过滤器的输出端口相连通,所述第一单向阀的输出端口与所述储水箱的输入端口相连通,在所述第一单向阀导通时,所述循环流体能够从所述循环流体入口通过所述第一单向阀流入所述储水箱。进一步的,所述循环流体第二通路还包括后置过滤器,所述后置过滤器连接所述循环流体第二出口和所述储水箱,所述后置过滤器的输入端口与所述储水箱的输出端口相连通,所述后置过滤器的输出端口与所述循环流体第二出口相连通。进一步的,所述后置过滤器为硅藻土过滤器。进一步的,所述循环流体第二通路还包括第二单向阀,所述第二单向阀连接所述储水箱和所述后置过滤器,所述第二单向阀的输入端口与所述储水箱的输出端口相连通,所述第二单向阀的输出端口与所述后置过滤器的输入端口相连通,在所述第二单向阀导通时,所述循环流体能够从所述储水箱输出端口通过所述第二单向阀进入所述后置过滤器,在所述后置过滤器处对所述循环流体进行过滤,之后循环流体从所述循环流体第二出口流出。进一步的,所述储水箱内设有双层过滤网,所述双层过滤网包括第一过滤网和第二过滤网,所述第一过滤网和所述第二过滤网贴合,所述双层过滤网将所述储水箱分隔成两部分,从所述第一单向阀流出的循环流体进入所述储水箱后,经所述双层过滤网过滤后流入所述第二单向阀。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过滤网为石棉布过滤网。更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过滤网为复数个微孔滤膜管并列贴合排布构成,所述微孔滤膜管为PVDF材料,所述的微孔滤膜管的孔径为0.2微米,所述微孔滤膜管的长度为8-15厘米。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家庭废水再利用系统具有:1.结构简单、制造方便,易于在现有家装基础上进行改造安装,节约了生活成本;2.装置在使用过程中,方便可控,能耗小,运行成本低,市场潜力较大;3.可有效地利用家庭生活用废水,极大地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4.可广泛地应用在家庭、宾馆等生活场所。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家庭废水再利用系统的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家庭废水再利用系统中的储水箱的第二过滤网的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00为循环流体通路,101为循环流体入口,102为前置过滤器,103为抽水泵、104为主过滤器,105为第一单向阀,11循环流体第一通路,110为循环流体第一出口,12为循环流体第二通路,120为循环流体第二出口,121为储水箱,1211为第一过滤网,1212为第二过滤网,122为第二单向阀,123为后置过滤器。具体实施方式现在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技术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技术有关的构成。图1是本技术的家庭废水再利用系统的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所述家庭废水再利用系统包括循环流体通路100。所述循环流体通路100包括循环流体第一通路11和循环流体第二通路12。所述循环流体第一通路11包括循环流体入口101、抽水泵103、主过滤器104和循环流体第一出口110,循环流体在所述主过滤器104处进行过滤,所述主过滤器104的输入端口与所述抽水泵103的输出端口相连通,所述主过滤器104的输出端口与所述循环流体第一出口110相连通。所述第二循环流体通路12包括循环流体入口101、抽水泵103、主过滤器104、储水箱121和循环流体第二出口120,循环流体在所述主过滤器104处和所述储水箱121内进行过滤,所述主过滤器104的输入端口与所述抽水泵103的输出端口相连通,所述主过滤器104的输出端口与所述储水箱121的输入端口连通,所述储水箱121的输出端口与所述循环流体第二出口120相连通。可以看出,所述循环流体通路100包括初级水质通路及净化水质通路,初级水质通路是:所述循环流体入口101、所述抽水泵103、所述主过滤器104和所述循环流体第一出口110形成的通路,具体的,所述循环流体从所述循环流体入口101进入,由所述抽水泵103施压引导流体向所述循环流体第一出口1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家庭废水再利用系统,其特征是:包括循环流体通路,所述循环流体通路包括循环流体第一通路和循环流体第二通路,所述循环流体第一通路包括循环流体入口、抽水泵、主过滤器和循环流体第一出口,循环流体在所述主过滤器处进行过滤,所述主过滤器的输入端口与所述抽水泵的输出端口相连通,所述主过滤器的输出端口与所述循环流体第一出口相连通,所述第二循环流体通路包括循环流体入口、抽水泵、主过滤器、储水箱和循环流体第二出口,循环流体在所述主过滤器处和所述储水箱内进行过滤,所述主过滤器的输入端口与所述抽水泵的输出端口相连通,所述主过滤器的输出端口与所述储水箱的输入端口连通,所述储水箱的输出端口与所述循环流体第二出口相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家庭废水再利用系统,其特征是:包括循环流体通路,所述循环流
体通路包括循环流体第一通路和循环流体第二通路,
所述循环流体第一通路包括循环流体入口、抽水泵、主过滤器和循环流体
第一出口,循环流体在所述主过滤器处进行过滤,
所述主过滤器的输入端口与所述抽水泵的输出端口相连通,所述主过滤器
的输出端口与所述循环流体第一出口相连通,
所述第二循环流体通路包括循环流体入口、抽水泵、主过滤器、储水箱和
循环流体第二出口,循环流体在所述主过滤器处和所述储水箱内进行过滤,
所述主过滤器的输入端口与所述抽水泵的输出端口相连通,所述主过滤器
的输出端口与所述储水箱的输入端口连通,所述储水箱的输出端口与所述循环
流体第二出口相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家庭废水再利用系统,其特征是:所述循环流体第
一通路还包括前置过滤器,所述前置过滤器连接所述循环流体入口和所述抽水
泵,所述前置过滤器的输入端口与所述循环流体入口相连通,所述前置过滤器
的输出端口与所述抽水泵的输入端口相连通。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家庭废水再利用系统,其特征是:所述前置过滤器
为硅藻土过滤器。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家庭废水再利用系统,其特征是:所述循环流体通
路还包括第一单向阀,所述第一单向阀连接所述循环流体第一出口和所述主过
滤器,所述第一单向阀的输入端口与所述主过滤器的输出端口相连通,所述第
一单向阀的输出端口与所述循环流体第一出口相连通,
在所述第一单向阀导通时,所述循环流体能够从所述循环流体入口通过所
述第一单向阀流入所述循环流体第一出口,
所述第一单向阀连接所述储水箱和所述主过滤器,所述第一单向阀的输入
端口与所述主过滤器的输出端口相连通,所述第一单向阀的输出端口与所述储
水箱的输入端口相连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中洋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