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体加压式书写用具以及书写用具用替换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41687 阅读:1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气体加压式书写用具,在管体(14)的顶端(14a)设置书写尖(10),将供给该书写尖(10)的墨水(12)收容在该管体(14)内部,利用由显示低透气性或不透气性的材料形成的收容筒体(18)包住至少上述书写尖(10)的一部分,设置与管体(14)的后方开口部连通的空间(16),将加压气体封入该空间(16)内,通过加压气体发挥向书写尖(10)挤出墨水的作用,确保书写性,用比上述收容筒体更具有耐热性或/以及耐湿性的外装部件覆盖上述收容筒体(18)的外周,作为显示低透气性或不透气性的材料,用简单的构成使加压气体不向外部泄露。(*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气体加压式书写用具以及书写用具用替换物
技术介绍
以往,将加压气体封入轴筒内,利用该气体的压力将内部的墨水挤出的现有的气体加压式书写用具,有各种各样的为公众所知。该气体加压式书写用具由于是通过内部的加压气体发挥作用挤出墨水,因此可以流畅地书写,并且也可以朝上书写(通常圆珠笔会从书写尖吸入空气,导致墨水倒流)。关于上述的气体加压式书写用具,有各种各样的提案。例如,实开昭58-120084号公报的图2中,是在墨水收容管的外侧设置压力检查筒的双管的构成,加压气体被封入该管内。书写时,由于该加压气体具有将墨水挤出的作用,因此可以得到流畅的书写感,并且,也可以朝上书写、在水中或失重状态下书写(现有例1)。但是,在现有例1中,墨水收容管呈从栓塞凸出的状态,与外部空气接触。由于加压气体也通过墨水收容管向外部穿透,因此有加压气体通过墨水收容管向外部漏掉的危险。因此,需要选择加压气体不容易穿透的墨水收容管的材质。并且,为了收容墨水,墨水收容管需要具有耐墨水性。并且,通过将墨水收容管形成透明的,可以从外部把握墨水的剩余量,但是为了防止上述加压气体的穿透,以具有耐墨水性为条件选择材质时,墨水收容管的厚壁增大等困难的情况居多。而且,如果考虑墨水几乎不粘附在墨水收容管的内壁,使墨水用完后的墨水收容筒维持清洁的清洁排出性或成形性的话,其选择是非常困难的,如果想要维持清洁排出性,通常气体是具有非常容易穿透的聚丙烯(PP)性。另外,实开昭57-121575号公报中同样地公开了双管构成的气体加压式圆珠笔,可以得到流畅的书写感的同时可以朝上书写(现有例2)。但是,现有例2中也是墨水收容管呈从轴筒中凸出的状态,并且是墨水被收容在墨水收容管内的状态。在现有例2中,凸出的墨水收容管被保持体覆盖,但是,该保持体只覆盖墨水收容管的前端,另外,如果考虑用螺丝固定,将使外部空气容易通过,实际上等于墨水收容管与外部空气直接接触。虽然也考虑了用密封材料密封的对策,但是选择是润滑脂状并且具有高透气性的材质是非常困难的。因此,在现有例2中,与现有例1相同,以防止加压气体的穿透、具有耐墨水性为条件选择材质,困难的情况居多,而且,考虑到清洁排出性或成形性、透明性,其选择是极为困难的。另外,上述气体加压式书写用具的一种气体加压式圆珠笔的基本构成是由笔顶端的书写尖、墨水收容管和尾栓形成,墨水收容筒是与该书写尖连接、将墨水和加压气体收容在其内部,尾栓被设置在墨水收容筒的后端。作为墨水收容筒,公开了几个为了可以目视内部墨水的剩余量而使用透明树脂的技术。但是,根据使用的树脂,而具有使气体泄露的问题。即,具有加压气体穿透树脂、从墨水收容筒的内部向外部漏出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由于着眼于上述现有技术的问题点,因此,目的是提供用简单的构成可以防止气体泄露的、外观上也好的气体加压式书写用具以及书写用具用替换物。另外,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用少量的零件个数、简单的构成可以防止气体泄露的气体加压式书写用具以及书写用具用替换物。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第1要点是,一种气体加压式书写用具,由管体和加压气体构成,管体是书写尖被设置在顶端,供给该书写尖的墨水被收容在内部,并且后端被闭塞,由显示低透气性或不透气性的材料形成;加压气体被封入该管体内,其特征在于,设置除了书写尖顶端以外、至少覆盖管体的一部分的外装部件。本专利技术的第2要点的特征是,在要点1中,上述外装部件比管体更具有耐热性或/以及耐湿性。本专利技术的第3要点的特征是,在要点1或要点2中,上述外装部件是其内部与外部空气隔绝的密封构造。本专利技术的第4要点的特征是,在要点1或要点2中,在上述外装部件和管体之间设置间隙,并且在外装部件上设置与外部连通的通气孔,上述间隙通过通气孔与外部连通。本专利技术的第5要点的特征是,在要点4中,该通气孔设置在外装部件的后端附近。本专利技术的第6要点的特征是,在要点1至5的任一项中,在外装部件上,将使用者握持的握持部的壁厚形成为大于外装部件的其他部分。本专利技术的第7要点的特征是,一种气体加压式书写用具,具有管体和收容筒体,管体是书写尖被设置在顶端,供给该书写尖的墨水被收容在内部,并且后端被开放,上述收容筒体设置与上述管体的后方开放部连通的空间,至少包住该管体的一部分,上述收容筒体由显示低透气性或不透气性的材料形成,将加压气体封入设置在上述管体和上述收容筒体之间的空间内,其特征在于,设置除了书写尖顶端以外、至少覆盖收容筒体的一部分的外装部件。本专利技术的第8要点的特征是,在要点7中,上述外装部件比上述收容筒体更具有耐热性或/以及耐湿性。本专利技术的第9要点的特征是,在要点7或8中,上述外装部件是其内部与外部空气隔绝的密封构造。本专利技术的第10要点的特征是,在要点7或8中,在上述外装部件和收容筒体之间设置间隙,并且在外装部件上设置与外部连通的通气孔,上述间隙通过通气孔与外部连通。本专利技术的第11要点的特征是,在要点10中,该通气孔设置在外装部件的后端附近。本专利技术的第12要点的特征是,在要点7至11的任一要点中,在上述外装部件上,将使用者握持的握持部的壁厚形成大于外装部件的其他部分。本专利技术的第13要点的特征是,一种气体加压式书写用具,由管体和加压气体构成,管体是书写尖被设置在顶端,供给该书写尖的墨水被收容在内部,并且后端被闭塞,由显示低透气性或不透气性的材料形成,加压气体被封入该管体内,其特征在于,利用复印或印刷,或者涂敷或蒸镀在该管体的外表面的至少一部分上形成防湿层。本专利技术的第14要点的特征是,一种气体加压式书写用具,具有管体和收容筒体,管体是书写尖被设置在顶端,供给该书写尖的墨水被收容在内部,并且后端被开放,上述收容筒体是设置与上述管体的后方开放部连通的空间,至少包住该管体的一部分、后端被闭塞,上述收容筒体由显示低透气性或不透气性的材料形成,将加压气体封入设置在上述管体和上述收容筒体之间的空间内,利用复印或印刷,或者涂敷或蒸镀在该收容筒体的外表面的至少一部分上形成防湿层。本专利技术的第15要点的特征是,在要点14中,保持上述管体与上述收容筒体之间的空间的密封,将由显示低透气性或不透气性的材料形成的接合部件设置在管体与收容筒体之间。本专利技术的第16要点的特征是,在要点14中,通过保持上述管体与上述收容筒体之间的空间的气密,将由显示低透气性或不透气性的材料形成的接合部件设置在管体与收容筒体之间,将管体包在收容筒体内,使管体不与外部空气接触。本专利技术的第17要点的特征是,在要点15或16中,利用复印或印刷,或者涂敷或蒸镀在该接合部件的外表面的至少一部分上形成防湿层。本专利技术的第18要点的特征是,在要点13、14或17的任一要点中,上述防湿层的材质以蜡为主要成分。本专利技术的第19要点的特征是,在书写用具用替换物中,将要点13或18所述的书写尖和管体一体化,成为可以装卸地安装在书写用具的轴筒内的替换物。本专利技术的第20要点的特征是,在书写用具用替换物中,将要点14至18所述的书写尖、管体和收容筒体一体化,成为可以装卸地安装在书写用具的轴筒内的替换物。本专利技术的第21要点的特征是,一种气体加压式书写用具,由管体和加压气体构成,管体是书写尖被设置在顶端,供给该书写尖的墨水被收容在内部,并且后端被闭塞,由显示低透气性或不透气性的材料形成,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气体加压式书写用具,由管体和加压气体构成,该管体是书写尖被设置在顶端,供给该书写尖的墨水被收容在内部,并且后端被闭塞,由显示低透气性或不透气性的材料形成;该加压气体被封入该管体内,其特征在于,设置除了书写尖顶端以外、至少覆盖管体的一部分的外装部件。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古川和彦藤泽清志
申请(专利权)人:三菱铅笔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