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线模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419700 阅读:1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9-12 11:10
配线模块(20)具备:第一检测端子(23),用于检测单电池(11)的状态;以及树脂保护件(32),保持第一检测端子(23),第一检测端子(23)具备:板状的第一板状部(24);以及第一电线连接部(26),与第一板状部(24)相连,并与电线(W)的末端部连接;在第一板状部(24)设有用于识别第一检测端子(23)的正反的突片(25、25)。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配线模块
本专利技术涉及配线模块。
技术介绍
电动机动车或混合动力车用的电池模块构成为,多个具有正极和负极的电极端子的单电池并排排列,相邻单电池的电极端子间通过母线(连接部件)连接,从而多个单电池串联或并联连接(参照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1的母线模块(配线模块)为,具有平板状的母线连接部和安装于电线的电线安装部的电压检测用的端子与母线重叠,与该电压检测用的端子连接的电线被引导至电池ECU,从而在电池ECU侧检测单电池的电压是否被保持在预定范围。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170884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然而,一般来说,这种电压检测用的端子(检测端子)的一面侧形成得平坦,而在另一面侧使与电线的连接部分突出,将平坦的一面侧放置于被安装部位。换言之,由于检测端子存在正反面,因此需要不弄错正反地进行安装。若将正反反向地组装,则存在着与电线的连接部分受力,连接的可靠性降低的问题。另一方面,检测端子的正反的识别能够通过与电线的连接部分的形状识别,不过在本方法中,存在不仅容易错误地判断正反,而且即使是在错误地将正反反向地配置的情况下也难以判断该情况的问题。本专利技术基于以上情况而完成,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配线模块,能够防止检测端子的正反的组装的错误。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本专利技术为一种配线模块,安装于通过连接部件对具有正极和负极的电极端子的多个单电池的相邻的电极端子之间进行连接而构成的电池模块,其特征在于,具备:检测端子,用于检测所述单电池的状态;以及树脂保护件,保持所述检测端子,所述检测端子具备:板状的板状部;以及电线连接部,与所述板状部相连,并与电线的末端部连接,在所述板状部设有用于识别所述检测端子的正反的正反识别构件。根据本结构,能够通过正反识别构件识别检测端子的正反,因此能够防止检测端子的正反的组装错误。而且,由于能够识别检测端子的正反,因此能够提高检测端子的安装作业性。作为上述结构的实施方式,优选具有以下结构。·所述正反识别构件是相对于所述板状部的面突出的突部。这样一来,能够容易地形成正反识别构件。·所述突部是相对于所述板状部的面突出的板状的突片。这样一来,能够更容易地形成正反识别构件。·在所述检测端子贯通形成有用于通过紧固部件进行紧固的插通孔,所述突部形成于用于将所述紧固部件紧固的紧固用工具的区域外。这样一来,在紧固用工具将紧固部件紧固时,能够与突部的突出尺寸无关地防止紧固用工具与突部接触。·所述板状部为矩形形状,在其角部形成有所述突部,在所述树脂保护件设有将所述连接部件与外部分隔开的分隔壁,在所述分隔壁设有向外方侧迂回并且在内侧配置所述角部的迂回部。这样一来,能够将容易成为紧固用工具不接触的区域的迂回部的内侧用作配置突部的空间。·所述突部设于所述板状部中的所述电线连接部侧的位置。这样一来,能够利用突部使电线连接部侧浮起,因此能够容易地进行误组装的识别。·在所述检测端子贯通形成有用于通过紧固部件进行紧固的插通孔,所述突部的突出尺寸被设定成不与用于将所述紧固部件紧固的紧固用工具抵接的尺寸。这样一来,在紧固用工具将紧固部件紧固时,能够防止紧固用工具与突部接触。·在所述树脂保护件设有:通槽,供由所述电线的末端部和所述电线连接部的至少一方构成的被通过部通过;以及保持片,将所述被通过部保持在通槽内,在将所述检测端子的正反反向地安装的情况下,所述被通过部配置在未保持于所述通槽内的位置。这样一来,在被通过部配置在未保持于通槽内的位置的情况下,能够识别出检测端子的正反被反向地组装。·在所述树脂保护件设有保持所述连接部件和所述检测端子的保持部,所述检测端子与所述连接部件重叠。这样一来,检测端子与连接部件重叠,因此在将检测端子正反反向地安装时,由突部使检测端子浮起,容易进行误组装的检测。而且,由于连接部件被保持于配线模块,因此(与另行组装连接部件的情况相比)能够将检测端子和连接部件统一组装到多个单电池,能够提高组装的作业性。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在配线模块中,能够防止检测端子的正反的组装错误。附图说明图1是对安装有实施方式1的配线模块的电池模块省略一部分进行表示的俯视图。图2是示出多个单电池的俯视图。图3是对配线模块省略一部分进行表示的俯视图。图4是放大示出保持连接部件和第一检测端子的保持部的图。图5是示出图4的B-B剖面的图。图6是示出第一检测端子的俯视图。图7是示出第一检测端子的侧视图。图8是示出将第一检测端子正反反向地安装的状态的图。图9是放大示出实施方式2的保持连接部件和第一检测端子的保持部的图。图10是示出图9的C-C剖面的图。图11是示出第一检测端子的俯视图。图12是示出第一检测端子的侧视图。图13是示出将第一检测端子正反反向地安装的状态的图。图14是放大示出实施方式3的保持连接部件和第一检测端子的保持部的图。图15是示出第一检测端子的俯视图。图16是示出第一检测端子的侧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方式1>以下,参照图1~图8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1进行说明。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配线模块20安装在由多个单电池11排列构成的单电池组而构成电池模块10。电池模块10例如作为电动机动车或者混合动力机动车等的驱动源使用。以下,关于上下方向,以图5为基准进行说明,关于前后方向,以图1的下方作为前方、上方作为后方进行说明。(电池模块)电池模块10构成为具备横向排列的多个单电池11和安装于多个单电池11的配线模块20。如图2所示,单电池11具有端子部12A~12C,所述端子部12A~12C从在内部收纳有未图示的发电要素的长方体状的主体部的端面垂直地突出。端子部12A~12C由电极端子12A、12B(以正极为12A、负极为12B进行图示)和配置在电极端子12A、12B的中间部的电池侧检测用端子12C构成。端子12A~12C均为在中心部具有螺纹孔的螺母状,其由金属制的导体部13和沿周向包围导体部13的树脂部14构成,在其上端部(前端部),露出从树脂部14的上端向上方突出预定尺寸的导体部13。导体部13的上端面(前端面)为平坦的长方形状。各单电池11的极性(正负的朝向)以彼此相邻的单电池11逆向的方式配置,由此,构成为极性彼此相异的电极端子12A、12B相邻。这些多个单电池11由未图示的保持板固定。(配线模块)如图3所示,配线模块20构成为具备:多个连接部件21,将左右相邻的电极端子12A、12B之间连接起来;多个第一检测端子23(作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的“检测端子”的一例),与各连接部件21重叠并与电线W的末端部连接,检测单电池11的电压;多个第二检测端子27,与电线W的末端部连接,配置在与连接部件21不同的位置;以及合成树脂制的树脂保护件32,收纳连接部件21、第一检测端子23及第二检测端子27。(连接部件)连接部件21由铜、铜合金、铝等金属构成,其形成为大致长方形的板状,并且具有供作为紧固部件的螺栓BT的轴部插通的一对插通孔22、22。插通孔22、22呈在左右方向上较长的椭圆形状。(第一检测端子)在以下,对于第一检测端子23的方向,以图6的右方为前方,左方为后方,将与电线W的连接部分的轴线方向作为第一检测端子23的轴线方向。第一检测端子23是为了测定单电池11的电极端子12A、12B的电压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配线模块

【技术保护点】
一种配线模块,安装于通过连接部件对具有正极和负极的电极端子的多个单电池的相邻的电极端子之间进行连接而构成的电池模块,其特征在于,具备:检测端子,用于检测所述单电池的状态;以及树脂保护件,保持所述检测端子,所述检测端子具备:板状的板状部;以及电线连接部,与所述板状部相连,并与电线的末端部连接,在所述板状部设有用于识别所述检测端子的正反的正反识别构件。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2.01.12 JP 2012-0041431.一种配线模块,安装于通过连接部件对具有正极和负极的电极端子的多个单电池的相邻的电极端子之间进行连接而构成的电池模块,其特征在于,具备:检测端子,用于检测所述单电池的状态;以及树脂保护件,保持所述检测端子,所述检测端子具备:板状的板状部;以及电线连接部,与所述板状部相连,并与电线的末端部连接,在所述板状部设有用于识别所述检测端子的正反的正反识别构件,所述正反识别构件是相对于所述板状部的面突出的突部,所述板状部为矩形形状,在其角部形成有所述突部,在所述树脂保护件设有将所述连接部件与外部分隔开的分隔壁,在所述分隔壁设有向外方侧迂回并且在内侧配置所述角部的迂回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线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突部是相对于所述板状部的面突出的板状的突片。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配线模块,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中山治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住友电装株式会社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