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结双层华夫格织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438873 阅读:105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9-17 14: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接结双层华夫格织物,由两组纯棉经纱和一组纯棉纬纱交织而成,织物正面经浮长线和纬浮长线由长到短或由短到长逐渐过渡,形成边高中低的凹凸四边形,织物反面为起毛织物,织造时采用接结双层组织织造。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接结纬接结的接结双层组织,织物内部空气层加厚,织物轻薄,透气,保暖;织物正面采用蜂巢组织,浮长线长,织物结构松软,增强了织物的手感弹性;织物反面为绒面效果,提高了织物的手感柔软程度,织物与人体接触,舒适性好;织物反面浮长线短,经密较大,织物结构较为紧密,有力于织物尺寸稳定;织物反面浮长线短,避免了织物因浮长线过长带来的使用不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接结双层华夫格织物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华夫格织物,尤其涉及一种接结双层华夫格织物。
技术介绍
华夫格,又称华夫组织或蜂巢组织,织物表面经纬浮长线由长到短或由短到长逐渐过渡,形成边高中低的凹凸四边形图案。华夫格织物主要用于制作床上用品、装饰用品和厨卫清洁用品等。华夫格织物的优势与缺陷都与蜂巢组织的组织循环纱线数有关。组织循环纱线数越大,织物中的浮长线就越长,凹凸变换就越明显,华夫格织物的外观立体感就越强,手感弹性也越好。但浮长线的增长也会给织物带来一些严重缺陷,当织物受到摩擦时,浮长线较长的纱线容易断头,严重影响织物的牢度;织物在使用过程中,容易钩丝,织物的钩丝牢度差,给人们的使用带来不便;此外由于织物的经纬浮长线都较长,织物经纬弹性都较大,织物的尺寸稳定性较差。目前市场上的华夫格织物多为单层织物,为了避免因浮长线长造成织物耐磨牢度差、钩丝牢度差等缺陷,通常只能采用组织循环纱线数较小的蜂巢组织,同时为了避免因浮长线长造成织物结构松散,织物只能采用较大的经纬密度,因此,目前市场上的华夫格织物,表面立体感不够明显,无法充分显现蜂巢组织织物凹凸变换的立体外观特征及优良的手感弹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接结双层华夫格织物,通过织物组织和经纬密度的设置,提高华夫格织物的尺寸稳定性,织物手感柔软,富有弹性。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接结双层华夫格织物,由经纱和纬纱纵横交织而成,其创新点在于:该织物由两组纯棉经纱和一组纯棉纬纱交织而成,织物正面经浮长线和纬浮长线由长到短或由短到长逐渐过渡,形成边高中低的凹凸四边形,织物反面为起毛效果,织造时采用接结双层组织织造。进一步的,所述织物采用A、B两组经纱和一组纬纱交织而成。进一步的,A组经纱采用10s/2的纯棉股线,B组经纱采用21s/2的纯棉股线,纬纱采用10s/2的纯棉股线。进一步的,所述A组经纱作表经,B组经纱作里经,A组经纱和B组经纱的排列比为1:2。进一步的,所述接结双层组织采用接结纬接结的接结双层组织,其表组织为浮长线较长、结构松软、外观特殊的联合组织,反面组织为浮长线较短、结构比较紧密的纬面组织。进一步的,表组织采用浮长线较长、结构松软、立体感强的蜂巢组织,反面组织采用1/3破斜纹。进一步的,表里经排列比为1:2,表里纬排列比为1:1,地纬与接结纬的排列比为16:1,表层由10s/2的纯棉股线作经、纬纱交织构成,织物反面由21s/2的纯棉股线作经纱,10s/2的纯棉股线作纬纱交织构成进一步的,采用双轴织造,里经作地轴,表经作花轴,每筘穿入数为3,同一组表里经穿入同一筘齿;织物上机经密为256根/10cm,上机纬密为192根/10cm,上机幅宽为212cm,总经根数为5400根。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采用接结纬接结的接结双层组织,织物内部空气层加厚,能够保留更多的静止空气,织物轻薄,透气,保暖性好。2)本专利技术采用蜂巢组织作表组织,织物表面浮长线长,织物结构松软,增强了织物的手感弹性;织物反面经起毛整理,提高了织物的柔软程度,织物与人体接触,舒适性好。4)织物采用蜂巢组织作表组织,正面纹路清晰饱满,花纹立体感强,凹凸有致,外观美观。5)织物表、里经排列比为1:2,反面织物经密为正面的2倍,又因为反面采用浮长线较短的纬面组织,所以反面织物结构较为紧密,有力于双层织物尺寸稳定。6)织物反面采用浮长线较短的纬面组织,避免了织物因浮长线过长给使用带来的不便。7)织物反面采用纬面组织,且经纱细,纬纱粗,有利于提高织物反面的起毛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具体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详细说明。一种接结双层华夫格织物,由A、B两组经纱及一组纬纱交织而成,织物的正面经浮长线和纬浮长线由长到短或由短到长逐渐过渡,形成边高中低的凹凸四边形,织物的反面为起毛织物。一、纱线纱线规格表1经纬纱线规格本专利技术经纬纱均采用100%棉为原料,织物吸湿透气性好,手感蓬松柔软,与人体接触,卫生舒适。10s、21s气流纺纱是棉纺市场供应的常规品种,市场货源充足,购货方便快捷,无需专门定制,而且纺纱成本较低,有利于降低织物的原料成本,又由于气流纺纱线结构蓬松,有利于提高织物手感的柔软度。单纱经合股后所得到的10s/2及21s/2股线,条干均匀度比单纱明显提高,有利于提高织物表面的平整度,从而提升产品档次。21s/2的股线作里经,10s/2的股线作里纬,交织构成织物反面,这种经纱细,纬纱粗的织物结构,可在不增加织物用纱量的情况下提高反面织物的起毛效果。二、织物2.1纱线排列A组经纱作表经,B组经纱作里经,表里经按照1:2排列,反面织物经密为表层织物经密的2倍,表层织物较为松软,手感弹性好,有利于突显蜂巢组织织物的外观特点;反面织物结构较为紧密,有利于稳定织物结构和尺寸;反面织物经起毛整理后,织物手感柔软蓬松,与人体接触,舒适度提高,同时,织物反面经起毛后,织物纬向进一步收缩,可进一步提高织物表面的立体感及手感弹性。2.2经纱穿筘由于表组织浮长线长,里组织浮长线短,织造时,必须采用双织轴织造,里经作地轴,表经作花轴;为确保上下层织物的层叠关系,同一组表里经应穿入同一筘齿,故每筘齿穿入数为3。2.3织物组织结构采用接结纬接结的接结双层组织,组织图如图1所示,表组织为R=8的蜂巢组织,里组织为3/1破斜纹,表里经排列比为1:2,表里纬排列比为1:1,地纬与接结纬的排列比为16:1。2.4织物规格织物规格如表2所示。表2织物规格本专利技术的织物正面采用蜂巢组织,浮长线长,织物结构松软,增强了织物的手感弹性;织物反面为起毛效果,提高了织物的手感柔软程度,织物与人体接触,舒适性好,采用接结纬接结的接结双层组织,配合合适的经纬密,织物正面纹理清晰饱满,花纹立体感强,凹凸有致,表里经排列比为1:2,织物反面经密较大,组织浮长短,织物结构较为紧密,有力于织物尺寸稳定,反面浮长短避免了织物因浮长线过长给使用带来的不便。实施例2表组织为R=10的蜂巢组织,里组织为5/2经面缎,表里经排列比为1:2,表里纬排列比为1:1,地纬与接结纬的排列比为20:1,组织图如图2所示。实施例3表组织为R=12的蜂巢组织,里组织为3/1破斜纹,表里经排列比为1:2,表里纬排列比为1:1,地纬与接结纬的排列比为24:1,组织图如图3所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接结双层华夫格织物

【技术保护点】
一种接结双层华夫格织物,由经纱和纬纱纵横交织而成,其特征在于:该织物由两组纯棉经纱和一组纯棉纬纱交织而成,织物正面经浮长线和纬浮长线由长到短或由短到长逐渐过渡,形成边高中低的凹凸四边形,织物反面为起毛织物,织造时采用接结双层组织织造。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接结双层华夫格织物,由经纱和纬纱纵横交织而成,其特征在于:该织物由两组纯棉经纱和一组纯棉纬纱交织而成,织物正面经浮长线和纬浮长线由长到短或由短到长逐渐过渡,形成边高中低的凹凸四边形,织物反面为起毛织物,织造时采用接结双层组织织造;所述织物采用A、B两组经纱和一组纬纱交织而成;A组经纱采用10s/2的纯棉股线,B组经纱采用21s/2的纯棉股线,纬纱采用10s/2的纯棉股线;所述A组经纱作表经,B组经纱作里经,A组经纱与B组经纱的排列比为1:2;所述接结双层组织采用接结纬接结的接结双层组织,其表组织为浮长线较长、结构松软、外观特殊的联合组织,反面组织为浮长线较短、结构比较紧密的纬面组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波陈栋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