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对虾饵料的制造方法,特别是用于对虾健康养殖的生态型饵料的制造方法。常规的对虾饵料,其加工造粒过程中必定有一个高温处理的过程,不同的设备温度不尽相同,但一般都在85℃以上,高的甚至超过120℃,这种高温处理过程,虽然可以消灭某些病原菌,使饵料中的淀粉有一个熟化的过程,使饵料容易成粒,但是通过高温处理,饵料原料中的各种维生素被大量破坏,大量的有益微生物也同时被杀灭,这种方法生产的饵料对对虾的健康养殖是不利的,因此在实际的对虾生产过程中,有经验的虾农经常会另外添加一些辅助的营养液、复合维生素等营养成分。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健康养殖的生态型饵料,其制造过程不会破坏饵料原料中的各种有效成分,营养比较均衡,维生素含量丰富。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首先是调整饵料的配方,把常规对虾饵料配方中需要熟化的原料如淀粉类的面粉、玉米粉等换为已经熟化了的膨化玉米粉,再加入适量的粘结剂,即把已熟化的淀粉、大豆粉、明矾、硼砂粉碎后按60~75∶10~20∶5~15∶3~10的比例混合均匀而制成,其次是选用优质的原料,特别是鱼粉、虾头粉(或虾壳粉)、鱿鱼内脏粉等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对虾健康养殖的生态型饵料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把原料按配方:秘鲁鱼粉35~40%、膨化玉米粉17~20%、花生粕9~11%、大豆浓缩蛋白9~11%、啤酒酵母4.5~5.5%、虾壳粉(或虾头粉)6.5~7.5%、鱿鱼内脏粉2.5~3.5%、鱼油∶粟米油为1∶1的混合油1.5~2.5%、复合无机盐2~3%、复合维生素0.1~0.3%、大豆磷脂0.8~1.5%、氯化胆碱0.1~0.3%、粘结剂2~4%、有益微生物0.5~2.5%的比例混合后,置入软颗粒饵料造粒机进行造粒,再置入低温干燥设备进行干燥至含水量低于12%即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雄,黄凯辉,黄洁容,
申请(专利权)人:杨雄,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