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许荣琳专利>正文

自动铅笔的结构改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43034 阅读:4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自动铅笔的结构改良,其是由一轴筒、一笔尖套、一导管及一盖体所构成,其中盖体套合于轴筒顶端,笔尖套于形成有套筒可与轴筒套组,前段设有嵌插可移动的滑动件,该滑动件设有约束环可以依摩擦作用保持笔芯,与该滑动件对向设有相补组合的夹紧件,嵌合于该夹紧件外侧的夹紧环可支持夹紧件外面的钢珠,固定于该夹紧环于套筒,滑动件与夹紧件之间设有弹簧令滑动件的前端从笔尖套凸出付加压力于夹紧件的后方,该夹紧环顶面组设一由二半圆管体对合而成的导管,导管内为一导孔,笔芯由导孔插入经夹紧件、约束环而设入滑动件;其特征在于:    该盖体底部凸伸一筒体,筒体底部并以一塞套合封闭,塞套顶、底端分别凸伸一塞杆及一塞栓,塞杆顶端面并凹设一锥孔,塞杆与塞柱外径与筒体内径相同,筒体内可容置备用笔芯;    组成时,盖体盖合于轴筒顶部,使筒体设入轴筒内,筒体并以塞套的塞柱底面或塞杆的锥孔内侧顶端下压凸伸于导管的笔芯,使笔芯克服二夹紧件的夹持力而滑入滑动件内,令笔芯顺利凸伸出滑动件。(*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提供一种自动铅笔的结构改良,特别涉及可压掣笔芯顺畅下移以供书写,避免笔芯卡死,且可同时容设数备用笔芯,使用方便的自动铅笔的结构。
技术介绍
通常习用的自动推出式铅笔(如图1所示),其主要是由一轴筒100及一笔尖套200所组成,笔尖套200后侧凸伸一连接筒201与轴筒100套组,笔尖套200前端设有可滑动件300,滑动件300内设有约束环400可具摩擦作用保持笔芯500,滑动件300后侧设有二夹紧件202,二夹紧件204内设有钢珠203,钢珠204并套组于夹紧环203内,夹紧环203并套组连接筒201,滑动件300与夹紧件202之间设有弹簧206,令滑动件300前端凸出于笔尖套200,且使二夹紧件202稳定夹持笔芯500,连接筒201顶端部并套组一导管600,轴筒100上并插组一具橡皮擦701的盖体700;使用时,将盖体700取下后置入笔芯500,再盖合盖体700,使笔芯500由导管600往下滑移设入滑动件300内,藉由纸张施力于滑动件300的反作用力,而自动推也笔芯500,不须任何按压或操作即可书写,使用相当方便;惟,一般市面上自动推出式铅笔的笔芯较长,约12公分,当长笔芯设入自动铅笔内时,无任何压掣笔芯下移的构造,需略微摇晃震动使笔芯下移落入滑动件300内,方可供书写,由于使用者不明白状况摩擦滑动件300,造成磨损而故障,使用相当方便,无法顺畅下移,甚至断裂卡死,且自动铅笔内无法容置备用笔芯,笔芯需另外携带,造成使用者的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就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自动铅笔的结构改良,其是于盖体底部延伸一筒体,筒体底部设有一塞套,塞套上、下端分别凸伸一塞块及一塞块顶面并设有一锥孔,得用筒体于盖体套合时,以锥孔内侧顶面或塞栓将凸出于导管顶端的笔芯往下压掣,而令笔芯顺利滑入滑动件内且凸伸出滑动件,以供使用者书写。本技术的次要目的是所提供的自动铅笔的结构改良中对于所述的筒体内容设有备用笔芯,笔芯不需另外携带,避免断裂卡死,且使用填充方便快速。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技术提供的自动铅笔的结构改良是由一轴筒、一笔尖套、一导管及一盖体所构成,其中盖体套合于轴筒顶端,笔尖套于形成有套筒可与轴筒套组,前段设有嵌插可移动的滑动件,该滑动件设有约束环可以依摩擦作用保持笔芯,与该滑动件对向设有相补组合的夹紧件,嵌合于该夹紧件外侧的夹紧环可支持夹紧件外面的钢珠,固定于该夹紧环于套筒,滑动件与夹紧件之间设有弹簧令滑动件的前端从笔尖套凸出付加压力于夹紧件的后方,该夹紧环顶面组设一由二半圆管体对合而成的导管,导管内为一导孔,笔芯由导孔插入经夹紧件、约束环而设入滑动件;其特征在于该盖体底部凸伸一筒体,筒体底部并以一塞套合封闭,塞套顶、底端分别凸伸一塞杆及一塞栓,塞杆顶端面并凹设一锥孔,塞杆与塞柱外径与筒体内径相同,筒体内可容置备用笔芯。组成时,将盖体盖合于轴筒顶部,使筒体设入轴筒内,筒体并以塞套的塞柱底面或塞杆的锥孔内侧顶端下压凸伸于导管的笔芯,使笔芯克服二夹紧件的夹持力而滑入滑动件内,令笔芯顺利凸伸出滑动件,而供使用者书写。以下结合附图所给出的实施例进一步详细描述本新型的结构,使之对其有更加清楚地了解。附图说明图1是习知的部分剖面组合图;图2是本技术的组合剖面图;图3是本技术的立体分解图;图4是本技术的立体外观图;图5是本技术的导管部分放大立体图;图6是本技术的压掣笔芯组合剖面动作图;图7是本技术的另一笔尖套立体外观图;图8是本技术的再一笔尖套立体外观图; 图9是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组合剖面图;图10是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部分组合剖面放大图;图11是本技术的第二实施例组合剖面图;图12是本技术的第二实施例部分组合剖面放大图;图13是本技术的第三实施例组合剖面图;图14是本技术的第四实施例组合剖面图;图15是本技术的第五实施例使用状态组合剖面图;图16是本技术的第五实施例组合剖面图。元件符号说明习用轴微100 笔尖套200 连接筒201 夹紧件202 夹紧环203凹部204 钢珠205 弹簧206 滑动件300 约束环400 笔芯500导管600 盖体700 橡皮擦701本技术轴筒10 笔尖套20 套筒21螺筒22 夹紧环30 内斜面31 卡槽32 滑动件40 夹紧件41 弹簧42 钢珠43凹部44 笔芯50 导管60管体61方形导孔62 内弧部63 环挡部64 盖体70 橡皮擦71 筒体72 塞套73 塞杆73 塞杆74塞柱75 锥孔76纸张P 反作用力B 作用力A 通管80环抵部81 通孔82 螺旋弹簧8具体实施方式首先,请参阅图2、3、4及图5所示,本技术是由一轴筒10、一笔尖套20、一夹紧环30、一滑动件40、一笔芯50、一导管60及一具橡皮擦71的盖体70所构组而成,该盖体70是盖设于轴筒10顶端,笔尖套20上端凸设一套筒21,内部嵌插有可轴方向移动的滑动件40,滑动件40内设有一约束环45及二夹紧件41,夹紧件41与滑动件40间并以一弹簧42连组,二夹紧件41上套组一夹紧环30,夹紧环30且与套筒21卡组,二夹紧件41外侧设有供钢珠43置入的凹部44,夹紧环30且由上往下套组二夹紧件41使钢珠43嵌贴于夹紧环30的内斜面31,共可予以收缩二夹紧件41内径,以夹持笔芯50,夹紧环30顶面穿设一导管60,导管60由二半圆形管体61封合而成,内部为一方形导孔62,方形导孔62,经夹紧环30、夹紧件41设入滑动件40内,利用约束环45套掣笔芯50,使滑动件40利用弹簧42的弹力而产生反作用力,自动推出笔芯50;具改良处在于该盖体70底部凸伸一筒体72,筒体72底部并以一塞套73塞合封闭,塞套73上、下端分别凸一塞杆74及塞柱75外径与筒体72内径相同,塞套73并利用塞杆74插设筒体72底部,而将筒体72封闭,且筒体72内可容置备用笔芯50,笔芯50并抵设入锥孔75内(如图2所示)。使用时,先将盖体70拆离轴筒1,将笔芯50由导管60的内弧部63设入,笔志50经导孔62滑入二夹紧件41内,且笔芯50凸伸于导管60顶端,使塞套73的塞柱75底面压掣笔芯50向下克服二夹紧件41的夹持力而设入滑动件40内(如图2所示),而令笔芯50凸出于滑动件40笔尖,而可供使用者书写;当欲使用较长的笔芯50时,则将笔芯设入导孔62,笔芯5000凸伸出导管60,将塞套73反向以塞柱75塞设筒体72底部,使笔芯50顶端伸设入锥孔76,并以锥孔76内侧顶面压掣笔芯50下滑,设入滑动件40,同样可达到供使用者顺畅书写的目的(如图13所示)。该自动铅笔的主要构成实质上可将之约略分成单向夹掣机构及一滑动机构;该夹掣机构是由上述的夹紧环30、内斜面31、钢珠43及一组夹紧件41所组成者,其仅容许笔芯50向笔尖处移动,而不容许笔芯50反向移动;该滑动机构则由上述的滑动机构则由上述的滑动件40承受纸张所施加的反作用力时,得将笔芯50向下拉出一适当长度,其出芯长度与滑动件40受力移动的行程相同。现将该自动铅笔有关填入笔芯及自动笔芯的动作方式条列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荣琳
申请(专利权)人:许荣琳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