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同济大学专利>正文

LNG储液罐隔震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419271 阅读:1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9-12 10:5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LNG储液罐隔震层,以适应LNG储液罐下部需要通风散除冷气的高桩基础隔震,包括多片反力墙、多个滑移支座、多个叠层橡胶支座以及多个黏滞阻尼器,滑移支座分别与储液罐的罐体底板下底面和桩基的顶面固定连接,叠层橡胶支座分别与罐体底板下底面和反力墙的顶面固定连接,黏滞阻尼器的两端分别通过球铰支座铰接于罐体底板下表面和反力墙的立面上;该LNG储液罐隔震层对地震造成储液罐较大的水平变位和竖向振动均具有很好的适应性,能够大幅度降低罐体的地震响应和储液的脉冲压力、对流作用和晃动波高,从而可以减轻储液罐中储液量的变化对最终隔震效果的影响,能够很好地抵抗震级大小不确定的未来地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LNG储液罐隔震层
本专利技术属于工程基础隔震领域,涉及一种储液罐隔震层。
技术介绍
液化天然气(liquefiednatural gas,简称LNG)是一种无毒、无污染的优质高效能源。为了满足我国的能源需求和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目前正在建设具有大型容量或超大型容量的液化天然气储罐。这种工程起到了利国利民的作用,属于城市生命线工程。然而,一旦发生地震,这种液化天然气储罐容易发生破损,导致罐内储存的天然气外泄,这将可能造成非常严重的灾害后果,例如发生爆炸、引发大火、产生冲击波等,从而对城市安全构成了严重的威胁。因此,在设计时应按照操作基本地震(operating basis earthquake,简称0BE)进行设计,并按照安全停堆地震(safe shutdown earthquake,简称SSE)进行应力极限校核,使得液化天然气储罐的地震安全性远远高于一般建筑结构物的地震安全性,基本保证其与核电站的地震安全性相当。另外,液化天然气储罐由于占地面积大等工艺要求,常采用均匀、对称的高桩基础形式来满足储罐底部散热及改善地基基础特性。由于高桩基础形式的承台底位于地面以上,部分桩体裸露于土体外,缺少土的弹性抗力作用,桩身内力和位移较大,稳定性较差,故常常是储罐的抗震薄弱环节。因为加大桩截面的抗震设计方法显然不是最佳的选择,所以传统的隔震技术在高桩顶部和储罐罐体的底板之间设置了叠层橡胶支座。但是,由于储罐的储液量是动态变化的,当储液量变化时,储罐的振动周期也会发生变化,仅使用叠层橡胶支座隔震起不到理想的隔震效果。进一步地,当遇到超过设计的罕遇地震时,隔震层的较大水平变位可能超出叠层橡胶支座的极限变位,从而造成叠层橡胶支座的损坏并丧失隔震效果O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既能适应储液罐中储液量的不断变化,又能在较宽范围内适应震级大小不确定的未来地震的LNG储液罐隔震层。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解决方案是:一种LNG储液罐隔震层,包括:多片反力墙、多个分别与储液罐的罐体底板下底面和桩基的顶面固定连接的滑移支座、多个分别与罐体底板的下底面和反力墙的顶面固定连接的叠层橡胶支座以及多根黏滞阻尼器,黏滞阻尼器的一端通过球铰支座铰接在反力墙的立面上,黏滞阻尼器的另一端通过球铰支座铰接在罐体底板的下底面上。上述黏滞阻尼器的长轴与罐体底板的下底面的夹角为15°~20°。每个黏滞阻尼器的长轴在罐体底板的垂直投影线均经过罐体底板的垂直投影中心。多片反力墙露出地面的部分排列成圆周并且在圆周的周向上延伸,多片反力墙埋入地面的部分连接成多个圆弧或一个完整的圆周。上述滑移支座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滑移支座上连接板、不锈钢面板、在不锈钢面板上滑移的聚四氟乙烯板和带有弹性体的下连接板,滑移支座上连接板连接到罐底板的下底面,带有弹性体的下连接板连接到桩基的顶面。上述叠层橡胶支座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橡胶支座上连接板、橡胶支座中间夹层和橡胶支座下连接板,橡胶支座上连接板连接于罐体底板的下悬支墩,橡胶支座下连接板连接于反力墙的顶面上。由于采用上述方案,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首先,因为不锈钢面板倒置于罐体底板的下底面,不锈钢面板的面积可以成倍大于聚四氟乙烯板的面积,所以聚四氟乙烯板具有很大的滑移量,对LNG储液罐隔震层的较大水平变位具有很好的适应性;此外,滑移支座的水平剪力只取决于聚四氟乙烯板和不锈钢面板之间的摩擦系数和储液罐的重量,当储液罐的惯性力超过了静摩擦力,储液罐就开始滑动,这样可以大幅度降低罐体的地震响应以及储液的脉冲压力。其次,黏滞阻尼器斜撑于底板和反力墙之间,其两端分别与二者通过铰结连接,不仅能够有效控制储罐发生较大的水平变位,而且可以有效削弱储罐的竖向振动,也有利于减小由于聚四氟乙烯板和不锈钢面板在竖向振动时发生不连续滑移所引起的滑移支座的水平向不稳定动力特性,从而可以保证竖向振动下的滑移支座在水平向仍能取得优良的隔震效果。同时,黏滞阻尼器能够有效地降低储液的对流作用,从而降低储液的晃动波高。最后,反力墙独立锚固于土体中,不与任何一种桩基连接,因此,部分水平剪力可以直接传递至反力墙,从而使桩基所承担的水平剪力降低,桩基截面可以适当减小,有利于节省工程造价。【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LNG储液罐隔震层的立面布置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LNG储液罐隔震层的局部结构平面布置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滑移支座的安装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叠层橡胶支座的安装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叠层橡胶支座的局部放大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黏滞阻尼器的安装示意图。附图标记:滑移支座1、叠层橡胶支座2、黏滞阻尼器3、反力墙4、罐体底板5、滑移支座上预埋板6、滑移支座上连接板7、不锈钢面板8、聚四氟乙烯板9、带有弹性体的下连接板10、滑移支座下预埋板11、桩基12、下悬支墩13、支墩底预埋板14、橡胶支座上连接板15、橡胶支座下连接板16、反力墙顶预埋板17、球铰支座18、储液罐19、罐体20、LNG储液罐隔震层21、地面22、第一类桩基23、第二类桩基24、第三类桩基25、第四类桩基26、滑移支座上预埋螺栓件27、滑移支座下预埋螺栓件28、橡胶支座中间夹层29、橡胶支座上预埋螺栓件30、橡胶支座下预埋螺栓件31、虚线32。【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所示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例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LNG储液罐隔震层,用于对储存LNG的大型储液罐提供隔震支承。如图1、图2和图3所示,该LNG储液罐隔震层21设置在用于支承LNG储液罐19罐体20的罐体底板5下方,包括多片反力墙4、多个滑移支座1、多个叠层橡胶支座2和多个黏滞阻尼器3。罐体底板5的外形为圆形。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桩基12位于罐体底板5的下方,包括第一类桩基23、第二类桩基24,第三类桩基25和第四类桩基26。多个第一类桩基23在地面22上按照形成圆周的趋势排列成第一圆周,形成内环群桩。多个第二类桩基24在地面22上也按照形成圆周的趋势排列成第三圆周,形成中环群桩。多个第三类桩基25在地面22上同样也按照形成圆周的趋势排列成第四圆周,形成外环群桩。多个第四类桩基26在第一圆周所围成区域的内部均匀排列。如图3所示,滑移支座I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滑移支座上连接板7、不锈钢面板8、能够在不锈钢面板8上滑移的聚四氟乙烯板9和带有弹性体的下连接板10。滑移支座上连接板7通过滑移支座上预埋板6锚固到罐体底板5的下底面上,具体地,滑移支座上预埋螺栓件27由下至上依次贯穿不锈钢面板8、滑移支座上连接板7和滑移支座上预埋板6将三者固定到罐体底板5的下底面上。聚四氟乙烯板9镶嵌于带有弹性体的下连接板10的弹性体之上。弹性体由橡胶材料制作,因此也可称其为橡胶体。带有弹性体的下连接板10通过滑移支座下预埋板11锚固到第一类桩基23、第二类桩基24、第三类桩基25和第四类桩基26中任一桩基12的顶面上,具体地,滑移支座下预埋螺栓件28由上至下依次贯穿带有弹性体的下连接板10和滑移支座下预埋板11将二者固定到桩基12的顶面上。下连接板10带有弹性体后,可以使得聚四氟乙烯板9和不锈钢面板8之间能够均匀、平滑地接触,从而确保隔震效果。该滑移支座I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LNG储液罐隔震层,其特征在于:包括:多片反力墙、多个分别与储液罐的罐体底板下底面和桩基的顶面固定连接的滑移支座、多个分别与所述罐体底板的下底面和所述反力墙的顶面固定连接的叠层橡胶支座以及多根黏滞阻尼器,所述黏滞阻尼器的一端通过球铰支座铰接在所述反力墙的立面上,所述黏滞阻尼器的另一端通过球铰支座铰接在所述罐体底板的下底面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LNG储液iip隔震层,其特征在于:包括:多片反力墙、多个分别与储液iil的iil体底板下底面和桩基的顶面固定连接的滑移支座、多个分别与所述罐体底板的下底面和所述反力墙的顶面固定连接的叠层橡胶支座以及多根黏滞阻尼器,所述黏滞阻尼器的一端通过球铰支座铰接在所述反力墙的立面上,所述黏滞阻尼器的另一端通过球铰支座铰接在所述罐体底板的下底面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NG储液罐隔震层,其特征在于:所述黏滞阻尼器的长轴与所述罐体底板的下底面的夹角为15°?2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NG储液罐隔震层,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黏滞阻尼器的长轴在所述罐体底板的垂直投影线均经过所述罐体底板的垂直投影中心。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NG储液罐隔震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翁大根刘帅张瑞甫葛庆子
申请(专利权)人:同济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